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翠苹
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是一笔无比厚重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方式——古诗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入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又特别强调:“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因此,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对待的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几个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不是几本教材、几十几百篇古诗文所能涵盖,所以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录的文章,也就各有侧重,细细分析,大致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国主义的赞歌。
对祖国的热爱,并愿意为之而奋斗终身的情感,可以说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要想让这个人做出一番大事业,那无异于天方夜谈。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入了不少有关爱国主义方面的诗文。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一种为了祖国宁愿牺牲自己的豪情壮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道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写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情告白。
2.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
亲情、友情、爱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文学永恒的母题,这点在初中的古诗文教材中,也体现得尤为突出。从马致远的《秋思》对故乡深入骨髓的思念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对亲人永远的祝愿,从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到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可以说,整个中华的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对人间真情深切呼唤的情感史,它构成了古诗文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支主旋律。
3.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对人生的执著追求。
“学而优则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代文人,注定要关注社会,然后展开对理想、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并随之进行不懈的追求。陶渊明面对官场黑暗,愤而挂冠而去,隐居南山之下,却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虽然它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但却寄寓了古代人民对阶级社会不公平制度的反思和厌恶,表达了对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憧憬。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文以载道,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也离不开对具体古诗文的品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需要春风化雨般的细腻浸润。在古诗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理解古诗文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古诗文之所以称作古诗文,是因为它的语言和现在的日常语言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因为生活中接触较少,对此有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意思,理通文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完成了这一步以后,教师就要根据诗文的具体内容,找准切入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结合课文,巧置情境,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对学生进传统文化教育,不能靠单纯的说教,而必须让学生融入传统文化的氛围,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操,从而让自己受到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结合课文,巧妙设置情境,让学生恍若进入时空隧道,回到古人的生活中,与古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古人高尚情操的感染,重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本地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古诗文也是一样。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感兴趣,更好地发挥古诗文文以载道的功能,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师还要巧妙利用各种活动和本土资源。比如,有些城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可以借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课内课外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总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并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更应主动探索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完成一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