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影影,陈开梅,满明辉
不同锻炼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干预研究
——以徐州市第五中学为例
范影影1,陈开梅2,满明辉1
目的:探讨不同锻炼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准实验设计和多元方差分析,对9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结果:(1)徐州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率为30%,其中轻度心理应激率11%,中度心理应激率为14%,重度心理应激率为5%。(2)运动干预后,轻中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轻=3.62,P=0.00;T中=3.43,P=0.00),重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与干预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重=1.54,P=0.14)。(3) 不同锻炼项目不仅对心理应激水平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32.572,P=0.000),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3.682,P=0.000)。结论:不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中学生心理应激具有明显的缓解效应。
运动干预;心理应激;中学生;拓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身处其中的中学生也不例外。目前,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冲突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求与满足的失衡导致了他们心理上出现了各种冲突和反抗行为。加之自身调节控制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强,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1]。运动干预作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缓解心理应激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同。其研究成果主要有:Long研究表明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的高应激反应人群比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的被试者在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刘翠娟和王萍丽等调查结果显示:中等运动量的身体锻炼最能减缓应激水平,优于小运动量和大运动量的身体锻炼;Michael研究认为有规律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Sunsem 和Kobasa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增强了心理坚韧性和对挫折的承受力;邓雷等人的研究发现: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压力各维度影响不同;赵祖强等人的研究认为,有规律身体锻炼的初中生总体心理压力水平低于无规律身体锻炼的初中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60min之内对于减轻初中生的心理压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已有研究大多数是从横向层面进行研究,该研究主要探悉性别、年龄、锻炼年限和锻炼项目等变量一次干预前后的心理效应,很少有从心理应激本身入手,考察心理应激程度与运动干预的关系,即运动干预对同一程度和不同程度心理应激的缓解效果[2]。而纵向层面研究不仅能够全面分析被试间所有变量的交互作用,还可以从被试内变异的角度来分析所有变量的交互作用,因而,可以全面揭示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影响机制。因此,本文结合横向和纵向研究,探讨不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缓解效果,寻找何种锻炼项目对中学生的心理应激缓解效果最佳。以期为中学生心理应激的缓解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1 实验对象
从徐州市第五中学随机抽取300名学生,采用陈树林的《中学生心理应激源量表》测试,从中选取90名心理应激患者(男生47名、女生43名,平均年龄16.8岁),其中包括33名轻度心理应激患者、42名中度心理应激患者和15名重度心理应激患者。
1.2 测量工具
采用《中学生心理应激源量表》,该量表由陈树林等人编制,共包括7个维度,采用Likert5点评分,1~5分分别代表没有影响到重度影响。本次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3]。
1.3 实验设计
实验从2015年9月开始至2016年1月结束,共16周。采用心理应激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干预方式(团体项目、个人项目和无项目)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团体项目采用信任背摔、合力冲击、凌空跨越和飞跃自我等体验式拓展项目为主,个人项目采用羽毛球练习(进攻与防守基本技术、简单的配合战术和教学比赛等),无项目组除了正常的体育课外,不安排任何课外体育锻炼。实验时间:每周一、三、五,每次45min,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
2.1 中学生心理应激的现状
通过对徐州市第五中学30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应激量表测量,结果表明,徐州市被调查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患者有90人,占30%,其中轻度心理应激患者有33人,占11%,中度心理应激患者有42人,占14%,重度心理应激患者有15人,占5%。
2.2 运动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的效果检验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运动干预(团体项目和个体项目的平均值)为自变量,以心理应激的得分为因变量。实验前,不同程度心理应激被试在各组间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T轻=1.26,P=0.32;T中=1.25,P=0.34;T重=1.27,P=0.30),表明实验前同一程度心理应激被试在各组间心理应激水平是同质的。实验后,运动干预组和无项目组的干预效果在轻度和中度心理应激被试间的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轻=3.62,P=0.000;T中=3.43,P=0.000),在重度心理应激被试间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T重=1.54,P=0.14),但从得分上来看呈下降趋势,表明运动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3 不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效果检验
综上所述,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心理应激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但对重度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不理想,原因可能是未经细化的运动干预方式不利于重度心理应激患者,有必要对运动干预方式进行细化。因此,将运动干预方式分为: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探讨其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具体影响。以心理应激为因变量,以不同锻炼项目为自变量,采用3(心理应激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3(运动干预方式:团体项目、个人项目和无项目)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内变量是运动干预方式:团体项目、个人项目和无项目,被试间变量是心理应激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表明(见表2):不同锻炼项目不仅对心理应激水平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32.572,P=0.000),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3.682,P=0.000)。
