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05 21:06马小燕
甘肃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马小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46—0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本文主要描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運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步。

一、情境教学法的分析

1.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将教学与特定的情境结合起来,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去接触最真实的环境,就比如在解释“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时候,教师可以解释:“你们看春天各色各样的花朵,就是五彩缤纷的;还有过年家里会挂灯笼、春联啊什么的,就为了将家里装扮得五彩缤纷的。”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小学生对于美学的认知,同时可以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在情境教学法中,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表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比如在说到一些动物的时候,可以模仿相应动物的形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动物。

2. 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一是寓教于乐。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的意义,对自己的学习或者是作业更加感兴趣,因为它相当于一种趣味学习和一种活动学习。二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教学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去创造情境,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通过别人营造的情境来进行分析和探索,从而不断地培养个性化思维。三是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死板的作业比起来,小学生更愿意去玩一些好玩的游戏,这样,小学生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触发自己的感知记忆能力,将固定的书本知识融入在各种情境之中,从而学会合作与探究。总之,情境教学法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知识并融会贯通。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 要加强情境教学法的基础练习。这其中包含三部分:基础训练,即一些基本词汇的训练;整体训练,即应用在实践中的综合训练;思维训练,就是在基础训练和整体训练综合运用之上,加强学生自身感知为媒介的训练。

2. 丰富情境教学法中的学生审美感受。学生要懂得凭借情境,学会用自身的审美去丰富学习中的感受,就比如在学习认识一个新的事物之前,学生先自己想象下心中关于该事物的模样,然后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去。在带入之后,可以先分析自己心中情境,然后再去理解这些情境中的意义,善于发现情境中的美感,最后要学会驾驭情境中的知识。

3. 学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诗句或者故事都表达着某种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中一定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可将诗句或者故事中的情感带入到情境中,并引导学生去认识这种情感,这样也可以让课堂灵动起来。

4. 在情境教学中,图画的作用尤其重要。不难发现,其实小学生的课本中,图画展示的比例远比文字要大,由于图画所带来的冲击力比文字要强,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情境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将课本知识用画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去。

5. 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小学生跟成人不同,他们的理解水平不高,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及了一些学生还未接触和认识的事物,那么他们便很难接受并理解。因此,情境教学法一定要注重与事物演示的结合。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实物演示,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实物带到现场给学生进行演示。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欢乐,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学生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的状况。它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合理地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活动。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