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国
【摘 要】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和转型期,产业换挡步伐加快,相伴而生的环境压力加大、资源逐步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等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宁德作为后发展地区,要与福建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赶超,就要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优势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10-0040-03
1 宁德市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显著
1.1 海洋资源环境良好
宁德市海岸线、海域面积、潮间带面积长、岛屿数量各约占福建省全省的1/3;海岸线曲长形成20多个港湾,其中沙埕港和三都澳可供建5万~10万t级泊位港口,占全省6处天然深水港湾的1/3。滩涂底质和海区水质肥沃,常温为11~29 ℃,繁衍了大量海洋生物。
1.2 生态用地占比较大
境内有自然保护区34个,其中省级有3个,总面积为218.95 km2,市级有8个,总面积为580.05 km2;森林公园有15个,其中国家级有2个,省级有13个,总面积为175.76 km2;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有9个,其中国家级有3个,省级有6个,总面积为474.81 km2;世界地质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各1个,总面积分别为532.7 km2和6.24 km2。
1.3 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从历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宁德市域内交溪、霍童溪、古田溪、闽江段、敖江双口渡水质质量保持平稳、状况良好,除2011年水质功能达标率为98.9%外,其余年份達标率均为100%,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8年达到100%;近岸海域第一类及第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占近岸海域面积的57.6%,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宁德市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水平,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为98%以上;城市功能区昼间噪声达标率在90%以上,区域环境噪声连续8年保持在55 dB以下,达到较好水平。
2 宁德市发展面临诸多环境挑战
2.1 海域生态面临挑战
从工业布局情况来看,宁德市的重化工业多数布局在沿海县市区,环三都澳区域和“泛环三”区域发展面临严重的临港产业发展土地空间挤压问题。在工业用地难以保证的前提下,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将得以保护和扩展,滩涂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等重要功能区域也将面临被挤压的挑战。由此造成了一些重要生态通道在向东疏导方面受到制约,导致部分海域生态水域净化功能受限制,调整修复生态水域的难度持续加大。在港湾形态方面,三都澳港口呈“口小腹大”状,据水流物理特性,湾内水流与湾外水流交换期较长,造成三都澳水域自净能力相对较弱,环境容量相对较小。同时,前期为工业发展所推行的围填海活动引起纳潮量减少、海水交换能力降低的问题。沿海工业企业废污水排放导致营养盐供给能力增加,易产生海水富营养化,同时沿海产业集聚加速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受基础设施跟进滞后的影响,城镇污水排放量激增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岸海域水质的污染程度,从而导致诱发赤潮发生的风险加大。
2.2 水体污染压力增大
随着流域沿线重点区域工业快速发展,2016年流域工业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比2010年增加50%以上,沿线乡镇较多的规模化以下养殖场,由于布点分散、规模小,治理设施很难配套,工业和畜禽养殖污染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风险防范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流域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饮用水源保护任务将更加艰巨。
2.3 气声环境不容乐观
2016年,宁德市能源消耗总量将达663万t标煤,比2012年增长34.91%,且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等移动污染源将继续增多,PM2.5等细颗粒物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将继续增大。同时,随着城市娱乐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建筑施工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娱乐、施工噪声控制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噪声扰民问题将愈发突出。
3 探索宁德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根据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和《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宁德市发展区域划分为4个生态发展板块(如图1所示)。
3.1 以海为基,构建南部海洋生态发展区
(1)构建海洋生态发展区。一要加强涉海项目论证。项目论证是项目引进的前提条件。要强化宁德沿海,特别是三都澳港口区域的产业项目的甄别与评估,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沿海项目的审核和环保论证,加快推行环保问责制,要在机制层面构建更加科学的生态发展制度。二要延伸产业链。鼓励新能源公司延伸拓展锂离子电池和汽车产业配套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全力打造霞浦高新机械装备园、霞浦经济开发区、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3个临海万亩工业园区及盐田、牙城、长春3个千亩工业园区。
(2)促进海洋生态资源可持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海洋资源生态资源可持续性。一要强化分类管理。建立更加规范的港口、入海口、滩涂等资源的分类管理制度,争取将蕉城、霞浦、福鼎等地重要海域的水动力数值纳入新的试验模型中,科学掌握重要港湾、滩涂、入海口的水动力环境的完整数据。同时,结合蕉城、霞浦、福鼎的腹地实际,对相关数值进行论证,在中央、省的文件框架内确定沿海各区域的开发强度、功能划分,并明确各港湾、滩涂和入海口的开发条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推行可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具体范围。
