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押题卷(节选)

2017-07-07 15:57郑美玲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毛毛雨枇杷滋味

郑美玲

一、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唐僧师徒历经八十难取回真经,菩萨认为“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菩萨命揭谛为唐僧师徒补上最后一难。请概述这段故事。

2.请结合《鲁滨孙漂流记》的相关内容,概括在荒岛上生活的鲁滨孙表现出了哪些“创造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6分)

双手之间有“滋味”

清明节放假,正在读大二的他,本计划好了跟几个同学一起去旅游,父亲却打来电话让他回老家,帮家里做茶。

他心里不乐意,从小到大,很多年的这个时候,他都要跟着父亲一起做茶,早已厌倦。可父亲的语气不容拒绝,他也只好答应。

他到家时,父亲正将一些刚采摘回来的荼青放在纯木制的青篓里烘烤。“这是做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艺,也是它独特滋味的关键所在。”父亲边说边将茶青均匀地摊在竹席上,“茶青通过竹席上的小孔慢慢受热,便能促进酶的活化,除去茶叶中的苦涩味,提高自身的香味。”

烘烤需要燃烧大量的杉木,会产生浓重的呛人的烟雾。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在浓烟中穿行的父亲,偶尔上去搭把手。他觉得父亲的这一套早就过时了,既要朝灶洞里加柴添火,又要到竹席上反复翻动茶青,工作辛苦,效率又低。更要命的是,还严重伤害身体,村里已经有好多个茶工因此被熏坏了眼睛,患上了肺癌、眼疾等难治愈的疾病。而做了50多年茶的父亲,视线也已模糊不堪,靠戴上一副厚眼镜才能勉强看得清。

吃过午饭后,茶青被烘烤好了,父亲又马不停蹄地将它们放入几个木盘里。“揉搓吧,不要分心,用力把茶里的水分揉尽,让它们紧结成条,这样才能做出独特滋味来!”父亲交代道。

“好吧,按你的要求揉搓就是。”他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懒洋洋地回应着。他觉得父亲口中所谓的独特滋味,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谁也不知道它在哪里。

揉搓茶叶是一项极其耗费体力的活儿,半个多小时后,他便感觉到腰酸背痛,难以忍受,再看着手机微信里,那些此时正在游山玩水的同学们发的照片,他终于爆发了。

“将无能,兵受累,我不干了!”他突然大声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父亲听后,手哆嗦了一下,儿子是在说自己无能牵连他也跟着受累。

“你再说一遍试试!”父亲生气地回嚷道,“看来你小子长本事了,嫌弃你爸来了!”

“现在还有几个人像你这样手工做茶的,镇上茶厂的制茶机,烘、选、卷一气呵成,全自动化,一天能精做出1000多斤荼来,可我们俩累得半死,一天做出的茶,也不会超过100斤!”他气愤地将木盘狠狠地推了一下,“这也是你做了一辈子茶,辛苦了一辈子.可我们家还是没富起来的原因所在!”

这句话仿佛戳中了父亲心口上的痛处。父亲叹了一口气,接着发出几声重重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这让他顿时产生了一丝悔意,觉得刚才不该那样说父亲,但他又不愿服输收回那句话。父子俩就那么僵持着、沉默着,各自干着自己手上的活儿。

晚饭时分,在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率先打破了僵局,对他说:“做完今年的茶,我就不做了,你二叔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机器制茶厂,请我去当顾问,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工资。我去看过了,机器制茶确实有很多优势,让人轻松了许多,不用事事都靠双手和感觉去估摸,做出来的茶叶也不错。”

他惊讶不已,但父亲没看他脸上的表情,而是继续说道:“但我還是想告诉你.无论机器多么先进,祖上传下来的这套手工制茶的工艺都不能忘,它是我们做茶人世代赖以生存的根基!”

