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不仅是对外开放的前沿试验田,也是推动了地区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继经济特区、开发区和高新区之后,从1990年开始的第一批保税区建设,到2000加入WTO后,为了引导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中心城市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张汉林和盖新哲,2013[1])。然而,“区港分离”的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发展(赵榄,2008[2]),为此,国务院于2003年批复了“区港联动”政策,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应运而生,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内涵,也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孟广文,2015[3])。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作为改革开放的集大成创新者,自贸区的首要目标是积极探索、积累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形成由过去的政策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由制度红利促进转型的局面(张幼文,2014[4])。上海自贸区涵盖了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世博文化产业园区,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经验来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是自贸区的建设基础。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2014年12月,天津、福建和广东3个自贸区设立方案获批,并于2015年4月统一挂牌正式成立;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7个自贸区试点方案,预计于2017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国家批复的自贸区总数达到了11个,覆盖了沿海和内陆地区,这意味着我国新一轮的自贸区建设已经拉开了序幕。从已成立自贸区的建设经验来看,新一轮自贸区建设还将依托于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展开,鉴于此,准确评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实际效果对如何利用现有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自贸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保税区相关研究主要从产业功能、经济效应、管理制度和国际比较等角度展开(刘群,1997[5];任寿根,2004[6];董维忠,2005[7];李海莲,2010[8]; 叶 修 群,2016[9]; 张 时 立 等,2016[10])。林汉川和高海乡[11](2000) 分析了我国保税区在产业功能定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指出我国保税区应以高科技型出口加工为主导产业,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贸易竞争力,而不是盲目选择发展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和保税仓储等产业。舒榕怀[12](2000)认为保税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区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指出保税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国际自由贸易区接轨,按照国际标准制度运行。张世坤[13](2005)认为保税区不仅是跨国企业投资的重要选择,也是地方政府寻求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布局主要受交通运输条件、市场规模和科技水平的影响。并指出唯有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应。刘辉群[14](2008)指出天津保税港区应转型为自由贸易区,借助“境内关外”的地域和功能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赵榄[2](2008)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保税区的产业功能,发现保税区以出口加工为主会造成区内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低端锁定以及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并指出保税区的产业重心为高新技术产业。张耀光等[15](2009)分析了我国保税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区位优势、对外开放、腹地经济和港口条件是影响保税港区设立的主要因素。杨明华[16](2008)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差异,保税区的开放程度高于保税仓库,低于自由贸易园区,并指出自由贸易区将是保税区的转型方向。
出口加工区研究方面,王国君[17](2003)指出我国贸易制度效率低于许多国家,在不改变整体贸易制度的情况下,设立出口加工区能够形成局部贸易制度优势,促进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兰勇等[18](2006)以中国台湾、韩国和菲律宾出口加工区为研究对象,从国际环境、国内条件、区位条件和政府作用方面分析了出口加工区的综合经济效应。汪五一(2006)[19]认为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境内关外”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Din[20](1994)以中间品贸易为中介分析了设立出口加工区的经济效应,如果中间品来自对外贸易,流入出口加工区的外资的经济效应不明显。如果中间品不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外资的流入能够提高东道国经济水平。Sargent和 Matthews[21](2001) 分析了墨西哥边境型出口加工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发现出口加工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均能促进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没有改变出口加工区的产业竞争格局。Jenkins[22](2006)分析了哥斯达黎加出口加工区的经济效应,发现区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供应商企业的发展。Schrank[23](2008)分析了多米尼加出口加工区发展离岸制造业的经济效应,发现出口加工区不仅可以促进地区出口和就业的增长,而且还能持续地提高地区科技水平。Jenkins和Arce[24](2016) 分析了哥斯达黎加出口加工区的经济效应,发现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的发展通过后向关联带动了当地供应商企业的发展,注重当地市场可以提高出口加工区的后向关联带动效应。
前述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Johansson和 Nilsson[25](1997)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出口加工区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赵榄和常伟[26](2008)以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表示保税区规模,实证分析了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陈钊和熊瑞祥[27](2015)利用倍差法分析了出口加工区对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加工区政策只能促进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出口。叶修群[28](2016)在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叶修群[29](2016)基于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面积,利用产业权重构造了自由贸易园区指标,并选取199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延续这一自由贸易园区指标的构造思路,叶修群和郭晓合[30](2016)以天津、上海、福建和广东的省-国对外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已有研究多角度理论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经济效应,而实证研究较为匮乏;其次,现有的相关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的经济效应,无法解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开放型经济效应;再次,少量实证研究通过构造统一指标综合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开放型经济效应,但缺乏对两者开放型经济效应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影响,以期为地方政府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为基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科学依据。
