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明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软实力,而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现代教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单一重视知识教学转向了学科素养的教学方向。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促进小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生活、社会的学科,更加需要创设情境,促使小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创设情境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情境创设;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实践活动
情境创设教学法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十分契合的,经研究证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创设情境可以将枯燥、单一的文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接受思品教育,我们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际上,现代教育将“德育”放在了教育的首位,而品德与社会更是展开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在思品课堂中创设情境,也是落实德育教学的要求。下面,笔者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利用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三个角度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创设情境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现在教育领域应用得最广泛的现代信息技术,它能够利用图像、音频、影频等资料为小学生呈现品德与社会知识,而小学生天生喜欢声情并茂的画面、丰富多彩的事物,因此,这就能够大大激发小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欲望。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再现这些场景,这就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真正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中国地图,与展示实际地图相比,这可以让学生更快捷、全面地了解我国地图的行政区划,因为每位学生讲解一个行政单位的时候,我便立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圈画出来,让学生直接观看。不仅如此,我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使其观看这些地域的景色与人文特点,让他们对伟大的中华民族产生自豪感。
二、利用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小学生活泼好动,相较于坐在课堂中接受知识,他们更喜欢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为小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熏陶,自觉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课中,我让学生在课后展开了探究调查。学生可以询问自己家中的长辈,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等多种途径,了解从古至今我国不同时代人们的吃、穿、住特点,让学生亲自调查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以及社会的发展历程,使其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学生也在这个调查中了解到古人的智慧,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再如,在《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调查,因为学生并不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只有让他们亲自参与实践调查,才能够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才能够将认知、能力、情感教学统一在一起。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实际上是一种游戏,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对他们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因此,教师便可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但是,在組织角色扮演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所参演的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也只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够不断加深理解。如在《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中,学生需要对历史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这些史实编写一个情景剧,有的学生扮演被压迫的中国人民,有的学生扮演侵略我国的入侵者,有的学生扮演我国当时无能的统治者。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一段历史进行角色扮演。这个角色扮演活动再现了我国被侵略的场景,学生对侵入者对我国领土的租借与强夺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的感官与情感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很多学生在这堂课中都表达出了对侵入者的痛恨以及对领土破碎的屈辱感。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课程一定要缩小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为小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积极导向作用则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现代化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觉进行学习,真正将“玩中学”“学中玩”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冠林.浅谈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教书育人,2016(19).
[2]刘磊.生活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