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扶贫车间全力脱贫攻坚

2017-07-04 15:46李玉如
机构与行政 2017年5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李玉如

董口镇位于菏泽市鄄城县西部,是典型的黄河滩区乡镇,贫困人口数多、贫困发生率高,全镇33个行政村中有19个是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前年以来,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 “扶贫车间”为载体、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核心的“送岗上门、就近就业”扶贫脱贫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群众的认可。

一、“扶贫车间”的发展历程

扶贫脱贫工作开展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时常在我耳边萦绕、让我陷入沉思。如何破题,成了必须首先要跨越的第一难关。

(一)“小窝棚”的发现及其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前年11月份,陪同菏泽市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在我镇代堂村调研时,我们发现一家村民的院子里有一处用废旧物料搭建起的“小窝棚”,只有约10平方米。八位老太太围坐其中,每人面前一筐頭发团(即假发产业的初级原材料)。据她们介绍,“撕(即简单整理加工)头发”一天可赚13块钱,拿出5毛给房东,一月能挣三四百。我们当时就受到启发:每天挣的虽不多,但许多贫困群众连这点儿钱也挣不到,能否想个办法,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都能挣到钱。

菏泽市扶贫办就此与鄄城县委、县政府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了共识。后者随即要求各乡镇、街道将闲置的民房、学校、办公场所、厂房等改造为扶贫就业加工点,吸纳贫困群众进驻就业。小窝棚引发构筑的“就业扶贫新模式”自此应运而生。

既然上级党委政府有要求,群众有实践,“小窝棚”又是在我镇发现的,我们何不先行一步呢?当月,我便召集镇班子成员进行研究讨论,决定对代堂村的活动室、申位庄村的粮库、西双庙村的养牛场等6个闲置场所进行改造,把我镇传统的人发加工、藤编加工、教具加工、扫帚加工、渔网加工、马尾加工搬到了扶贫加工点。短短一月时间,效果立显,每个加工点都聚集了60人左右,其中贫困群众占40%以上。

(二)“扶贫车间”的建设、使用与管理

取得初步成效后,我镇迅速行动起来,在各村较为显眼的地方,利用闲置宅基地,新建改建就业车间39个。

1.着力建设“扶贫车间”

建设“扶贫车间”,首先需要解决投入资金问题。除改造的外,全镇共新建扶贫车间33个,总投资463万元。单靠镇财政,这是无法完成的。我镇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力量进行建设:一是县直单位和企业援建;二是省派第一书记倾情相助;三是利用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建设;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和个人建设;五是镇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设。

2. 有效利用“扶贫车间”

为确保“扶贫车间”得以充分利用,我们狠抓三个重要环节。一是选准产业项目。把根植于民间的“老、笨、土”产业转移到“扶贫车间”。这些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计件或计量式的,符合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群众易于学习掌握。同时,大力招商引资,把一些“新、奇、美”的项目招过来引进去。二是选好管理人员。一个“扶贫车间”一般有五六十人,再加上把活儿拿回家干的工人,有的车间多达四五百人。这对“扶贫车间”管理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们大都使用村里有威信有本领、热情公道、认真负责的人担任管理员,确保让群众满意。为支持鼓励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担当起车间管理职责,我镇提出了“与其外出去打工,不如回家当老板”的口号,积极动员有抱负的务工青年,大胆承租“扶贫车间”,带动身边群众发展。三是培训好工人。“扶贫车间”中的多数项目从落地投产到稳定生产,都要面对群众的“学不会厌工”和“嫌钱少弃工”两个困难。很多贫困人员因有肢体上、智力上、心理上的不足,工作之初往往信心不够,操作能力较差,赚钱数量较少,便导致了厌工、弃工现象的发生。为此,镇党委政府及时聘请专业人员,对部分工人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导和鼓励,努力使其把到车间干活儿当成一种正常生活方式。实践证明,凡工人培训到位的车间,质量有保证,订单较稳定,工资水平高,工人干劲足,“扶贫车间”作用就越发明显。