表2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和不同程度中学生心理应激的方差分析
2.3.1 不同锻炼项目对相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效果检验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相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进行不同锻炼项目的一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轻度心理应激患者,团体项目优于个体项目(T =2.06,P=0.05)和无项目(T=2.75,P=0.01),个体项目优于无项目(T=2.14,P=0.04);(2)中度心理应激患者,团体项目优于个体项目(T=2.13,P=0.03)和无项目(T=2.85,P=0.007),个体项目优于无项目(T=2.13,P=0.03);(3)重度心理应激患者,团体项目与个体项目(T=0.49,P=0.83)和无项目(T=0.97,P=0.32),个体项目与无项目(T=0.73,P=0.41)。从统计的数据看,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患者都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对于相同心理应激程度的中学生均是团体项目的效果优于个体项目和无项目,个体项目的效果优于无项目。
2.3.2 相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效果检验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进行相同锻炼项目的一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团体项目。轻度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优于中度心理应激患者(T=2.49,P=0.003)和重度心理应激患者(T=3.74,P=0.000),中度心理应激患者优于重度心理应激患者(T=3.45,P=0.000);(2)个体项目。轻度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优于中度心理应激患者(T=2.49,P=0.003)和重度心理应激患者(T=3.56,P=0.000),中度心理应激患者优于重度心理应激患者(T=2.81,P=0.008)。
总体上,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心理应激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而对重度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却不明显。对于不同程度心理应激程度的中学生,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团体项目都是轻度心理应激患者的效果优于中度心理应激患者和重度心理应激患者,中度心理应激患者的效果优于重度心理应激患者,且心理应激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3.1 运动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机制
本文设计的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运动干预组的效果优于无项目组。究其原因主要有:(1)从动机因素考虑,团体项目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以亲身体验为主的拓展项目满足了心理应激患者的成就感、人际关系和沉浸感等动机需要。(2)从抑制因素考虑,团体项目加入了“引导、体验、感悟和分享”教学环节大大抑制了心理应激患者症状恶化,发挥了体验式项目的最大优势[4];(3)团体项目干预设计具有情境性和兴趣性,迎合被试感觉寻求特点,加入了亲身体验和交流反思、激发被试责任意识、增强团体归属感、强化体验自述环节。而个体项目更注重个体情绪宣泄和缓解焦虑,团体归属和理解稍有欠缺[5]。
3.2 运动干预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不同干预方式对心理应激水平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锻炼项目和心理应激程度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同心理应激程度中学生的运动干预效果均是团体项目优于个体项目,个体项目优于无项目;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运动干预效果均是轻度心理应激的效果优于中度心理应激,中度心理应激优于重度心理应激,且心理应激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符。拉方丹等学者认为:“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身体锻炼的程度也越大[6]。
轻度心理应激者属于心理应激的萌芽状态,心理上刚刚开始表现出负面情绪,行为方式上刚刚开始对社会、学习、人际交往表现出敌对和疏远。此时如果能够进行适宜的干预,就能够使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找回自我、摆脱心理应激困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7]。本研究发现,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轻度心理应激患者起到非常显著的缓解效果,使他们在运动干预的过程中体验到愉悦感。因此,对于轻度心理应激者进行适宜的运动干预是解决心理应激的最好治疗方法。
中度心理应激者的处于一种稳定的适应压抑心理状态,尽管受到压力和竞争强烈冲击的时间不长,仍然造成了学生紧张、抑郁、困惑,产生适应性的心理应激反应。如考试焦虑症和手机依赖症等。但他们的心理应激程度不高,干预中能够意识到心理应激的危害,积极配合[8]。因此,不同锻炼项目对中度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没有对轻度心理应激患者的效果好,但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重度心理应激者由于较长时间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上形成生物心理保护防线,心理障碍比较严重,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一旦遇到适宜的心理应激源(考试、比赛和家长会等)就会触发其生物心理保护防线开启,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的状态,完全丧失自我控制意识[9]。本研究发现:不同锻炼项目对重度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不明显,但从运动干预前后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重度心理应激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运动干预还是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原因是:(1)干预的时间有限,本研究干预时间为16周。有研究表明:干预要持续1~3年的时间才能使学生的健康行为和社会行为有显著变化。因此,探讨是否要经过更长时间的体育干预,才能使心理应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恢复正常是后续研究的重要内容[10];(2)可能还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指向情绪(退避、发泄、幻想、否认等)来应对有关;(3)心理应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问题,仅采用单一的运动干预效果不明显。运动干预虽然能改善心理应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否能使其完全恢复到正常大学生水平尚不得而知。体育干预只能作为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之一,要完全恢复心理应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体育干预外,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家庭干预及药物治疗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11-12]。
