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盛++陈雪娇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8月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中选择其中的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意愿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选择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够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康复新液;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6.0.02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中一种比较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备传染性强、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的特点,夏秋季为疾病多发季。该病大多为科萨奇病毒引起,A组1~10、12、16、22型,B组1~5型也可致病,但少见,部分埃可病毒也可引起该病。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备较高的复发率,一般在4至6天即可自行康复,也有康复时间较长的,延长至2周[1]。我院曾给予患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1月至8月接受治疗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9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明确诊断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厌食、咽痛、高热等,或由高热引起惊厥。按照治疗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50例,27例男,23例女;平均年龄为(2.5±1.5)岁;40例发热,10例未发热。对照组48例,28例男,20例女;平均年龄为(2.6±1.8)岁;39例发热,9例未发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如需多休息,适当饮食清淡,若患者出现发热症状需要进行物理降温,若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过敏患儿使用阿奇霉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口服蓝芩口服液治疗,每天三次,每次服用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区别对待,1岁以下每次1/3支;1~5岁1/2支;5岁以上一支。同时使用康复新液治疗,使用压舌板使患儿的咽喉部充分暴露,将康复新液使用喷头向患儿咽峡部等疱疹分布区按压2~3喷,每天4~6次。患者用药后需要禁食、禁饮半个小时所用,使药物的浓度得到保障。对照组患者口服巴韦林颗粒治疗,分三次进行口服,剂量为10~15 mg/(kg·d)。两组患者均接受五天一个疗程的治疗。
1.3 评判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总有效率具体指标为:食欲增加、流涎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显效标准为以上指标均达到;有效标准为符合上述四项标准;其余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9.7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
观察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柯萨奇A组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也可能会导致发生,常发于夏秋季节[2]。蓝芩口服液中主要成分为黄芩、板蓝根、栀子、黄柏、胖大海。如黄芩具备凉血燥热功效,板蓝根具有凉血利咽、解毒散结功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的功效,黄柏有清热、解毒疗疮之功效,胖大海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用于肺热声嘶,咽喉干痛等。这几种中药材都具有利咽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抗病毒功效[3]。康复新液成分为纯中药,具备养阴生肌的作用,当前仍未发现不良反应[4]。本次研究中,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另外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都少于对照组。
综上,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够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江载芳,申坤玲,沈 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玉蓉.2015:896-909.
[2] 周耀铃,李 静,王俊霞,杨 洁.康复新液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02):15-17.
[3] 付 华,李艳静,邢剑侠.蓝芩口服液结合肠胃营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J].中草药,2016,47(10):750-1752.
[4] 叶 宇,刘建宁,刘 凯.康复新液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163-164.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