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萍
【摘 要】农村高中的历史课堂普遍存在沉默现象,即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讲授,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缺乏与教师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文将对农村高中历史课堂的沉默现象进行分析,主要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学科因素等方面探寻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几点改善对策。
【关键词】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现象;分析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課堂教学任务。而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农村高中历史课堂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沉默现象,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对历史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进行分析,从而寻找有效的改善对策。
一、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现象的具体分析
(一)农村学生的自身因素
相关调查发现,农村高中学生与城市高中学生在性格上有较大差异,城市高中学生性格相对开朗,愿意与他人沟通,并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而农村高中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学科学习信息,在历史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普遍会产生焦躁心理,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这也与农村高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差有关,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较低。学生害怕给出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偏差较大,遭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因此普遍缺乏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些学生具有解答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性格较为内向,在回答问题时过于紧张,表述不清,也会对回答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存在一定的照本宣科的现象。虽然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流于形式,或只在公开课上进行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也有调查显示,一堂45分钟的历史课,教师讲解的时间要占到30分钟以上。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十分不利,容易在教师单调的讲解中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历史知识习惯死记硬背,没有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含义,无法做到古学今用、活学活用。
(三)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传统的师本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仍然是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按照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控制课堂教学进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要求不符。而且教师普遍缺乏与学生的沟通,缺乏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怀,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够了解,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历史教学。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默认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对教师有一定的畏惧感,这无形的在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围墙,阻碍了师生的平等沟通和情感交流。而且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失公正的现象,通常更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些都是导致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
二、打破课堂沉默现象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要想打破农村高中历史课堂的沉默现象,教师首先应在教学方法上作出改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并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丰富课堂形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适用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也可以划分小组、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挖掘知识。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改变教学理念,坚持生本教学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本教学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只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才能切实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实用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农村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生本教学的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课堂角色地位发生了较大改变,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者。教师应尽快适应这一角色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并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并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核心。
(三)加强师生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师生配合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应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采取亲和友善的态度,注意语言、肢体动作是否得当。通过与学生的平等沟通,逐渐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较为轻松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历史知识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沉默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尽快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
【参考文献】
[1]穆林云.农村高中艺术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J]. 英语教师,2015(10):95-96+107
[2]彭小君.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与分析[J]. 赤子(中旬),2014(18):156
[3]楼荷英.考生性格与其互动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
[4]姚素立.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