3.科学管理“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两委负责使用和维护。为加强对其管理,县、乡扶贫办分别安装了电子平台,随时监控各车间运行情况,确保其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孵化器”。董口镇在日常管理中,更是认真落实责任,为每个“扶贫车间”明确一名党委扩大会成员作为联系人,及时掌握车间使用、工资发放、工人人数等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三)“扶贫车间”取得的成效

2016年,董口镇19个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摘帽,共脱贫5339人,其中通过“扶贫车间”就业脱贫2400余人。村村建设“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不但弘扬了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而且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增加了收入、促进了致富,实现了建设“扶贫车间”的初衷和目标,大大增加了农村贫困群体的获得感。

二、就业扶贫的几点启示

(一)脱贫攻坚工作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只有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才能集中群众无穷智慧——这是我们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重要法宝之一,是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越是根植于民间的越有原动力,越是群众接受的越有生命力。基层工作中“隐藏”着很多脱贫途径,只要深入进去,办法自然产生。

(二)精准扶贫脱贫贵在帮扶措施精准

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必须将扶贫的思路聚焦到“精准”帮扶上,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村逐户想办法、找路子,把扶贫资源和措施精准撒播到贫困村、贫困户中去。“扶贫车间”经验之所以可推广、可复制,就在于把它建在了村中户边,既可以在车间内干活儿,也可以把活儿拿回家去干,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两促进。

(三)脱贫攻坚必须党委政府主导、党员干部肯干

如果党委政府不主导建设“扶贫车间”,群众是没有这份力量和意愿的,可能还要在简易窝棚内从事加工生产。而且,“扶贫车间”从建到用的整个过程中遭遇过一系列困难和挫折。比如,到底有无产业入驻,有无工人肯去务工?厌工弃工问题、订单不足问题、项目先天不足问题等等,一度困扰着每一位基层扶贫干部。但当党委政府带领大家毅然选择了坚持后,这些困难、问题就逐一得到了克服和解决,让我们推动脱贫工作更有了干劲和热情。

(四)就业扶贫壮大了集体经济

扶贫就业车间的存在,不仅直接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而且其租金或管理费等收入的产生,基本消灭了集体收入“空壳村”,提升了村集体“统”的功能,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推进精准脱贫向纵深发展

在脱贫攻坚中,“扶贫车间”发挥了主战场作用,让就业脱贫引领了精准扶贫,但仍有一部分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中找不到合适岗位。换句话说,“扶贫车间”的岗位并不完全适应每一个贫困户脱贫。采取什么措施让这部分贫困户脱贫?困难再次摆到了每个扶贫干部面前。

经反复推敲研究,我镇开启了“一户一案”帮扶之路。所谓的“一户一案”,我们的定义是:针对贫困户差异,结合贫困群众的生活技能、生产经验、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帮扶。通过培训一门技术、赠送一套工具等方式,帮助其找到一条脱贫门路,逐渐把贫困户培养成走街串巷、守摊看铺的生意人,或种植养殖、加工制造的新能手。

我们首先在有贫困人口38人的臧庄村开展了试点。包村干部对贫困户分别进行了走访摸排,发现有5人在扶贫车间就业,8人具有一技之长,6户有养殖经验,13人因年龄较大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技能,还有6人需政策兜底。在签订了帮包责任书后,包村干部每天记录这些农户的经济活动及收入,进行跟踪指导。目前,“一户一案”所帮扶的农户,收入均超过了省定贫困线标准,有几户还远远超过该标准,使致富不再只是一种期盼。

在臧庄村“一户一案”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去年10月份起我们将“一户一案”在全镇铺开。截至目前,全镇已落实“一户一案”贫困户720余户。

建设“扶贫车间”,坚持“一户一案”,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竭力帮助贫困户“找一个就业岗位、学一门实用技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这些都是“开出扶贫良方,创新扶贫模式”的具体实践。总之,这种“精准”扶贫脱贫方式,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受到群众欢迎,因而见到了成效、取得了实效,并促使我们不但要坚持下去,而且要不断创新,推动董口镇脱贫攻坚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本文作者系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E:WDZ

关键词:扶贫车间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