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音乐的欣赏与传承

2017-07-06 16:27甘秀芬
艺术评鉴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欣赏传承

甘秀芬

摘要:瑶族音乐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本文分别对瑶族音乐中的器乐代表曲目《瑶族舞曲》和声乐代表曲目《花蝴蝶》进行了赏析,对瑶族音乐的传承提出了保护瑶族音乐生存环境,创新瑶族音乐的传播与创作方式,以及宣扬学习民族音乐的三项措施。

关键词:瑶族音乐 民族风格 传承 欣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014-03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支系繁多,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31个省,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瑶族主要聚居地。同时,瑶族又是一个跨境民族,约有60万瑶族散居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创造了纷繁多姿的民族文化,其中瑶族音乐文化就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本文主要对瑶族音乐代表作品《瑶族舞曲》及《化蝶花》进行赏析,并对瑶族音乐传承发展提出个人看法。

一、瑶族概述

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其大都住在高山峻岭上,多与汉、壮、苗、侗、布依等民族杂居,呈“大散居,小聚居”格局,并有“南岭无山不有瑶”的民间俗语。瑶族称谓繁多,根据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而瑶族是他们的统称。据黄钰先生统计,自称有96种,其中又以自称“勉”“门”为多,占65%;他称有456种,其中又以称“蛮”“瑶(尤)”为多。①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瑶族在与其他各民族长期频繁交往过程中,除了通用汉语外,部分瑶族还能兼讲壮、苗等兄弟民族语言。瑶族没有文字,通用汉字。因而,瑶族音乐它最初是产生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是瑶族人民集体创作的,并经过无数年代许多人的“口传心授”、修改和提炼而成为完美的艺术创作。其音乐表现手法洗练质朴,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它真实而深刻地表现出瑶族人民的生活景象和民族的特性,也自然形成了瑶族人民的音乐特有音调和风格。

二、瑶族音乐

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大多居住于崇山峻岭中,与其他民族杂居,支系繁多,因此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同时瑶族也是一个能歌的民族,清代诗人屈大均曾在其诗中有云“瑶俗最尚歌,男女杂踏,一唱百和”。瑶族音乐不仅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瑶族音乐包括声乐、器乐曲和瑶族舞蹈音乐三个部分。瑶族音乐的曲调多样,能表达出瑶族人民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据初步了解,全国瑶族的音乐曲调不下20种。例如,勉瑶《盘王大歌》中的八支曲,即“三逢闲曲”“三更深曲”“荷叶杯曲”“南花曲”“飞江南曲”“亚六曲”“牛角尖曲”“家先曲”等;拉珈瑶的《香哩歌》《师公调》;平地瑶的《呦嗨歌》《啊波咧歌》;布努瑶的《酒歌》《散旺歌》和坳瑶的《大声歌》;广西都安瑶族歌曲《想起过去眼泪流》、广西东兰瑶族歌曲《党的恩情永不忘》等,其瑶族曲目不胜枚举。这些曲调都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色彩。许多歌谣都以其衬词而得名。其中以《酒歌》《蝴蝶歌》《拉发歌》《香哩歌》最为著名。限于篇幅,笔者将分别选取瑶族音乐中的器乐代表曲目《瑶族舞曲》和声乐代表曲目《花蝴蝶》进行赏析解析并提出见解。

《瑶族舞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刘铁山、茂沅曲。是一首单乐章管弦乐曲,更是我国交响乐作品中的经典曲目。该曲最初是由刘铁山根据广东粤北瑶族民歌和瑶族传统歌舞鼓乐——长鼓舞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长鼓舞一般是男女双人对舞,舞姿既柔和和婉转,又刚劲有力,仰俯摆动,左右旋转,饶有风趣,所以这首乐曲就是表现这一民间歌舞场面。后来经作曲家茅沅改编、整理,发展成名为单乐章管弦乐的《瑶族舞曲》,由国家交响乐团演奏后便广泛流传,并成为经典。该曲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旋律优美,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面貌。《瑶族舞曲》的曲式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A→B→A),主调是D羽调式,以中国五声调式音“羽、角、宫、徵、商”为旋律音调,乐曲首先由低音乐器中阮、大阮、大胡、低胡拨奏出具有舞蹈性节奏的引子,引子为d小调的行板,2/4拍。随着高胡奏出婉转恬静的主题,乐曲进入到了A段。B段则由笛子与笙奏出悠扬的旋律引入,从d小调转入D大调,节拍改为3/4拍。最后A段再现,速速从行板转换到热烈的快板,乐曲在强烈的节奏中推向高潮,在快速欢畅的情绪中结束。《瑶族舞曲》準确抓住瑶族民间音乐中极富特色的音乐要素,引用其基本的代表性旋律音调创造性地进行交响化创作,整部作品展现出了瑶族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地方色彩。

