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华
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强调的是读与写的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平时教学中,教师开展的读写结合往往流于形式,结合生硬,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针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笔者列举了三种常见“病症”,并分别从“症状”“诊断”“用药”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旨在打造“纯正”“绿色”“健康”的读写结合新生态,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一种“病”:强加关联词
《跨越百年的美丽》(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针对这段话中由四个“变成”组成的排比句,两位教师设计了完全相同的语言训练环节:
教师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含有关联词的句式:“因为她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变成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布置学生根据上面这段话的含义,用“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来改编这段话。最后,请四名学生分别改编一个含有“变成”的关联句。
生1:因为她历尽千辛万苦冶炼出了含有放射性的元素‘镭,所以她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生2:因为她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她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生3:因为她在科学上有很多珍贵的发现,所以她變成一条条科学定律。
生4:因为她在科学上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其实,这上面的读写结合设计是“有病”的。为什么笔者认为上面的读写结合是“有病”的呢?原因很简单。原文中的这段话,根本不需要用关联词。用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反而显得啰唆,不用才简洁、含蓄、耐人寻味。不用关联词,才是真正大作家的手笔;用了,就是“败笔”。
那么,两位授课教师为什么都要这样设计呢?仔细思量,这样设计也还是有点儿用处的,那就是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这段话的含义。很显然,学生如果没有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就无法用“因为……所以……”将这段话说通顺。
看来,这种读写结合训练看似是语言运用,其实骨子里还是理解内容,在提高表达能力方面不仅无用,反而有害。因为学生经常在阅读课上做这种加关联词的语言训练,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在不需要用关联词的地方也用上关联词,从而造成表达时语言不干净的问题。
教师如此设计读写结合,不是绝对不能用,只是“用”后不能“了”,还得加上一味“药”,方可显疗效。这味“药”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在布置关联词训练后,要巧妙引导学生分析语言运用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用了关联词说(写)的话也很通顺流畅嘛,那大作家为什么不用关联词呢?难道不用关联词更好吗?不用关联词好在哪里?”
有此一问,学生不仅不会误入歧途,还顿悟:哦,原来语言是越简洁含蓄越好啊,原来好语言是不可少一字也不可多一字啊……
这种患“强加关联词病”的读写结合设计,随处可见。比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面五星红旗》,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到描写作者饿累交加、濒临死亡的时候也不愿用五星红旗来交换面包时,让学生按照“我宁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写话。这就是典型的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误导。其实,原文连一句主人公的语言描写和内心活动都没有,文章的写作特色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来表现爱国深情,加上这么一句带有“宁愿……也不……”的内心表白,不仅毫无必要,反而显得矫情。
第二种“病”:为文本画蛇添足
在《穷人》(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一课中,穷人桑娜一家生活贫困,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在邻居寡妇西蒙死后,桑娜毫不犹豫地把两个孤儿抱回家。她不敢告诉丈夫,只能旁敲侧击。丈夫答应后,文章结尾这样写:“‘你瞧,他们在这儿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很多教师认为这是文本的留白,正是可以用来设计读写结合的“写点”。于是要求学生想象桑娜拉开帐子之后的情景,进行续写。
实际上,桑娜拉开帐子之后,当然有故事、有情景,因为桑娜、丈夫和孩子们都还要生活下去嘛。问题是,桑娜拉开帐子之后的情景,有必要继续写下去吗?首先,列夫·托尔斯泰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现普通穷人的善良,而这个主题到桑娜拉开帐子时就已经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至于拉开帐子之后,桑娜的丈夫会怎样爱抚这对孤儿,以及桑娜一家人会如何关爱这对孤儿,对表现主题已经不是必要的内容了。既然不必要写了,为何还要浪费笔墨?第二,桑娜拉开帐子之后的情景,读者已经完全能够想象到。读者完全能够预见到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浪费笔墨写出来呢?让各位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想象不是更好吗?
其实,文本的留白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而是作者有意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有了这种想象空间,文章才会因“空”而“灵”。这种“空”的奥秘,这种不写的奥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真功夫啊。而我们语文教师却干了多少堵死“空灵”之美的傻事啊!如果长期让学生发挥所谓的想象为文本“补白”,为文本“画蛇添足”,学生自己在写作时也就没有一点儿“空灵”之美的意识了。这样写出的文章,怎能不让读者感到呆板、毫无情趣呢?
因此,对于文本中的留白,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发挥各自丰富的想象,但绝不能到此为止。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空灵”之美、“耐品”之妙,我们必须追加一味“药”。比如,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文章的这一处,大家展开了各自精彩纷呈的想象。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呢?不写,有什么妙处?”有了这种引导与追问,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哦,原来,不写才能产生更丰富的意味啊,原来,“空”才会“灵”啊……
如此设计阅读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写作时懂得留白,才能催生出真正有灵性的好作品。
第三种“病”:千篇一律“我想对你说”
学完《一面五星红旗》,教师让学生以“中国留学生,我想对您说……”开头写几句话;学完《跨越百年的美丽》,让学生以“居里夫人,我想对您说……”开头写几句话;学完《草船借箭》,让学生以“诸葛亮先生,我想对您说……”或“周瑜先生,我想对您说……”开头写几句话……
这种“对文本人物说心里话”的读写结合设计可谓屡见不鲜!然而,没有人问: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到底有没有效果呢?笔者为什么质疑这种“对文本人物说心里话”的读写结合方式呢?不妨看一看学生写的心里话吧,要么是对文本中“好人”的美德进行歌颂,要么是对文本中“坏人”的恶行进行批判,要么是对文中人物所代表的“哲理”进行重复……总之,学生写的都是对课堂上师生讨论出来的结论的简单重复。即使有一点儿自己的新见解,也只是对文本内容的“见解”,他们根本没有产生对写作技巧的体悟。可见,这种练笔,由于缺乏对文本写法的借鉴,写仍然只能为读(理解)服务,而不能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服务。
以《一面五星红旗》为例,指导学生阅读此文时,就要让学生体悟到“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技巧。学完课文后,可以激励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通过描写一个人的行动来表现其品质”。
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例,指导学生学完此文后,可以布置学生“借鉴本文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及行动等细节来展示其‘美丽的写法,通过一两个细节写一写我们身边‘美丽的人物”。
这种读写结合,才是真正借鉴了课文写作特色的读写结合,才是纯粹的正宗的读写结合,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写作素养提升的读写结合。
当然,教师设计和开展读写结合环节时容易患上的“毛病”远远不止以上三种。笔者举出以上三例,是希望能以此引起大家警觉并深入思考。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纯正”“绿色”“健康”的读写结合新生态,让阅读训练真正为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服务!
(作者单位: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