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广军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100083)
国内学生沉默研究的元分析
——基于2002-2016年的文献*
时广军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100083)
学生沉默是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直接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效果。通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2002-2016年之间国内学生沉默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以往研究在论文成果、作者学历及单位、对象群体和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内容上主要涉及学生沉默的随笔感悟、理论透析、类型、研究动因、诱因及改进等。虽然当前学生沉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来应在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继续完善。
学生沉默;课堂沉默;文献研究;元分析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3.009
沉默的广义是指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无声行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人会根据环境和自我感知做出心理预期,决定是否采取行为,即心理预期论*[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26页。。之后,Rosen等(1970)提出了“沉默效应”来解释人的沉默现象,而Morrison (2000)和 Pinder (2001)更限定地定义了集体沉默和个人沉默,即集体或个人持有的一种有目的保留自己所知信息的行为*Morrison E. W.,Milliken F. J. Organizational Silence: A Barrier to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a Pluralistic Worl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706-725.*Pinder C. C. Harlos K. P. Employee silence: quiescence and acquiescence as responses to perceived injustice.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1(20):331-369.。课堂上学生的沉默现象被视为师生间交流的失败,降低了课堂活力,但Harvey Sacks指出沉默是一种可解释的沟通行动模式,有研究价值*王晴锋:《沉默的情境社会学阐释》,《学术论坛》2015年第10期。。为了深入了解国内学生沉默研究的成果,本文采用广义的沉默概念,即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各种无声现象。
元分析是指对同类研究中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成果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 剖析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特征,以得到综合评价成果的方法*仲秋雁、宋娟、曲刚:《基于元分析的国际知识管理研究特征分析》,《管理学报》2009年第1期。。它在提高统计分析功效、揭示同类研究分歧、确定新研究问题、节省研究费用、研究发表偏倚等方面均有帮助*夏凌翔:《元分析方法的几个基本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近15年学生沉默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态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在中国知网上以“学生沉默”、“课堂沉默”为关键词精确搜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不限定期刊级别。在剔除无关和低相关文献后,得到期刊文献294篇。以下从论文成果、作者学历及单位、对象群体和研究方法上进行分类统计。
(一)论文成果
一方面,各年的论文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总体来看,论文数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02年论文数最少(3篇),2008年论文数迅速转升,并在2011、2013年达到数量顶峰(42篇),之后有少许下降。具体来看,2002-2007年每年的论文数均只有几篇,之后基本保持在20篇以上(2009年除外)。经统计,前6年的论文量约占总数的10%,约90%的研究是出现在2008年及之后。另一方面,论文质量总体偏低,近15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仅为18篇,占6.1%,而非核心期刊论文占到93.9%。2008年全国推广高考“平行志愿”,免除城市义务教育的学杂费,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新浪潮,加上当年北京奥运会强化国际交流的背景,为解决“哑口”英语的问题,针对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的研究诉求得以快速发展,同时诉求的主体多是一线教师或外语教研员,其整体研究实力并不太高。
表1 2002-2016年论文数量情况
注:普通期刊论文数276 (93.9%),核心期刊论文数18(6.1%)
(二)作者学历及单位
一方面,高学历研究人员较少。在134篇有作者(以第一作者为主)学历信息的文献中,拥有硕士学历(含在读)的作者为112篇,占83.6%,而拥有博士学历(含在读)的作者仅占9.7%,其中在读学生占据了一定比例(见表2)。另一方面,作者所在的科研平台整体不高。所属单位为“985”或“211”院校的文献为22篇,占7.5%,普通本科院校的占到55.4%,高职和中小学占到了28.9%(见表3)。博士生的培养多以技术研发和理论创新为主线,是高层次的研究群体。而高校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类*李俊杰:《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985”和“211”院校是研究型大学的主力,拥有较高的科研平台。目前学生沉默研究在这两方面都很不足,研究主体的实力总体偏弱。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沉默常被误认为一种谦虚的行为,被简单地看作是交际问题而不被重视;二是当前学校多以学科教学为己任,侧重智育,沉默等问题易被忽视。
