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辉
【关键词】 中学英语;非智力因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70—01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与能力以外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它出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影响语言学习的结果。一般而言,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自信心以及性格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的智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其教学灵活性、变化性较大。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呢?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效果中灵活性大、可塑性强的因素之一。因此,中学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这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不能冷落和放弃教育,而应该主动给予关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英语语言的地位和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境和角色。例如,通过分析英语语言的发展前景,让他们了解英语语言在世界语言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掌握了英语语言这个技能,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中不被淘汰,不落后于时代,为社会做出贡献。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要具体把握他们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与他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未来的生存……通过这些做法,我们就会在较大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增强爱心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学生,该学生其它几门课程学得很好,而唯有一门学科成绩滞后。究其原因,往往是其对这门任课的教师有“看法”导致自信心缺失。这就警示我們,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教师应该对那些后进生多给予鼓励,多给其提供展示的机会,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在课后,教师也应有意识地与这些学生多沟通,密切师生感情,要明白“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才会爱戴你信任你,从而爱上这门学科。
三、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影响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一般来说,自信心较高的学生课堂表现好,学习成绩也较好,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心。此外英语学习是师生不断交流信息传递的过程,它的习得需要学生大胆的语言表达,而这又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信心。
智力较弱的学生都有一种普遍的自卑心理。有些学生,学习基础欠佳,缺乏学习的信心,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尤其是英语学科后进的学生这种情况更是多见。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以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心理学上有一个罗森塔字实验,该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对自己的赏识更能够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勇气。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格
在英语学习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有些对教师使用图画、图表、板书学习感兴趣,有些对教师播放英语录音和口语讲解学习很看好,有些乐意接受教师组织游戏学习。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英语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各种教学形式,图片、录音、幻灯片等进行输出。学生只是观看了教学展示而冲淡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这也严重干扰正常课堂的进行。所以帮助学生塑造好的学习风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他们学会适应,即训练学生能够适应教师各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只限于自己偏好的教学形式。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符合未来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个学生均要具备学会适应的心理准备,从教学形式的适应开始,逐渐构建能够适应不同教学环境的心理定势,从而形成一种难以被外部环境左右而能够处于最佳学习的状态。
总之,教师在正常教学之外,要特别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效果的促进和提高作用。除了要培养非智力的四个因素外,中学英语教师还应培养非智力因素整体性,采用多练习、多锻炼、树榜样、给强化的方式来综合培养,并贯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交融的原则,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