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雪梅+陈隆平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小学校,重庆,408436)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务实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假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顿,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
古人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呢?
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须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題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法则、概念、结语等用色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
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程的。教学中必须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可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学过“通分”和“同分母数相加减”之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计算:1/2(±)1/5(异分母分数加减),学生则能主动利用旧知,变异分母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进行计算。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而不可忽视的一环。
1.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问
一节课,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新知导入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揭题后设问:“关于圆的认识,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脱口提出:“怎样画圆?”“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利用自学机会,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的自学。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说:“今天让你们自学课本,然后说说你懂得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要问,好吗?”学生充分自学后,鼓励学生说说发现的问题。有的问:“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怎么计算一年的天数?”对此,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要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想能力均得到了训练。
四、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评价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评价更是尊重学生的一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扬起自信的风帆。课堂上要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成就感,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乐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创造力。在这里评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有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必须改变。一是要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数学活动,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要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为重点,以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评价为主。三是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目标。四是注重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的方式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头考试、活动报告、数学小论文等形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五是注重评价的呈现方式。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另外,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激励手段的作用,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能更娴熟地把握激励巧,不仅要做到表扬时不吝啬,同时要注意该低调时不高歌,该要委婉时不过露,让同学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赏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真正把激励作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手段。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捷径”,只有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才能真正落实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