借鉴刘瑞明和赵仁杰[31](2015)的做法,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openit为贸易开放度,BZit为保税区虚拟变量,EPZit为出口加工区虚拟变量,Controlit为地区控制变量的集合,包括海外市场可达性(dis)、经济发展水平(rgdp)、外商投资水平(fdi)、工业化水平(ind)、财政干预(gov)和消费水平(com);μi和νt分别为控制地区和年份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86—2015年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除特别说明外,以下各变量中的原始数据来自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主要变量的设定如下:
1.贸易开放度(open)。
贸易开放度要综合反映地区的贸易开放信息和贸易地位,而传统的贸易依存度指标表示的是地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程度,无法反映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赵涤非等,2014[32])。再者,贸易依存度与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禀赋等因素相关,只有在这些因素相近的前提下进行比较才有意义(高小红和周茂荣,2008[33])。鉴于此,本文参考Jay和Kenneth[34](2011)的研究,对贸易依存度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新的贸易开放度指标(CTI),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opentit、openxit、openmit分别表示贸易开放度、出口贸易开放度和进口贸易开放度,GDPit为地区实际GDP,n为地区数,Xit为出口总额,Mit为进口总额。
2.保税区虚拟变量(BZ)和出口加工区虚拟变量(EPZ)。
借鉴叶修群[28](2016)的研究,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归为保税区,跨境加工区和出口加工区归为出口加工区,园区名单数据来自中国开发区网,并确定各园区的成立年份,如果某一地区在当年开始设立或已经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则BZ=1(EPZ=1),否则BZ=0(EPZ=0)。截至2016年,我国共设立了84个保税区和74个出口加工区,且覆盖了除西藏、青海和甘肃外的所有省市区。如图1所示,保税区建设始于1990年,在1990—1996年间共成立了15个保税区,在1997—2003年间并没有新增保税区,而在2004—2016年间,保税区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其间共成立了68个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建设始于2000年,2000—2006年为出口加工区的设立高峰期,其间共设立了64个出口加工区,2007—2016年则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其间仅新增了10个出口加工区。这种分期分批、逐步推广的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模式有利于选择“渐进式”倍差法来评估该政策的经济效果(陈钊和熊瑞祥,2015[27])。
图1 1990—2016年间我国保税区 (BZ)和出口加工区 (EPZ)新增个数
3.地区控制变量。
海外市场可达性(dis),借鉴骆许蓓(2003)[35]的做法,利用各地区经济中心到最近沿海港口的直线距离的自然对数形式表示,其中,直线距离数据来自Google Earth,并利用公路与铁路密度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调整。
经济发展水平(rgdp),以人均GDP表示,本文选择各地区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比值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中人均GDP为以1985年不变价格表示的实际值。
外商投资水平(fdi),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实际GDP的比值表示,本文选择各地区外商投资水平与全国外商投资水平的比值来表示地区外商投资水平,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利用当年年中汇率进行调整得到。
工业化水平(ind),以工业增加值与GDP的比值表示,本文选择各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全国工业化水平的比值来表示地区工业化水平。
财政干预(gov),以地方财政收支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本文选择各地区财政干预水平与全国财政干预水平的比值来表示地区财政干预水平。
消费水平(com),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值表示,本文选择各地区消费水平与全国消费水平的比值来表示地区消费水平。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分析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直接影响,将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视为中央在地方实施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进行估计,结果报告于表2中,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保税区(BZ)和出口加工区(EPZ)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均促进了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比出口和进口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保税区的系数在出口和进口方程中均显著为正,而出口加工区的系数仅在出口方程中显著为正,这说明设立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出口加工区对出口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进口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表2 基本估计结果
前述分析证实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但这一重要结论并不稳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设立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过程中,中央会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地理和政治等诸多因素,所以,中央在批准设立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挑选赢家行为,换言之,相比于未设立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的地区,设立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的地区在设立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之前可能已经具备更高的贸易开放度,这会导致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被高估。然而,利用倍差法评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的前提为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趋势是一致的,且不随时间发生系统性变化。因此,本文借鉴刘瑞明和赵仁杰[31](2015)的做法,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时间提前2年或3年。如果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变量系数显著为正,意味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很有可能是由其他政策引起的,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贸易开放这一结论很可能不成立。反之,则说明贸易开放的提升来自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如表3所示,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设立时间分别提前2年和3年,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变量的系数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来自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而不是由其他政策引起的。
表3 共同趋势检验结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影响的地区异质性,我们将样本划分为沿海和内陆地区,其中,沿海地区包括京、闽、粤、琼、冀、苏、浙、沪、辽、鲁、津、桂,内陆地区包括赣、豫、皖、鄂、湘、黑、吉、晋、渝、川、陕、滇、蒙、宁、新、黔。利用前文的参数估计方法对沿海和内陆地区分别进行估计,结果报告于表4中。