表2 作者学历情况
表3 作者所属单位情况
(三)对象群体
一方面,对象群体的界定多样化。以“学生”和“大学生”为对象称呼的文献分别占19.7%和26.5%,而准确界定对象群体为本科生的文献占18.4%,高职生的占15.6%,中小学生的也占15.6%(见表4)。近一半的文献对对象群体的界定较笼统,不科学的样本,可能导致结论以偏概全。另一方面,在这294篇文献中,场域界定在英语教学的有139篇,约占47.3%。这部分研究多从口语交流的角度看待英语课堂上学生的沉默行为,对象群体处在英语教学场域中,以解决特定实际问题为导向,情境依赖性强,缺乏一定的理论升华。究其原因,一是当前学生沉默的研究成果较少,细化程度低,缺乏优秀的研究典范;二是科研主力投入程度低,较系统的研究设计和研究实施没能深入在该领域;三是当前基于经验感悟的研究较多,倾向于从学生整体的角度来审视沉默现象,因此造成对目标群体的界定和选用不够严谨丰富。
表4 对象群体类型情况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分为四类:思辨研究(理论思辨、历史研究、经验总结等)、量化研究(调查、实验法等)、质性研究(叙事、案例、田野调查等)、混合研究(综合量化和质性方法)*姚计海、王喜雪:《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首先是学生沉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存在严重失衡。以思辨研究为主的文献有204篇,占到69.4%;其次是量化研究、混合研究,分别占到17.3%和10.9%;而以质性研究为主的文献仅有7篇,占2.4%(见表5)。总体来看,基于自身经验和理论辩证的方法占绝大多数,这多与作者本身有关。研究主体以普通高校的教学人员和中小学的一线教师为主,着力于发现和解决实际情境问题,问题探讨往往如同“经验随笔”,而忽视对现象本质等的深层剖析。在少有的量化研究中多是描述性统计,即对基本信息和想法的汇总,缺乏高阶的推断性统计,对结论推广性的论证不足。
表5 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从内容上看,半数以上学生沉默的研究涉及到沉默的诱因及改进,其余则主要涉及学生沉默的随笔感悟、理论透析、类型及研究动因等方面。
(一)学生沉默的随笔感悟
这部分研究多是形式零散,内容多样,且不遵从一定的研究手法。形式上,多由一线教师、教研员或校长等根据对学生沉默的切身感悟得出随笔总结,语言简单,具有一定的散文风格。内容上,所含要旨也较为随意,情感牵涉成分强,既涉及到对课堂沉默的困惑和对学生沉默现象的深度担忧,也涉及要呼唤加强对沉默学生群体的关爱,还有对整个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思考等。总体而言,该部分研究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参考引用的成分较少,多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例如,肖宇冰(2002) 为反思自己曾对沉默学生的忽视,在成功篇与失败篇分别引入教学案例,从中强调重视学生沉默的重要性,并以“经验”、“教训”作为总结*肖宇冰:《关注沉默的那一群》,《教师之友》2002年第12期。。李家成(2011)以第一人称如“我认为”、“我怀疑”等,以学生撰写的课后感为素材,从中总结了沉默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并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思维习惯和教育伦理观,具有较强的情感偏向*李家成:《“沉默的大多数”需要怎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4期。。
(二)学生沉默研究的理论透析
当前学生沉默的研究多是基于一线经验来提出问题、剖析原因并得出结论或建议,其中诱因及对策研究占了很大部分。也有研究结合一定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如徐鸿雁(2014)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为了减少学生沉默现象,要创设利于学习价值建构的情境,搭建协作交流的平台,加强辅助来促进意义建构。*徐鸿雁:《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探析》,《海外英语》2014年第21期。杨先(2008)从克拉申“沉默期”的视角出发,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沉默进行解释,提出要正确区分“沉默”与沉默期,认识到学生产出滞后于输入,不同语言习得的过程差异*杨先明:《沉默期理论的再认识》,《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武小鹏(2015)等从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系统(FIAS)的视角出发,比较了课堂沉默和混乱的维度区别,得出沉默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无声语言,并提出要让必要沉默有效化,让消极沉默积极化,让积极沉默显性化*武小鹏、张怡:《课堂教学中沉默与混乱现象的实证研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10期。。总体来看,虽然也有研究引进了理论结构,但多数研究仍是“问题-原因-建议”式的简单经验之谈,内容要点相似性强,得出的结论过于雷同,更深入的理论结合仍不足。
(三)学生沉默的类型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经验总结和文献参考的方式,基于一线教师或教研员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来识别学生沉默的类型,少许研究也引用了权威文献的结论,总体上仍存在很强的主观色彩。目前,学生沉默的类型划分主要是在表现形态和原因机制上。表现形态是学生在课堂上沉默行为的存在形式,它反映了沉默具体的样式特点,往往也是沉默得以识别的重要依据,如滕明兰 (2009)将学生沉默划分为行为沉默、情感沉默和思维沉默三个层次,从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层次来划分*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4期。。原因机制是学生沉默得以形成的诱发因素,探讨了课堂上学生从有声变为无声的转化,也是学生沉默划分的重要依据,如张玉娟(2014)等按形成原因将学生沉默划分为:无知型沉默、被迫型沉默、环境型沉默和思考型沉默四种*张玉娟、李如密:《学生课堂沉默及其艺术应对》,《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10期。。另外,学生沉默的类型研究多是放在概念引进等基础论述之中,以为后续的研究铺路,缺乏更深入详尽的探索。
(四)学生沉默的研究动因
