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杏华
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所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一、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對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二、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三、探究学习方式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式学习的特征是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并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热烈氛围。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交流中获益良多,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牢固、更为灵活。
四、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
在转变学习方式中,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数学思考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够信任,不敢放手,就会只重视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消化,忽视课本内容的开放学习,忽视学生在学习知识中的情感和态度体验,忽视学生的思考、交流和创造的倾向,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结果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刻板、僵化、压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磁性”在学生那里也就不复存在。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曾有一位教授说过:“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学生只要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并且信任每一位学生。因为信任,我们会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因为信任,我们会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及体验;因为信任,学生才会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体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他们才会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体验,才能如新课标所说的“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能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充分进行自由的思维。学习方式的改变给予学生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偏颇或错误时,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学中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把学习、思考、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为他们创造数学思考的时空。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