《蝴蝶歌》是梧州瑶的特色歌种之一,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当地的歌会等场合中传唱,是瑶族青年男女相互交往与结识的重要媒介,是瑶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梧州瑶特有的文化、环境和风俗,使《蝴蝶歌》形成了其鲜明的音乐形态特征。首先,《蝴蝶歌》是梧州瑶青年男女通过歌唱“倚歌择偶”恋爱方式的产物,其社会交往功能使其形成了二声部演唱形式。其旋律由宫、商、角、徵四音列的宫调式构成。节拍由非周期性匀称节拍和自由性节奏节拍构成,总体上体现出山歌体裁的节奏节拍特征。曲式结构为套式结构中的变奏体。所谓套式结构中的变奏体,即由音乐主题的最初陈述及其若干次变奏(亦即变唱)所形成的曲式结构。②《蝴蝶歌》二声部和声中,最大的特点是大二度do-re和re-mi的频繁运用形成相互碰撞,产生不协和的和声效果,但又很快解决到大三度,再回到同度,具有独特的和声审美价值,同向进行的大二度音程,就是《蝴蝶歌》的独特所在,是其与其他民歌不同的标志之一。

三、瑶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瑶族音乐是瑶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缩影,承载了瑶族人民的文明与智慧,在其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的当下,瑶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有效的创新传承与长久发展瑶族音乐,对于促进瑶族传统文化新发展有着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就瑶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个人建议。

(一)继承传统,保护瑶族音乐的生存环境

瑶族音乐都是扎根于传统会期与歌节等环境土壤中的,瑶族音乐存在于特定的演唱场合,如会期和歌节等传统民俗事项中,具有社交功能。只有保护瑶族音乐的生存环境,瑶族音乐才能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加强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与恢复并发展传统会期与歌节等民俗活动,为瑶族人民提供一个原始的良好环境与平台,推动瑶族音乐的活跃氛围。

(二)顺应时代,创新瑶族音乐的创作与传播方式

瑶族音乐传统的传播方式为歌节等小范围的地区内传播,如今是科技时代,互联网技术发达,瑶族音乐的传播应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将优秀的瑶族音乐传播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同时要加强瑶族音乐的创作技法创新,运用当代先进的专业技法对原始瑶族音乐进行提炼与改变,以全新的创作理念,精选传统瑶族音乐素材,进行全方位的织体创编,创造出更多如《瑶族舞曲》等经典作品,努力提升瑶族音乐的品质和地位。

(三)普及欣赏,宣扬学习民族音乐

瑶族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承载着瑶族人民的智慧与精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因此需要做好教学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年轻人群体,要唤起民众的民族音乐意识及热爱,让人们意识到瑶族音乐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另外,可以将瑶族音乐引入学校教育,从小培养瑶族音乐文化。学校教育的传播效果,更能强化整个社会对瑶族音乐的了解与认识,它将对瑶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瑶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灿烂部分,其承载了瑶族人民的精神与财富,是瑶族历史与文明发展的产物。瑶族音乐主要分为器乐曲与声乐曲,在瑶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瑶族舞曲》和《蝴蝶歌》分别代表两个种类的成就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瑶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困境。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求进一步突破困境,使瑶族音乐继续灿烂地绽放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注释:

①林丽梅,潘林紫:《两广地区瑶族音乐史料评述》,《歌海》,2015年第5期。

②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黄钰,黄方平.瑤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3]王玉姝.瑶族[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

[4]潘琼阁.中国瑶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5]吴宁华.瑶族音乐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季刊),2004,(02).

[6]吴巧.论广西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常龙飞.梧州瑶“蝴蝶歌”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季刊),2010,(04).

[8]张天慧,李巧伟.瑶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探析[J].音乐时空,2015,(05).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欣赏传承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谈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曲折发展期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