关注学生沉默是对当前课堂困境的主动求解,也是教育效果增值的重要保障。这部分仍主要是通过一线教师或教研员对具体课堂问题的深思,认识到要强化学生沉默关注的必要性,进而演化为研究动机。一方面,求解课堂困境的动因。师生交流是知识传播、思维发散的重要途径,是高效课堂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学生的无声行为诱发了多种不利因素,造成课堂困境。如吴旭凌 (2010)指出,“课堂冷场会阻碍思维活性,抑制个性发展,降低教学效果,甚至诱发师生间的心理对抗,使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状态”*吴旭凌:《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因此,学生沉默研究是对课堂困境的主动求解。另一方面,教育效果增值的动因。海德格尔认为“静寂之音也说话”,即沉默并不只是无声,也预示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学生沉默研究是一项意义增值的活动,如周杰(2012)指出关注学生沉默是对学生沉默权的尊重,对学生成长契机的挖掘,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周杰:《倾听学生的沉默之声》,《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2期。。总之,学生沉默之所以能成为研究焦点,一是解救现有课堂困境所需,二是挖掘沉默的潜在信息,为教育改进提供更多借鉴。
(五)学生沉默的诱因与改进
半数以上的研究都涉及到了学生沉默的诱因及改进。当前学生沉默的诱因及策略研究基本遵循教育生态系统的框架,既包含生态主体如教师、学生等,也包含生态环境如课堂环境、社会文化等。因此,学生沉默的具体诱因包括:1.教师方面问题,如提问策略缺失、人格魅力不足、师生关系僵硬、教学方式传统等;2.学生方面问题,如自信心不足、交际技能缺乏、从众心理强、学习观念落后等;3.环境方面问题,如课堂气氛沉闷、班级人数较多、应试评价氛围过浓等;4.文化方面问题,如谦虚传统的影响、面子文化等*王健、张静:《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期。。相应的,学生沉默的改进策略包括:1.教师方面,要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改进教育观、重视提问策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2.学生方面,要树立表达自信、养成发言习惯、学习交际技能、加强同学间互动学习等;3.课堂环境方面,要营造和谐气氛、优化班级规模、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调整评价机制等;4.文化方面,要突破传统的文化束缚,如“沉默是金”文化,“面子”文化等*王健、张静:《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期。。另外,少许人也提出新的角度,如林红(2008)从态度、动机、策略、情感、性格和任务六个角度剖析学生沉默的诱因,并提出打破沉默的“人性化方法”*林红:《如何打破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的沉默》,《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4期。。总体而言,当前的诱因及改进研究仍局限于要点的整体性、经验性罗列,深入程度不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一)研究主体:以教学人员为主,有待多元化
通过对作者学历和单位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学型高校和中小学的教学人员,而其整体定位仍是以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养为主。一方面,教学人员多是根据一线教学经验来认识学生沉默,情境影响强,容易在研究中夹杂个人偏见,难以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受研究水平和资源的影响,教学人员往往难以深入地剖析问题,理论深度和方法运用不够,所得结论难以有效推广。而真正的研究机构和团队没有动员起来,学生沉默的研究主体过于单一。对此,要促使该领域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其一,学科教研人员要参与进来,教研人员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可以将经验升华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也可以将理论分解到实际的教学需求中,具有很好的“中间人”价值;其二,科研机构(如研究型大学、研究院)要加大学生沉默的立项研究,进行更高层次的问题分析和研究设计,同时作为“第三方”、“局外人”,科研机构可以更为客观地审视问题;其三,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以关注,学生沉默是复杂普遍的问题,却常因被认为是简单的沟通问题而不受重视,作为权威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课题招标、考核指标)可以使学生沉默成为研究热点,激发广泛讨论,进而带来各种新的声音。
(二)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需加强实证研究
当前,以理论思辨、历史研究、经验总结等为主的思辨研究占到大多数(见表5),而其中又多是简单的经验罗列和理论演绎,很多问题缺乏深入,材料支撑不足。如关于学生沉默的策略研究,都指出要改变“面子”文化(即爱颜面),那么这种文化是否能够改变,多大程度改变则没有论证,空泛而不实际。在少有的实证研究(规范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中,也多是浅层次的描述分析,高阶的研究技术缺乏,另外,研究设计部分交代不清晰,如问卷的处理,访谈的背景等都笼统而过,很难检验其结论的合理性。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提高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及混合研究的地位,并重视三个环节:其一,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体现了整个研究的思路和价值,是论证研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设计中要审视四个问题,即什么样的认识论、什么样的研究范式、什么样的研究策略及什么样的研究技巧*叶洪:《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后现代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其二,信息收集。好的研究需要好的素材,要采用可行的信息搜集方法,保证信息的真实、充分和有效,并在研究中有所论证;其三,信息分析。分析的思路应当清晰而严谨,做到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内质与外质、应然和实然等结合。同时,分析的方法要真实科学,充分挖掘素材信息。
(三)研究对象:界定模糊且范围狭窄,有待明确与扩大