如表4所示,保税区的系数在沿海地区方程中显著为正、而在内陆地区则不显著,这说明沿海保税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内陆保税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保税区大多设立于沿海港口,其贸易开放促进效应的发挥需依托于港口优势,而内陆保税区缺乏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导致其贸易开放促进效应不显著。出口加工区的系数在沿海地区方程中显著为正,而在内陆地区不显著,这说明出口加工区对沿海地区贸易开放的促进效应显著,而对内陆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出口加工区定位于发展出口加工业,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大量跨国公司进入园区内发展,并利用当地劳动力、中间品等经济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因此,当地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出口加工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Jenkins和 Arce,2016[24]),内陆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出口加工区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在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区对贸易的促进效应显著。进一步对比出口和进口方程中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系数可以看出,保税区的系数在沿海进口方程中显著为正,出口加工区的系数在沿海出口方程中显著为正,这说明在沿海地区,保税区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出口加工区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果明显。
表4 地区异质性估计结果
借鉴盛斌和毛其淋[36](2011)的做法,构建如下计量模型来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影响的交互作用:
此处,我们重点考察交互项(BZit∗EPZit)的系数,如果该系数为正,这说明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影响互补,如果该系数为负,则说明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作用相互替代。
如表5所示,从全国层次来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互补效应,这一点在出口和进口中均有体现,这是由于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和保税区的港口优势形成了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交互项的系数在沿海显著为正,而在内陆则不显著,这说明沿海地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而在内陆地区该互补效应并不明显。从出口和进口层次来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交互项的系数在沿海出口和内陆进口方程中显著为正,这说明沿海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出口贸易开放效应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内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进口贸易开放效应明显互补。这可能是由于在工业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能够为跨国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本土中间品,进而减少对国外中间品的进口需求,而在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内陆地区,当地提供中间品的能力较弱,跨国企业会利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通关效率优势,进口中间品来进行生产,因此,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互补效应表现在进口上。
表5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交互效应估计结果
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不仅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也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其实际效果尚未得到证实。本文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设立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明显,设立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不明显;沿海地区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明显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保税区主要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出口加工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制于区位劣势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内陆地区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促进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之间的交互效应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互补,这一点在出口和进口上均有体现,且该互补效应还体现在对沿海地区出口贸易和内陆地区进口贸易上。
基于上述重要结论,以我国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对如何利用现有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依托于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消除不同类型园区之间的制度壁垒,实现不同类型园区管制制度和产业功能的融合。保税区实行的是“境内关内”制度,而出口加工区实行的是“境内关外”制度,这一法律定位的差异直接制约了不同类型园区之间的融合。另外,保税区主导产业为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而出口加工区的主导产业为出口加工,不同园区产业功能差异不利于园区产业集聚外部性的形成。因此,在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应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统一明确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法律定位,从制度设计上实现不同类型园区的融合,在产业功能方面,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现有产业基础上,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功能拓展的试点,通过产业多元化进一步放大制度创新红利。
第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重点考虑地区的比较优势,注重区内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主导产业呈明显的“一刀切”性质,各地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主导产业相近,其中,保税区的主导产业为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出口加工区的主导产业为出口加工业,这显然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在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应基于腹地比较优势决定,不能一味参考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例如,在工业化水平高、区位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应选择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在工业化水平低、区位劣势明显的内陆地区,随着沿海制造业不断向内陆地区转移,依托于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应选择新型加工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第三,积极推进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过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而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向制度红利升级。从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复结果来看,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发展,通过在内陆核心城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内陆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内陆地区生产要素融入全球分工体系,进一步缩小与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不再依托政策优惠和人口增长红利推动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而应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实现由政策“洼地”向制度“高地”升级转型。
[1]张汉林,盖新哲.自由贸易区来龙去脉、功能定位与或然战略 [J].改革,2013(9):98-105.
