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其经济价值的现实表征有:符号价值是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力,艺术价值是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服务价值为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价值提供智力支持。目前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开发与市场需求错位,成熟、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缺乏品牌化运营模式,竞争力低。只有建立现代文化产业链,注重品牌建设,打造舞台精品,才能充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百色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 “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1}可以肯定,21世纪,文化产业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地区财富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全国各地将地方生活、生态以及生产的文化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早在2011年,百色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建设富裕百色、幸福百色、魅力百色、生态百色和和谐百色”的伟大目标,文化产业也得到良性发展。{2}2015年3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发布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以百色为代表的左右江革命老区要立足老区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打造全国旅游文化示范的文化老区。因此,建设“富裕百色”、“魅力百色”,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规划》为导向,大力发展以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建设“富裕百色”、“魅力百色”的“硬支撑”,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夯实百色经济实力。
一、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现实表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可形成新的产业样式,变成直接生产力。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符号价值是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力
商品的“符号价值”由商品的品牌、设计、广告、包装等所塑造出来的价值,也就是其附加价值。许多研究者都认为, 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已经取代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超出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其形象的消费上, 更多地重视商品形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文化联想与幻觉。[3](P70)在消费体制的引导下,商品的符号价值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极其重要的内驱力, 并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主要是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商标、品牌等具有的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主要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性, 即其符号性增加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这种符号价值具有虚拟性和符号特征,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移、嫁接或附加到任何实用商品之上, 成为某种实用商品的工艺、造型、品牌等产品差异性的标识。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大小决定该產品的市场价值及其整个行业的整体竞争力。{3}因此,要使百色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消费的对象, 必须首先使其成为符号。
“布洛陀”原是壮族神话中的创世大神。布洛陀创世史诗以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叙述了其创造宇宙万物的伟大业绩。“布洛陀”是壮民族凝聚力的一个象征,田阳县充分利用“布洛陀”这一文化符号,充分挖掘蕴藏在“布洛陀”的符号价值,进行一系列文化产业策划,创造出一系列产业来。
首先是举办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从2004年开始举办,每年都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006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元{4},2012年旅游综合收入达3800万元{5},2013年旅游综合收入4649万元{6}。
其次,打造“布洛陀香米”品牌。田阳县金穗米业公司首先申报“布洛陀香米” 商标并通过国家级认证。该公司利用本地粮源充足、交通便利的优势,秉着“弘扬布洛陀民俗文化,树民族品牌;营造壮民族特色产业,创优质生活”的宗旨,生产、加工“布洛陀香米”,全力打造“布洛陀”香米品牌。该产品借助强大的宣传营销方式,上市后获得一致好评:2011年荣获“广西第一届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银奖”; 2012年“母勒甲”牌布洛陀香米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上获得粮油产品展金奖。
这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进行相关产业的做法既能保护和传承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进行产业化运作提供了可能,又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这是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打造文化产业的途径救活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极好的案例。
2.艺术价值是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美妙绝伦的艺术技巧,叹为观止的艺术创造,举世无双的艺术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艺作为媒介,将当时的历史事件、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艺术创作方式和艺术成就等文化意蕴与物本身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个体。要实现其经济价值,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艺术提升。靖西绣球采用传统手工技术刺绣,造型精美,内涵丰富,它将文化内涵和物质载体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将艺术价值转换成了交换价值,不仅成为当地男女青年传情达意的信物,也是壮民族与其他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物,如今更是室内装饰品和馈赠亲友之佳品。手工技艺高超、文化内涵丰富和庞大的消费群注定了产业化是绣球制作技艺的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来,靖西市政府积极带领和引导旧州群众,实施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采用了“公司+协会+农户”、“能人+农户”、“商店+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绣球文化产业,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4年,旧州绣球销售量达30多万个,不仅销往国内各旅游景点,还远销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产值300万元,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可以说,在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大军中,作为旅游工艺品的靖西绣球是一个成功的范本。
