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让恒+谢淑民
2010年,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根据教师人数多、专业老师齐、同一年级班额多等实情,确立了“以同课异构为主,其他教研形式为辅”的校本研训新思路。如今,“同课异构”已在各年级、各学科全面铺开。
从推门听课到邀请听课
2010年下学期,张丹凤校长宣布,为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校领导将会经常推门听课。
开始,有部分老师害怕校领导出现在自己的课堂——“是来找茬的吗?”也有部分老师期盼领导到来,这样能给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面对老师们不同的目光,校领导依然频繁听课、评课,有老师开玩笑:“我们的领导不是在听课,就是在去听课的路上。”
一日,张丹凤推门走进了何健老师的课堂。下课后,何健神情紧张:“不好意思,这堂课没上好!”
“没有啊。”张丹凤笑了笑,“这堂课上得还好呀。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课堂上有不少的亮点……”
张丹凤一一点评。“真的?”何健的眼睛亮了,露出了笑容,“张校长,我以后一定多从孩子‘学的角度设计教学,下次邀请你来听课,行么?”
随着推门听课活动的开展,像何健一样主动邀请领导、同事听课的多了,因为每一次评课交流都是一次改进和提高!以前你推我让的公开课,如今也是骨干教师带头上,青年教师争着上。“同课异构”活动就在这一氛围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同课异构”开新局
2015年9月底,学校接到郴州市举办美术录像课选拔赛的通知。美术组立刻以《奇妙的电话机》为课题进行同课异构。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派谁参赛呢?有人推荐美术组长徐靓琦,有人推荐功底扎实的何密,有人推荐极具亲和力的廖瓊,也有人提议让最年青的黄静上。
“黄静去吧!”分管教研的副校长胡群英说,“黄老师年青又有激情,基本功也不错,就是缺少大赛的历练。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最终,黄静老师代表郴州市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美术教学竞赛并一举夺魁,随后又代表湖南参加中南六省(区)竞赛也荣获一等奖。面对荣誉,黄静深隋地说:“是同课异构成就了我!”
以赛促研,以研代训,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教学新秀和青年骨干教师。近两年,学校教师在各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15人,省级一等奖22人。
走出校门的“同课异构”
学校积极实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其他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
2012年上学期,为了探讨略读课文教学规律,欧红菊、郭小平、谢淑民等6位老师同上《莲叶青青》。老师们各具特色的风采展示,亮点频频,高潮迭起。
在随后的“送课下乡”中,学校决定由谢淑民把《莲叶青青》一课送到北湖区大塘瑶族乡中心学校。谢淑民在保持原有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红菊清新自然的朗读指导方法,又学习了郭小平图画与文字有机结合的板书技巧,课堂效果有了新的提升。这个班的语文老师格外惊讶——“孩子们从没这样活跃过!”
谢淑民介绍了“同课异构”的内涵与操作,并提出结合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可以试行全校性的同课异构,还可以开展校际间的同课异构,采用网上集体备课、实地授课相结合的方式!”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北湖芙蓉中心学校、大塘中心学校、八完小、十六完小、长沙大同学校等结为友好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携手同行,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