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惠清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情境就是一定的情形环境。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激发想象思维,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進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更应注重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触境而生主动交际之情,入境而练主动交际之能。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如:绘制有关情境的图画,展示录像节目,播放录音渲染气氛,陈设相关的实物,制作必要的道具,教师或学生的语言描述和表演等等。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既要有形象性、感染性,又要对交际具有挑战性和诱发性。特别是要注意符合生活实际。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实践互动,多向交流
口语交际要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其核心是“交际”二字。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因此,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应注重双向互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消除隔阂,建立立体多维空间,多向交流,全员参与,开展“我说你猜”“小组讨论”“一说一评”等活动,调动每位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在口语交际课本的“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辩论会”中,教师应当好主持人角色,提出辩论会的主题:“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有的学生认为小学生多看电视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有的学生则认为多看电视会影响学习成绩,损伤视力。如此一来,一场激烈的辩论战自然拉开了序幕。从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获取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层层展开辩论,一场唇枪舌战之后,不但学生从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从中受到启迪,从而达到了互动的效果。
三、注重环节,提高课效
课堂教学是培养口语交际的主阵地,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各环节,适时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单位效益,收到最佳效果,如课前提问、课内回答、纠正问题等。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不仅在各环节中多创造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而且在题目设计上要适应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多说多谈。另外,在课堂结束前,可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活动,对教师、对同学、对自己这一节课的表现有个很完整的评价,从而不但使这节课有个完美的结束,而且从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实践锻炼,追求得体
得体的词语意思是适当、恰如其分。口语交际的得体是指交际者的言语、神情、姿态适合交际的目的、对象、时空等。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互动行为,交际主体要围绕交际目的来组织和运用语言,包括表情、眼色、手势、姿态等副语言,做到“言”随旨遣。生活无处不是课堂,在实践中锻炼、应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切合实际,有实用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由课本引入到生活,比如让学生自己到商店买东西,与售货员“砍价”,学习不动声色的配合,共享“交际”的欢乐。日常生活中当客人来访时,应怎样接待客人;开门说什么;临走时说什么;怎样说得体。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从理论变成实践,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人,借机训练。口语交际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责任编辑黄日暖
见习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