绣球产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壮锦产业的发展。2009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11315个、披肩2088张、壁挂168张。2010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28900个、披肩6830张、壁挂120张。{7}2010年3月1日17日,靖西县各景区、展销店销售各类壮锦不低于800套,销售金额达20万元。{8}
目前,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开发的触角已触及到绘画、旅游、体育、民俗风情、书画、服饰、文学艺术等广大领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服务价值为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价值提供智力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传媒业、演艺业、旅游业等相结合,其服务价值前景非常广阔,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成为新的文艺创作不竭的源泉,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
在百色,有关瓦氏夫人的文化产业运作就取得非常成功,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瓦氏夫人生于1496年,名岑花,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旧州村)岑璋之女,后嫁给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是明嘉靖年间的抗倭英雄。瓦氏夫人不仅是百色市壮族人民的骄傲,她英勇的事迹也成为服务于百色市开发旅游业,成为戏剧、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题材来源。2001年,广西壮剧团将壮剧文本《瓦氏夫人》改编排演成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该剧一经演出,好评如潮,反响空前。2001年该剧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多项单项优秀奖。同年,该剧还荣获第十四届曹禺戏剧文学奖。2002年,该剧荣获第十二届孔雀杯少数民族剧本金奖,第五届广西区政府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六届广西剧展桂花金奖。2006年9月6、7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首都北京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代表我区参加了这一盛大的艺术盛会,并以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戏剧大奖。
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演出获得成功,无疑给百色打造相关瓦氏夫人文化产业注入一股动力。2007年4月28日,田阳县政府、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中心专项影视部、北京五洲中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花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田阳县举行36集全新版本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拍摄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1800万元。2013年3月26日《瓦氏夫人》正式在浙江横店影视城开拍,7月7日《瓦氏夫人》正式杀青。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京)剧审字(2013)第067号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显示,该剧于11月12日“经审查,同意该剧在全国范围发行,适当时段播出”。该电视剧在全国各卫视的播出指日可待。如今,瓦氏夫人的出生地靖西旧州、瓦氏夫人的主政地田阳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二、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与市场需求错位
目前,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多停留在原生态的重复模仿与展现,主要表现为其产业开发多以博物馆陈列、图片展览等静态展览形式呈现于消费者面前,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也无法与当地文化产业市场中的其他产品竞争。
隆林各族自治县拥有图案精美、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本可以将民族服饰产业做大做强。可笔者在隆林做田野調查时发现,这些民族服饰多以静态的形式在隆林博物馆进行展出,供外地游客进行参观;或者利用当地一些民间节庆进行民族服饰表演。当时笔者想收藏一两套民族服饰,但走遍了隆林县城的大街小巷,硬是找不见一家专卖民族服饰的店铺。当地人告诉我们,要买苗族服饰,要到离县城6公里外的大树角才能买到,可有多少个游客会去那个交通不便的地方去买苗族服饰呢?2015年8月6日,笔者去参加隆林团石屯彝族火把节,发现到场参加节日活动的外地游客都对艳丽多彩的彝族服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纷纷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可那天除了身穿民族服饰活跃在团石屯各个角落的彝族同胞静态展示外,没有彝族服饰出售,无法满足游客购买彝族服饰的强烈愿望。因此,笔者以为,隆林只有发展出以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的产业供本地人和外人来欣赏、品味和购买,才能促进隆林整个民族服饰产业体系整体性的振兴。
2.成熟、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
要将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使文化产业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多样产出的产业链条,以求效益最大化。
目前,百色各县区每年都举办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隆林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苗族“跳坡节”,靖西端午药市,田东芒果文化艺术节,右江区端午龙舟文化艺术节,德保枫叶文化艺术节一系列的文化节庆活动,但大多是有“文化”而无“产业”。以田阳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打造为例。目前人们比较熟知的可能就是一年一度举办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和从民间搜集到的不同版本的《布洛陀经诗》。其完整的文化产业如以弘扬布洛陀文化、展现壮族民俗风情、原生歌舞的演艺产业链,以“寻找壮族文化之根”、“展示壮族文化特色”为内容组织创作《布洛陀传奇》的影视产业链,以“布洛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布洛陀文化论坛”、“布洛陀产品展销会”的会展产业链等特色产业链尚未形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芒果风情园原来规划好的“壮人待客·原乡体验—布洛陀风情生活区”、“骆越文化·东盟风情—骆越文化游休憩”、“右江壮源·壮药养生—布洛陀养生度假区”、“壮舞大地·实景演绎—壮舞大地休闲活动区”、“产业孵化·创意集群—布洛陀文化创意产业区”五个功能片区文化产业打造工作进展缓慢。
传统民族文化节庆历来具有娱乐、社交、贸易、旅游等诸多功能,百色市委、市政府应通过完善其产业链,使其带动旅游、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承,从而实现百色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缺乏品牌化运营模式,竞争力低