4.1 结 论
(1)徐州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率为30%,其中轻度心理应激率11%,中度心理应激率为14%,重度心理应激率为5%。
(2)相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上,轻度患者优于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中度患者优于重度患者,且心理应激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3)不同锻炼项目对相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效果都是团体项目优于个体项目和无项目,个体项目优于无项目。
4.2 建 议
(1)结合心理测评与咨询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式匹配干预”。不同锻炼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有不同的缓解作用。在心理应激测评的基础上,既可以将团体锻炼项目作为减缓应激水平、促进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又可以根据他们心理问题的不同特征,采用相匹配的锻炼项目、组织形式和适宜的运动强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2)体育课程的内容及组织形式等特点易于融入心理辅导元素。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和编排组合,通过拓展训练和体育游戏项目,以体能活动为载体,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多种场景和活动方式,使他们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
(3)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与心理干预的需求相一致。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心理干预,由于师生间、同学间以及人与大自然的近距离交流和接触,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的干预显得较为平和自然、轻松愉快,对身心健康具有双赢效应。因此,相应的教学改革必须切实回归到“健康第一”、奠定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锻炼技能与习惯的中心点上来。
[1] 陈开梅,董 磊,杨 威.青少年心理应激的运动干预研究进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5):33-34.
[2] 陈开梅,杨 威,董 磊,等.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82-1884.
[3] 于春艳,谢 浩.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健康调查与体育锻炼干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0,34(3):100-102.
[4] 刘映海.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6):483-488.
[5] 郭 文,曹 蕾,陈志鹏.不同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91-96.
[6] 殷恒婵,陈雁飞,张磊,等.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3:24-28.
[7] 黄昌武,胡蓉晖,李伟峰.边缘化大学生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1):81-86.
[8] 谭新莉,李伟峰.“边缘化"大学生的体育干预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5)3:157-161.
[9] 高 军,孙建华,肖坤鹏.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的实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55-58.
[10] 吕晓昌,杨 剑,韩建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与运动干预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3,20(4):106-110.
[11] 曾红卒.高职院校体质指数异常学生的运动与心理干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6):47-56.
[12] 杨 玲.分类多选健身方案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2):92-96.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Exercise Items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Take Xuzhou Fifth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FAN Ying-ying1,CHEN Kai-mei2,MAN Ming-hui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Using Quasi 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MANOVA, 9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tervened for 16 weeks. Results: (1)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rat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Xuzhou city was 30%, in which 11% were mild mental stress, 14% were moderate, and 5% were severe. (2) After exercis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mild and moderate psychological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 mild =3.62, P= 0.00. T moderate=3.43, P= 0.00) however,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i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severe psychological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 severe=1.54, P= 0.14), indicating that exercise intervention can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3) The main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32.572, P=0.000), and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0, F=3.682). Conclu sion: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ercise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stres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evelopment
2017-05-01;
2017-06-13
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编号:KC14SM091)。
范影影(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科学。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句容 221400;2.空军勤务学院 基础部,江苏 徐州221000
G804
A
1008-2808(2017)03-00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