假期很快结束。在返回学校的路上,他看到了一个个像二叔家那样的现代化机器制茶厂。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只听见了制茶机器的轰鸣声,却没有闻到浓郁的茶香。直到此时,他才猛然悟出了父亲所说的“独特滋味”的玄机和含义。

原来,茶叶的“独特滋味”就蕴藏在一代代像父亲那般不畏艰辛、不怕烦琐的茶工们的双手之间,正因为他们的这种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坚持和传承,才让沉浮在杯子里的茶叶变得更加温暖,更加香气袭人,也更富有人情味,从而成为古今中外爱茶人眼中的上等饮品。

(徐立新/文,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有改动)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2.阅读全文,说说父亲是如何做出有“独特滋味”的茶的。(4分)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子。(4分)

4.联系全文说说“双手之间有‘滋味”中“滋味”的内涵。(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13分)

摘尽枇杷一树金

①唐代杜甫有诗云:“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宋代苏东坡也有诗云:“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微黄尚带酸。”这里所说的就是枇杷。

枇杷,别称卢橘、金丸,是蔷薇科乔木植物枇杷的果实,果实为黄色,呈圆球形,柔甜多汁,甘酸适口,是夏季人们比较喜欢的水果之一。由于它成熟最早,先桃、李、梅登场,因而赢得“初夏鲜果第一枝”的美誉。

枇杷为亚热带的常绿果树,原产于我国,在年平均气温12℃以上的地区都能生长。一般在冬天气温不低于5℃、花期不低于-3℃的气候条件下结果较多。但由于枇杷是冬季开花,气温偏低时容易遭受冻害而影响结果。这成为枇杷产量的限制性因素。

枇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中央卫生研究所营养专家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7克、蛋白质0.4克、粗纤维0.8克、钙22毫克、铁0.3毫克、磷36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其胡萝卜素和磷的含量,比荔枝、菠萝、香蕉、柑橘都高。枇杷仁中还含有苦杏仁苷,其含量仅次于杏仁。苦杏仁苷为防治癌症的特效药。

枇杷果以药用价值高而著称。《本草纲目》说:“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枇杷的花、叶、果、皮皆可入药。花开于冬季,色呈白或淡黄,幽香袭人,明代高启诗云:“落叶空林忽有香,疏花吹雪过来墙。”花可止痰、止渴、止头痛,治伤风;蜜蜂所酿枇杷花之蜜称枇杷蜜,其味香甜醇口,有润肺止咳作用,是蜜中上品。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称,枇杷秋荫,冬天开花,春天结果,初夏果熟,备四时之气,他物无以类者。枇杷因此备受历代医学家重视。

枇杷的药用价值那么高,难怪我国有关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对枇杷的研究工作。我想不用半个世纪,枇杷将会普及世界,医治好所有需要它的患者。

(韩士奇/文,据《健康之道458》,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有改动)

5.文章开头两段引文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6.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全文从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被誉为“初夏鲜果第一枝”的枇杷。(3分)

7.说说第④段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8.第③段“一般在冬天气温不低于-5℃,花期不低于-3℃的气候条件下结果较多”一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是什么?(3分)

三、古诗文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文后问题。(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麋来,止其室之限,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人立而爪之,毙。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若石:人名。 ②藩:籬笆墙。 ③殷钲 :殷,震动;钲,原为乐器名,这里指能敲击出声的器物。 ④燎辉:点燃火把。 ⑤铎:古代响器,形状像大铃。 ⑥墉:高墙。 ⑦坎:挖坑。古书上说的一种虎属猛兽。 ⑨隈本指山或水弯曲的地方,这里指房子的拐角处。

1.【乙】文故事恰恰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请结合【乙】文内容进行分析。(2分)

2.分析【甲】文的论证思路。(3分)

四、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最好的我们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日,师父问弟子:“下大雨和下毛毛雨,哪种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当然是下大雨。”弟子回答说。“但生活中,最容易打湿人们衣服的,往往是毛毛雨。”师父说。

“大雨雨量大,毛毛雨雨量小,容易打湿衣服的怎么会是毛毛雨呢?”弟子感到不解。“因为天一下大雨,人们很快就会警觉,带了伞的便会撑开伞来挡雨,没带伞的便会跑到房檐下避雨。但如果下毛毛雨,人们难以感觉,或是感觉到了,也觉得无所谓,认为这点小雨不足以打湿衣服,于是仍在雨中行走,不知不觉间,便淋湿了衣服。”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毛毛雨枇杷滋味
枇杷
自由到底是什么滋味?
说谎的滋味很糟糕
无视毛毛雨 终会湿衣裳
毛毛雨
枇杷
夏月枇杷黄
春天的滋味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