[2]赵榄.对外开放与我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以保税区为例 [J].国际贸易问题,2008(6):3-6.
[3]孟广文.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基础及模式选择 [J].地理科学,2015,1(1):19-29.
[4]张幼文.自贸区试验与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 [J].学术月刊,2014(1):11-19.
[5]刘群.我国保税区的运行现状及发展构想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3):16-18.
[6]任寿根.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 [J].管理世界,2004(2):56-62.
[7]董维忠.对我国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认识与建议 [J].宏观经济研究,2005(5):52-55.
[8]李海莲.促进中国保税监管区域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6):23-26.
[9]叶修群.我国自由贸易园区(FTZ)的FDI引致效应实证研究 [J].国际经贸探索,2016(2):81-90.
[10]张时立,虞阳,武祥琦.中美自贸区空间布局比较研究 [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1):49-58.
[11]林汉川,高海乡.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定位 [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2):84-90.
[12]舒榕怀.从保税区走向自由贸易区——略论我国保税区发展的趋向 [J].世界经济文汇,2000(3):20-23.
[13]张世坤.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机理和对策研究 [J].管理世界,2005(10):151-152.
[14]刘辉群.自由贸易区:天津港保税区的转型方向 [J].经济体制改革,2008(4):136-139.
[15]张耀光,刘锴,刘桂春,潘庆广.中国保税港区的布局特征与发展战略 [J].经济地理,2009,29(12):1947-1951.
[16]杨明华.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研究 [J].学海,2008(1):201-204.
[17]王国君.我国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及制度创新 [J].国际商务研究,2003(2):55-58.
[18]兰勇,郑传均,杜红梅.出口加工区综合经济效应因果模型构建及检验 [J].国际贸易问题,2006(3):32-39.
[19]汪五一.我国出口加工区的规范与发展 [J].财贸经济,2006(4):23-26.
[20]Din M U.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nd Backward Linkag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3(2):369 -385.
[21]Sargent J,Matthews L.Combin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nd Regional Free Trade Agreements:Lessons From the Mexican Experience [J].World Development,2001,29(10):1739-1752.
[22]Jenkins M.Sourcing Patterns of Firms in Export Processing Zones(EPZ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irm-level Determinan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3):331-334.
[23]Schrank A.Export Processing Zones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Schools or Stopgaps? [J].World Development,2008,36(8):1381 -1397.
[24]Jenkins M,Arce R.Do Backward Linkages in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Increase Dynamically?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osta Rica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2):400-409.
[25]Johansson H,Nilsson L.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s Catalysts[J].World Development,1997,25(12):2115 -2128.
[26]赵榄,常伟.全球化下中国保税区与腹地经济发展: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13.
[27]陈钊,熊瑞祥.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来自出口加工区准实验的证据 [J].管理世界,2015(8):67-80.
[28]叶修群.自由贸易园区(FTZ)的区位选择——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当代经济科学,2016(2):115-123.
[29]叶修群.“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研究 [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2):25-32.
[30]叶修群,郭晓合.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J].经济经纬,2016(4):74-79.
[31]刘瑞明,赵仁杰.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 [J].管理世界,2015(8):30-38.
[32]赵涤非,郭媛,万晓燕.我国农村食品价格传导与食品消费的实证分析——基于新的贸易开放度测算方法 [J].经济学动态,2014(9):47-55.
[33]高小红,周茂荣.贸易开放度测度研究述评 [J].经济评论,2008(6):145-150.
[34]Jay S,Kenneth W.A New Measure of Trade Openness[J].World Economy,2011,34(10):1745-1770.
[35]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 [J].世界经济文汇,2003(2):45-60.
[36]盛斌,毛其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 [J].世界经济,2011(11):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