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摘 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生的基础,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就能自觉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点金人,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学生也会兴趣盎然;没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也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呢?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汉字;兴趣
一、建立“识字超市”
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我在教室的一角建立了“识字超市”,把一部分简单的字以部首来归类,如三点水、两点水、单人旁、双人旁、走之旁、宝盖头、木字旁等偏旁张贴到墙上的识字超市里,并鼓励学生往“超市”里“投资”(也就是把自己从各种渠道认识的字贴到墙上),这样,不但让投字的孩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其他同学也跟着认识了这些字,可谓一举多得。从此,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字卡不断出现在“识字超市”里,孩子们暗暗比着谁认的字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制作“识字图书”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看课外书,在读故事的同时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同时将那些他们感兴趣的材料收集起来,写写、画画、剪剪、貼贴,做成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识字图书”。例如,孩子们喜欢看《西游记》,其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一章,情节生动,孩子们很喜欢,我就让他们把其中的故事情节剪切下来,贴到收集本上。这样,时间长了,搜集的故事多了,就成了自己“出版”的故事集锦,也是一本精美的“识字图书”了。这样做不但给孩子带来了乐趣与挑战,更激起了他们追求成功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动脑、动手,自己创设识字情境,走进语文,走进汉字,逐步学会感性地欣赏汉字的美,对语文的爱也由此而与日俱增。
三、投放“汉字海洋”
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乐于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燃料”和“动力”,让其不断产生“我要学”的愿望,不断增强“我能学”的自信心,不断体验“我真行”的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尽情展示课内课外的语文收获,既能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又能使其获得成就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好学上进的动力。基于这一理念,我变着花样让学生主动识字,制作了一个“汉字海洋”置于墙角,鼓励学生不定期地投放“识字卡片鱼”,随时随处把课内外认识的生字记下来投放进“大海”,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放生者。此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学完一篇课文,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去“放生”,每到课间,都有很多学生聚集在“识字海洋”边,欣赏“海中的鱼儿”,体验放生者的乐趣。班里每周都要“吃一次丰盛的海鲜宴”,也就是把“识字海洋”中的字拿出来,大家聚在一起来读,谁识记的多,谁就是“海龙王”。课堂中借助汉字特点形象识字。在教学象形字时,如水、火、山、石、木等字,我指导学生图与字、物与字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如,《有趣的汉字》一课的生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如,学习“日”字,“日”它像圆圆的一轮红日,外面的“口”是太阳,里面的“一”是太阳放射的光芒。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开展识字比赛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时,我还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闯关抢答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抬”“捧”“拾”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五、开设“光荣榜”
“成就”是低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最大内驱力。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识字成果的愿望,而我们班举办的“听写比赛”“写字比赛”等各种识字竞赛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我们开展了评比活动,“识字图画书”做得好的,投放“识字海洋”积极的学生都有可能被评选为“识字冠军”,让自己的照片登上“光荣榜”。
六、走出教材,在生活中识字
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识字的资源。我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识字欲望,鼓励学生留心生活中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汉字,并且主动去认识更多的汉字,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识字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认真观察生活的态度。例如,刚入学,我就让学生将自己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经常鼓励学生主动去认识生活环境中的实物、图片,借助电视、媒体、所买物品的商标等认识汉字;给所认识的物品贴上名称标签;将课外认识的字剪下来,办成手抄报,使生字词与具体的情境画面有机结合起来,使识字活动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趣味盎然,生机无限;另外,教给学生简单的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大量的汉字,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识字量。通过丰富多彩的识字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浓,提高了识字效果。
总之,孩子们对每个汉字的学习都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培养审美情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体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