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淑窈
内容摘要:从先有小说再到影视,到先有影视再到小说,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影视发展的自然产物。由于受到影像化、信息化、市场化大潮的影响,这种从影视到小说的跨越已经成为当代一种主流影视文学现象,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影视到小说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小说的广阔性、无限性比影视的固定性、有限性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阐述影视之外的弱化、隐藏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在吸引读者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本文从影视小说的兴盛概况入手,对影视和小说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从影视到小说的发展态势、文化现象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说明从影视到小说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影视文学 特征 发展态势 文化现象
影视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直观、趣味,小说全面、提供想象空间,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点,两者艺术形式可以相互转化融合,当代从“影视到小说”是影视内容向小说渗透的新型文学现象。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市场上便开始出现由电视剧改写小说形式。如今,书店都在显眼位置设有“影视小说”专柜,主要依附于相应的影视剧播放而存在,一般视为影视附属品的作品,表明它已是文学畅销书的一种类型。我们在在追求影视与小说互动效应的基础上也不放弃小说独立的阅读价值,是具有较强可读性的作品。与其他文艺现象一样,“影视到小说”的现象也有其独特的建构方式和文化属性,不仅扩大了文学的受众群体,也为小说提供了潜在的读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样的发展势必将更加蓬勃健康。
一.影视与小说的特征
(一)影视更直观的呈现了小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字到声音再到视频,文学作品越来越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也更喜欢以视频的方式直观地看文学作品。视频用变幻莫测的画面把文学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刺激着观众的视觉,是视觉的艺术。而小说是以语言文字符号刻画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个形象可能会给不同的读者留下不同的印象,小说作用与人们的想象,属于语言的艺术。影视作品却能通过人的视觉进行直观的感受,用图像的来真实逼真地描绘出世间的人生百态,把呈现出来的内容像帽子一样直接扣在了人们的头上,让观众实实在在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景,仿佛身临其境。影视把小说中隐蔽、舍弃的场景重新演绎,让读者方便直接地看到了小说中的形象,每个读者就会产生不同的现实与想象的落差,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忠实的读者认为通过小说改编的影视不尽如人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影视的图像变换直接跳出了小说阅读后读者头脑中形成形象的感知过程,直接通过图像的表述,向观众灌输影视生产者的见解,这就构成了影视的“暴力 与独裁”,自然而然,很多观众不满意影视作品的改编。但是“影视到小说”的反向过程结果却非常好,影视作品的固定化首先被观众认识吸收,基本所有的观众对影视中每个形象都认识得非常深刻,当观众先看了影视有了固定的形象和事情发展模式时,再把这种思想带入到小说的阅读当中,先前的思想就会成为小说读者的导向,为影视小说的阅读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小说更无限的丰富了影视
小说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与作者之间多了个书本进行交流,并没有面对面的沟通,文字的表达又是灵活多样的,这样就充分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给原有的影视插上了一双翅膀。小说借助文字表达感情,就好像把影视内容连成了一张大网,影视基本上都是强调单项的纵向发展,只能以时间为主轴展开表达,即使用倒叙、插叙等时间空间的方式表达,也显得过多的不自然。况且,影视不能将人物描写、情景描写这些模糊的轮廓展现给观众,小说却能把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一起交代,借助不同的手法对故事发展形象的说明,在反映现实的宽度、广度上远远优于影视,丰富了影视。在时间控制上,影视的时间基本都是固定的一段时间,小说却可长可短,可以添加影视中不能实现的情节,读者也可以自由控制阅读时间。
(三)影视小说成就了再阅读
影视到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观众回顾憧憬的心理,使观众在已经看完影视的基础上,再看一次小说,实现了作者与观众的双赢。在影视看完以后,观众产生的共鸣自然久久不能停歇,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当在捧起同类的影视小说再阅读的时候,又找回了那种熟悉的感觉,所有读者对作者的作品解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阅读一个作者的一个作品,都有点把握不准作品的主线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再阅读,就会对作品的情节构架、思想感情轻车熟路的驾驭,也能深入地挖掘作者的用意。通过观看影视之后,观众对鼓声的整体构架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和文本作品的初次阅读一样,并且影视是以直观、快捷的方式输入到观众的头脑中,对故事的情节还没有达到完全理解、明天用意的地步,大大地缩短了文学阐述的长度。
二.影视到小说的发展状况
(一)商业化的发展导致了从影视到小说
文学本来一直以来都是去商业化、淡泊功利的一种艺术形式,强调自身的主体性,有严格的评价标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化和世俗化越来越严重,很少有抛开功利,单纯写作的作家了,没有了粗茶淡饭生存的特立独行行为了,都在看着形式走,在可行性和可达性直接找到平衡。文学创作原本应该严格规避利益等方面世俗化的东西,但在这个利益无限放大的时代,用商品化的程度来衡量文学作品的质量也是一个不错的标准。原来影视大多都是小说改编过来的,能够给观众提供更多的趣味性、直观性,一部经典的小说给影视作品吸引了无数的观众,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市场效益。随着时代的發展,影视到小说的反方向现象的出现又给市场带来了另外的效益。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也给影视小说培养了非常多的潜在读者,因为读起来会更加方便、快捷,影视作品的忠实爱好者对出资阅读影视小说的有非常大的可能,愿意选择影视文学。所以,从影视到小说存在非法大的商业化因素。
