王瑾
(山西省运城市体校,山西 运城 044000)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手枪慢射项目的“瞄区、扣扳机区、击发区”的概念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运动员在清晰概念指导下对运动成绩影响的实用意义。
[关 键 词] 手枪慢射;瞄准區;扣扳机区;击发区;实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 G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88-02
手枪射击的特点是枪管短,瞄准基线短,加上单臂一手操作,稳定性差,力量保持难度较大,扣板机时动作破坏性较强,射击精度较差,由于以上几个特点,要想提高射击精度,除建立好正确的动作姿势和通过长期的艰苦磨炼提高枪支的稳定性有良好的基本功外,还需要认识和选择好“瞄区、扣扳机区、击发区”,这样才能保证在训练和比赛中打出良好的射击成绩。现就这三个区域的不同概念及实用意义进行探讨。
一、瞄准区
射击时瞄准线所指向目标在视力监视下自然晃动的区域,即为瞄准区(见图一)。手枪射击的瞄准是瞄区而不是瞄点,因为手枪是立射单臂操作,晃动较大,稳定性较差,所以不易采用瞄点,瞄点容易产生苛求稳定,使射手不敢果断击发,并形成抢扣和猛扣,而采用瞄区可使射手放大胆子,达到自然击发。初级射手易犯抢扣和猛扣扳机的错误,如瞄点,结果就适得其反,往往认为瞄得很准,结果打得很差。比如我们在训练中有的射手就自作聪明地采用瞄点,结果10发子弹在50米手枪慢射中打出了50公分的散布面,另一个射手按照教练的要求采用了7环瞄区(直径20公分)射击,结果10发子弹在50米的慢射中,打出了15公分的散布面。所以根据上述几个例证说明手枪射击采用的是瞄区,绝对不能采用瞄点,即使是国家队的优秀射手,他们也都采取的是瞄区,不过他们的瞄区要比一般人的小些罢了(约9环10公分的瞄区)。
二、扣扳机区
它是在瞄区内枪支自然晃动中食指开始扣动二道扳机的区域。扣扳机区似乎和瞄区相同,但又不相同,如:瞄区是7环直径区,则扣扳机区是8环直径区,因为扣扳机的动作反应落后于视觉反应,所以实际扣扳机区小于瞄区(见图二)。为什么扣扳机又是一个区,而不是一个点呢?因为根据物理运动的定律,在运动中产生的力是向心力,手枪的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扣扳机是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内自然晃动着扣,弹着点是向心集中,而在一点上扣,产生的力是猛动的,弹着点是向外分离的,所以要求射手在扣板机时必须是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晃动着扣,就会收到较好的射击成绩。如某选手的扣扳机方法采取的是8环区内晃动着扣,打出了单组99环的好成绩,另一名射手在手枪慢射中则采用了扣点的扣扳机方法,60发子弹只打了478环。这就说明手枪慢射的扣扳机方法,采用扣扳机区,成绩稳定,并有利于比赛的发挥。
三、击发区
它是枪打响时的瞬间区域(见图三)。过去人们把击发区和扣扳机区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击发区又小于扣扳机区,初级射手的击发区在8环直径以内(15公分),一般优秀射手的击发区则在9环区以内(10公分),最高级的优秀射手的击发区是10环区(5公分以内)。射手的击发区越小,弹着点的密集度越好,成绩也就越高,所以要求射手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在实践练习中千方百计地提高击发区的一致性,要求射手做到动作姿势协调一致,精力高度集中,心理情绪平稳,反应适时敏捷等方面都要协调紧密配合。
扣扳机技术的目的与核心是适时自然地达到击发。从扣扳机的技术角度来讲,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正直用力。扣扳机的用力方向应与射击方向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把扣压扳机,对枪支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2)单独用力。扣扳机动作要求食指屈肌单独运动,而握枪的其余手指,维持瞄准和稳定的其他部分肌群,均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以保持击发瞬间的稳定,这种静动结合的单独用力,是射击扣扳机技术中的精髓。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食指屈肌的神经与其他手指屈肌的神经紧密相连(都是正中神经的分支),在所有手指都处于高度协调保持状态时,食指屈肌的突然收缩,同时就会引起其他手指屈肌力量的改变,食指用力越快,手掌其他肌肉力量的改变也必然越迅速,晃动幅度越大,就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已经保持的正确瞄准。(3)均匀用力。均匀扣扳机是击发要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手枪慢射属于细瞄稳打的慢射项目,比较适宜采取均匀不间断扣扳机方法。由于扣扳机时用力均匀和逐渐加压,又促进了食指单触、均匀、正直用力动作的继续和保持。
以上三个区域是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瞄”“扣”“响”,三者有机配合的整体动作,缺一不可,如果忽略了某一方面,都不会获得良好的射击成绩(见图四)。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射击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刘书同.射击业余训练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