“品牌是对人类情感诉求的揭示和表达!当这种揭示和表达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则该品牌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就会失败!”。{9}品牌作为商品个性化标志,不仅是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保证,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更是现代化市场运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能够引导消费者的选择,获得较高的利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化运营,不仅能够促进非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而且有利于防止受利益驱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盲目、过度开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开发双轮驱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百色市是多民族聚居区和百色起义的发生地,有着众多经典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更有着如百色革新桥考古遗址、上宋考古遗址、瓦氏夫人抗倭和西林教案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时,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百色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的打造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更是缺乏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靖西,壮锦、绣球的生产制作甚至出现片面追求规模轻品牌打造的倾向。
为将百色市非物质遗产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应走品牌化的市场路线,用精湛的手工艺、高品质的文化内容,尤其要融入精神内涵,增加其文化附加值,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打造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的对策
近几年来,百色市文化产业得到了平稳的发展。2010年百色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是4. 92億元{10}。2015年2月国务院批复《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年是推动百色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赶超跨越的一年,百色市委、市政府已经深入实施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笔者以为,百色市可通过用以下三种路径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开发的瓶颈。
1.建立现代文化产业链
百色市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打造完整有效的文化产业链是有效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以红色文化产业的打造为例,200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作出了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2004年底,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又联合编制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百色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从1999年起先后投入1亿多元修葺红七军军部旧址、解放街,兴建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红军桥、铜鼓楼、南阁亭等纪念场地,修建邓小平手迹碑林园,挖掘和丰富“红色之旅”文化内涵。笔者以为,目前百色市红色旅游景点及旅游接待服务在经营上还停留在简单的遗址参观、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旅游者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笔者以为,百色红色文化产业链培育可以采取横向延伸、纵向延伸以及混合延伸三种模式。
横向延伸产业链为将目前侧重于右江区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延伸到各县,如乐业县红七军演讲会场旧址、田阳敢壮山通天洞战斗旧址、“恩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恩隆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凌云彩架村红八军战斗遗址,使其连点成片,开展“重走红军路”。
纵向延伸文化产业链包括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打造、配套完善百色起义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右江苏维埃政府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地这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养成全国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线路和景观节点设计体现百色历史事件的印记,让游客在观光赏景中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增长革命知识。
混合延伸产业链为在前两种产业链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红色历史的文化内涵和培育红色文化品牌,开发一系列红色旅游商品;整理推出一批传统红色歌谣,创作普及一批原创红色歌曲,如《红军红又红》、《工农兵联合起来》、《黄治峰》、《英雄百色有支歌》;创作排演反映百色起义历史的红色实景剧《百色记忆1929》;结合红色旅游,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网络;深入研究红色文化,拓展百色起义革命历史文物,收集整理和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建设学习、研究邓小平早期思想的集中展示区和研究中心,为党员干部打造一个精神高地;在百色高校开设“百色起义”特色系列红色培训课程,做大做强百色红色教育品牌“红色教育耀校园”。百色市红色文化如果如此延伸产业链,其经济价值将实现最大化。
2.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文化遗产今后应向文化产业转化, 一旦形成品牌效应, 将推动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11}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是让世人记住这座城市的主要标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浓厚的文化属性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标识,若将这种文化属性打造成一种产品,构建新的文化创意,并将其塑造成经典品牌,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得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将得以实现。