(二) 影视再生了小说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众文化产业逐渐兴起,由电影、电视、新媒体为主导,并一步一步发展衍生成当代的视觉文化盛宴。影视作为一种最便捷、最质感、能直接冲击人们感官的审美媒介,它显然能够更加立体地、、全方位地、多角度地反映生活,更直观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与故事。由于影视本身具备的极具煽惑性、光怪陆离、色彩斑驳的叙事形式与审美特征,对观众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和影响力,使得原来在闲暇时间专注于阅读的广大的小说的按部就班读者摇身变成了影院里的忠实的观众。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急剧扩张和持续繁荣,也导致了传统文学固有领地的萎缩。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影视大多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影视的日益产业化则使得影视脚本逐渐告别了对当代小说的依赖,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生产方式和文学形态。在这种情势下,小说不得不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二十世纪末,从影视的密集环绕中寻找方向几乎成为每一个小说家被逼无奈的一种选择。他们唯一应该要做的不是拒绝影视的冲击,而是要与影视争夺观众,勇敢面对影视的挑战,虚心接纳影视甚至去拥抱影视,从影视中吸取营养,为文学服务。
并且,这种趋势真在发展,很多的影视改编成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青睐,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再生。例如《手机》讲述了一位生长于农村、生活在城市的知识分子情感欲望和现代人生的经历。主人公严守一,在欲望膨胀的背后,是他缺失了真情灵魂,被深情体验困惑。严守一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这档节目因倡导真善美而使严守一跻身上层名流社会,可他台上、台下两面人,没有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忧国虑民的抱负,也没有淡泊世俗的品质。他充分利用新产品手机,在数个女人之间周旋,谎言一个接一个,无视自己的基本道德,任自己被内心本能的欲望所控制。作者刘震云则巧妙地用真相与谎言之间的矛盾,使自以为瞒天过海的主人公一次次成为嘲讽的对象,不断消解严守一身上作为“名主持”的耀眼光环。一直到严守一奶奶去世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卑鄙的人。小说的刻画完整地叙述了整个故事情节,丰富了影视作品。
三. 从“影视到小说”的文化价值
小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小说的阅读赋予的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一定的审美距离,是让读者能够反复吟咏沉思,发挥想象空间,对阅读对象进行审美评释,从而获取美的愉悦。从“影视到小说”以来,由于影视文化冲击下审美意识的变化,导致了小说语言呈现出对影视的学习,这样影视作品的表达方式就对小说语言产生了影响和渗透。它们使小说突破了传统语言的叙述模式,追求一种视觉化、动态化、模仿化的特点。在这类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广泛运用声音、色彩、动作等多元语言来描述形象,从而使其形象构成获得立体感,这使小说产生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独具一格的特征,进而使日益走向弱势和边缘化的小说创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获得相应的存在空间。传统小说写作主要以故事为主体,以人物为表现中心,以描写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经过“影视化”的小说强调的是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营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要考虑影视的表达习惯,并以空间化、碎片化等为主要手法组织故事场景、人物、对话,其结果是小说更接近于影视剧本。由此可见,影视小说是在基于影视剧的特质上,产生的新的文学叙事方式,而这种新的小说形态又为传统的文学创作找到了一条适合于当代和读者的创作道路,比传统小说的叙述增加了更丰富、更宜于表达当代人思想情感的审美,从而使小说获得更大的改编张力。
大多数影视小说虽然注重了情节的设置,注重了人物的刻画,增添了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却忽略了文学的审美特性,特别是忽略了语言的质感和叙事的美感,大部分影视小说的语言粗糙无力,更多的是直白的镜头化叙述,没有了文学的艺术品相。文学的表现手法诸如人物心理活动刻画、场景描写、环境烘托等合理地综合使用,小说才能呈现文学该有的的美感。在情节表达上,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条时间轴上同时叙述多个时间、空间层次的联系。总的来说,语言缺乏张力与美感,叙述手段较为单一,不够丰富,是影视小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影视小说,如果将其划归为文学,就应该保持文学特有的审美特性、人类精神活动反映,对影视文学的界定和评价不应该因为影视的影响而放松标准。
四. 总结
在当代从“影视到小说”的背景下,影视与文学相互转换融合的现象更为普遍,而这种互动在各具特色的影视与文学情况下将焕发无尽的活力。只要准确地把握影视与文学各自的艺术特点,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融合,持续这种影视与文学一起发展的局面,影视小说将越来越多地被作家、出版社及影视工作者所接受和追捧,共同促进文学与影视行业的繁盛,文学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影视创作的影响、启迪,使当代文学发展呈现新面貌。
参考文献
[1]刘玥.从“影视到小说”的当代文学现象[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03.
[2]彭学明.影视小说:中国文学的新生儿[J].小说评论,2010(5):29-34.
[3]罗磊.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现象之反思[J].创作与评论,2012(6):98-99.
[4]彭学明.大数据背景下的影视文学创作——以“于正”现象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1):42-45.
[5]歐阳俊杰.论当下中国文学的世俗化与商品化[J].语文学刊,2012(11):23-61.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