当前,多数研究中对象边界的划分较随意,使用“学生”、“大学生”、“本科生”、“高职生”等称谓各占一定比例(见表4)。在研究中,对象特性及差异并未体现出来,很多剖析和结论与研究对象的结合很松散,不具有针对性。如有研究分析高职生沉默的诱因,但其结论实际上也可以机械套用在本科生,甚至大学生整体上。另外,对象的范围狭窄,近半数研究是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情境依赖强,降低了研究成果的整体推广度。对此,要明确和扩大研究的对象。一方面,要清晰划定学生群体的边界,明确所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生群体是否有差异、何种差异,研究过程中要紧扣对象特性及其环境特征;另一方面,要选取多场域的学生为对象,扩展研究情境,提升成果的推广空间和丰富性。总之,可归纳为两个原则:其一,贯穿性,目标对象应贯穿在研究中的假设、论述和结论等中,特色突出,避免“假大空”;其二,丰富性,选取不同情境和心理背景下的目标对象,丰富研究领域内的成果,如跨文化环境下的学生沉默、 学习小组中的学生沉默等*何铨、马剑虹:《沉默的声音:组织中的沉默行为》,《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四)研究内容:成果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亟待深化
现有学生沉默的研究涵盖了该领域多数理论与实践问题,如学生沉默的类型、学生沉默的诱因与改进、研究动因等,但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基础研究上,关注了学生沉默的概念、类别、意义、诱因等,但问题挖掘不深,停留在肤浅的描述层面,且剖析与结论过于雷同,缺乏新意,难以深入解答“是什么”。在应用研究上,关注了学生沉默的管理策略、评价体系、改进模式等,但其可能性与可行性论证不足,多是大而泛的经验之谈,与情境和本土结合的程度低,难以有效解答“怎么做”。对此,要加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深化,做到:其一,加强剖析,要对学生沉默的现象本质、运转机理等进行深度剖析,减少泛泛之谈,追求精细透彻;其二,加强整合,当前学生沉默研究很多是经验堆砌,造成结构零散,结论雷同严重,因此要加强整合,用完整的视角来看待学生沉默;其三,加强创新,要开发新的研究领域,如学生个人沉默与集体沉默、沉默行为的测量、沉默的影响机制、跨文化沉默等*王洪青、彭纪生:《组织中沉默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9期。;其四,加强实用性研究,要注重学生可改善、可操控方面的沉默研究,促进与实际情境和本土需求结合,增强成果的实践指导价值。
(五)研究视角:理论视角不足,理论介入待加强
该领域的研究多采用简单的报告式结构“描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对策”,如大学生沉默现象探析、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对策等,少许研究也基于某一主体视角提出看法,如学生视角下的学生沉默、教师视角下的学生沉默等。总体而言,问题剖析趋于经验化,理论视角不足。学生沉默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根源复杂,仅仅依靠经验来研究很难保证客观且认识往往表层化,因此,需要加强理论视角,以更深入、更客观地研究问题。理论介入应注意三点:其一,理论针对性,要选择合适的理论视角切入,准确引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或语言学等体系中的理论点,如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学生沉默、跨文化视角下的学生沉默等;其二,理论完整性,完整的理论多包含一定的假设、前提等,要避免断章取义、盲目套用,应在整体审视的基础上来判断理论介入的可行性;其三,理论实践性,学生沉默是实践性强的社会现象,介入理论视角是为了更客观深入地进行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因此,在理论运用中要紧跟学生沉默的实际,不能为了理论而扭曲现实,要增强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时晓红
The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on Students’Silence in China——Based on the literature from 2002 to 2016
Shi Guangjun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country, students’ silence in class has reduced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spreading. Through the meta-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studies from 2002 to 2016 both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past researches have shown some different features in the quantity of theses, author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work units, groups of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content of the studies main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topics: essay writ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study motivation, incentives and improvement. Although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students’ silence have gained a lot,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further perfect such aspects as the main body of researchers, research methodology,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students’ silence; silence in clas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a-analysis
2017-03-29
时广军(1991— ),男,安徽滁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G455
A
1001-5973(2017)03-00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