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平
“碰碰车”这一小栏目,在新出版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下册教材中共出现八次,这个栏目在这儿碰的是儿童的见解看法,在原先的思想品德教材中,它有一个专有名词“辨析题”。作为一个全新的栏目,在新教材中“碰碰车”是就儿童生活中的一些认识问题引发思辨,将正面引导和价值澄清有机结合,培养儿童正确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那么,“碰碰车”这个栏目具有什么特点呢?
1.以儿童的生活为源泉,体现生活性
“碰碰车”栏目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生活本身對儿童发展的特殊价值,尊重儿童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求,设计成系列的、综合性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辨性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一年级上册《我爱爸爸妈妈》一课中呈现的“碰碰车”栏目,通过两幅图让学生思辨“不买”和“不帮”是不是“不爱”。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遇到喜欢的玩具妈妈不给买,爸爸总是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类似这样的语言,孩子们会生气、会哭闹,内心常常会问:“爸爸妈妈真的爱我吗?”
这样的场景呈现,能使学生感到“碰碰车”中的事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身边,更易于使儿童产生共鸣。因为内容都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周围的社会生活实际呈现,所以学生对内容信服程度高,自然辨析讨论时的参与度也会高,效果会好。
2.呈现形式生动活泼,体现思辨性
课本中的“碰碰车”栏目图文并茂,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具有特殊的教育感染作用,引发学生的思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真实生活,因势利导,让儿童在思辨活动中,感知其中浅显的生活常识、道德常识、法律常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思辨中培养智慧,积淀辩证思想。
一年级上册《我和伙伴一起玩》一课为了让儿童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碰碰车”栏目出示了“规则太多了,真麻烦”和“大家都守规则,才能玩得好”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观点,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分析、让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自己对规则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对学生的启发、教育更大。
3.操作性强,拓展空间大,体现开放性
教材中“碰碰车”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
如《我爱爸爸妈妈》一课中的“碰碰车”的教学环节,教师从教学画面出发,让孩子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去研讨自己的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明白父母的关爱不仅有悉心的照顾、耐心的教育,还有严厉的批评。如此,老师的教学活动已不再限于教室和单一的教材,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丰富了孩子的认知、情感和体验。
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挥这个栏目的教学功能呢?
1.栏目内容选择顺应学情
在组织栏目活动时,要有学情意识,贴近班级学生生活,根据学情有效选择、合理选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合理的增删取舍,增添新鲜的元素,剔除背离学情的内容。尤其是着眼本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经验水平,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生活中分离、零碎的知识规范“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有机优化教材资源,激发学生思辨,培养学生智慧。
2.思辨活动过程凸显主体
在依据教材提示组织栏目、设计栏目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给予学生答案的正误,学生在参与讨论前,应先独立思考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讨论。要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辨甚至是争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针对思辨内容补充资料,才能明晰事例的真相或所要揭示的道理,给予适当的价值引领。
具体在组织“碰碰车”栏目活动时,老师常常会有以下误区。
误区一:“碰碰车”的辨析内容当成判断题。
“碰碰车”栏目的内容大都以矛盾的观点呈现,老师们往往会以判断题的方式简化教学行为。这样就失去“碰碰车”栏目的意义。事实上,这个栏目需要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辨甚至是争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需要阐述有关的理由,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低年级的思辨内容还需要教师的资料补充,学生才能明晰事例的真相或所要揭示的道理。辨析过程中不能走过场,让几个学生做做样子,大部分学生充当看客、听客,最后教师自己揭示“谜底”,这样不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辨析题的作用。
误区二:“碰碰车”碰撞的过程中,教学迷失方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会认为教学时间可长可短,似乎极有弹性。其实,“碰碰车”的内容安排有其独特的作用与优势,尤其对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能够起到较好的帮助作用,达成教学目标,所以“碰碰车”的教学设计要精心考虑。同时,在引领学生在“碰碰车”观点碰撞的同时,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并把握好“度”,防止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出现内容的“跑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