3.2 工业为要,保护东部修复生态发展区
(1)科学布局,严格治理工业污染排放。严格控制新上中小规模燃煤锅炉,推行燃煤锅炉集中区域实施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新建、扩建项目应优先采用清洁能源,淘汰污染较大的小燃煤锅炉,开展集中供热或改清洁能源工作。全面推进城市工业烟、粉尘等污染深度治理,加快城区工业污染源“退城进园”,在搬迁以前,加强环境监管,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2)协同工业,加强对生态损耗的修复。工业发展是推动生态修复的重要动力之一,目前要协同工业发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生态政策、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要有的放矢,甄别发展。对已建成的高污染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和关闭,要选择可替代且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入驻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赛岐港至白马港两岸排污管网建设,并将该项目与该区域的重点项目(船舶修造)充分融合,将两岸的船舶工业废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排污管网工作,最大范围地治理现有污水排放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白琳镇周边的石材工业污染治理的监理,对不符合标准的石材企业要坚决关停,对符合标准的石材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其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3 突出优势,强化中部特色生态发展区
(1)构建生态旅游线路。要在生态旅游业上求突破、展魅力。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建设并举,有序推进旅游景区开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养生产业开发,充分利用太姆山、白云山、白水洋、鸳鸯溪、翠屏湖、鲤鱼溪、九龙漈等旅游品牌,倾力打造健康养生、生态休闲、民俗文化等旅游文章,充实产业、文化内涵,聚集人气商气,让品牌效应真正转化为商业价值。
(2)引进绿色工业产业。一要做好园区分区规划和土地收储工作,推广使用标准厂房,配齐配强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力量,在组织架构、管理权限、资金安排上给予充分保障。创新园区建管模式,广泛吸纳各类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强化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集中力量打造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区。二要加快新型绿色产业引进步伐。鼓励生物医药、新能源、特色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入住产业聚集区。推进屏南白水洋新型材料产业园、精细化工园区、漈头工业园区、甘棠(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三要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支持骨干企业扩体量、当龙头,小微企业细分工、做配套,努力提高中部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新型建材产业重点扶持寿宁的战略性新兴骨干产业。
3.4 对接沿海,优化西部生态保障发展区
(1)树立“绿色導向”,夯实生态保障基础。坚持以“两增收一美丽”为抓手,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持续美好。一要树立政策导向。积极对接福建省即将出台的支持山区贫困县差异化发展特色农业等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布局。二要完善机制导向。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手段、担保方式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有序流转土地。
(2)发展“绿色农业”,发挥生态保障优势。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拓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一要强化农业发展支撑。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等项目,加大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二要壮大特色农业。实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扶持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重点扶持高山蔬菜、食用菌、林竹、茶果、特色种养等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3)推动“绿色转型”,拓展生态保障空间。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快企业绿色转型。一要发挥生态优势,延伸产业链。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大力引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具有生态特色的“屏南惠泽龙酒业”“乡下厨房”“六千尺矿泉水”“健神生物”等企业发展黄酒、米烧兔、食用菌、矿泉水、灵芝等食品系列产品深加工。二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设施为抓手,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设施果蔬生产、生态型规模养殖,大力推广冷库、水肥一体化等现代设备和技术,大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宁德市统计局.宁德统计年鉴2016年[M].北京:国家统计出版社,2016(12).
[2]宁德市人民政府.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R].2016.
[3]蔡昉.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6(4).
[4]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马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7.
[5]弗里曼.环境与资源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M].曾贤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14.
[6]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2-11.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