(1)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的诸多文化元素、梳理构建新的文化创意。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12}在文化创意时代,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促使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文化创意和策划。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百色市政府将“支持和鼓励演出、放映、民族工艺、文化娱乐、文化会展、文化产品物流等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相结合、文化会展和商业会展相结合,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龙头企业,打造知识特色品牌”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今后,百色市政府应对民族、历史、文化、红色、生态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创意,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扩张百色旅游魅力。不仅要保持资源的本真性,更要重视融入文化内涵与技艺价值,让消费者既能感受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高超的传统技艺,又能充分利用其实用价值。{13}
百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须以文化产品研发设计为主,提炼和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宗教和民族建筑等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转化为饮食、服装、影视、动漫、电子音像制品、出版物等“非遗”系列品牌。通过产品策划设计、授权、制作、营销等环节,对其相关周边产品和服务进行开发,促进其适度产业化发展。
(2)选择合适的品牌化运营渠道
所谓品牌化运营,是指对品牌商标、商品信誉、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化运营,有利于塑造其产品优越的性能、良好的品质、独特的品牌形象,促进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有利于以此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好的评价和忠诚度,增强对市场的号召力和引领作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有利于促进其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的有效开发。靖西的夹砂陶、酸嘢、端午药市,那坡平孟壮族的山黄皮果酱、隆林的民族服饰等均已初步具备品牌效应与价值,我们可扩大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机械化生产,借助品牌集聚、衍生、扩散、放大、带动、联动等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当然,在品牌的生产营销中,要运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生产协会,对有市场潜力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公司+协会+农户”、“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其良性发展{14};设立销售代理商,让更多的游客和客商了解和购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通过民族节庆展演、电视、报刊、网络、画册、大型宣传片、旅游书籍、建立公众微信、微博平台等多种形式,拓宽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宣传促销渠道。
3.打造舞台精品,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相继推出反映壮族题材的文艺作品,如《咕哩美》、《太阳童谣》、《印象刘三姐》、《妈勒访天边》、《八桂大歌》等,每一部作品都是大手笔、大动作,能代表地方特色乃至代表整个壮族地区的特色品牌。近年来,百色市政府也整合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如《百色记忆1929》、《百色壮歌》、《壮锦》和《谷魂》等历史情景剧、原生态歌舞剧的文化精品。这些文化精品的举办大大地提高了百色市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2011年,西林县精心编排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乐《句町情韵》推出了歌曲《那岩古木寨民族服饰秀》《彩虹神韵》、舞蹈《壮家女》、句町古乐《日月八音》等一批文艺节目精品,在澳门、广州、南宁等地上演后好评如潮。2012年,百色市精编精排的大型壮族歌剧《壮锦》更是把民族歌舞精品推向商业演出市场,实现舞台艺术作品向市场转化。2013年,田阳由本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剧本《葫芦花开了》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创作银奖;歌曲《好斗的公鸡》获中国少儿歌曲征集大赛优秀奖;歌曲《神秘的敢壮山》获“放歌中華”第二届全国大型音乐展评创作银奖。靖西也以绣球为主线,结合末伦、壮剧等壮族曲艺创作文艺精品,如末伦《绣球传说》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壮锦梦》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二等奖。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占到广西三分之一强,今后应继续打造一系列标志性的精品节目,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筛选出一批地方民俗戏剧、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俗风情等富有特色的文化元素,组合、编创成文化旅游项目产品,并建立完善的项目库,做到储备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聚集资本,整合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四、结语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市场开发前景非常喜人。百色市各级政府要敢于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制定科学的品牌定位和合理的营销战略,将文化资源优势传化为经济优势,集中力量培育优势文化品牌,充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没有经费作支撑,只有将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把百色市打造成位 “富裕百色”,实现百色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2015-11-03.
{2}徐顺东. 努力建设富裕幸福魅力生态和谐百色—访百色市委书记赖德荣[N].广西日报,2012-09-28(8).
{3}李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4}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落下帷幕[DB\OL].广西政府网,2006—04—10.
{5}2012年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亮点纷呈 旅游综合收入达3800万[DB\OL].广电网,2012—04—05.
{6}崔蝎朝.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旅游综合收入4649万元[DB\OL],百色新闻网,2013-04-28.
{7}靖西县人民政府网[DB\OL].
{8}周德光.靖西:壮锦火卖三月游[DB\OL],靖西县广播电视事业局2010—03—18.
{9}岳文厚.品牌魅力[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广两统计倍息网[DB\OL].Up://www.gxti.gov.cn/show.asp?tvpid=81&id^9637.
{11}王燕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N]. 光明日报, 2002-01-20.
{12}Howkins J.The Creativ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2001.
{13}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关系[J].民俗研究,2013,(1).
{14}国家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N].中国文化报,2012-02-27.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