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有了创造性的想象,才有创造性的实践,物理学家劳厄说得很精辟:“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通过创作,探讨创作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尽情地表达,进而认识作品的独创性等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力方式的训练,使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在创作中创设发展思维的情境,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第二个方面是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个方面是引导学生总结创作经验和体会,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美术创作;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物理学家劳厄说得很精辟:“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他指的“剩下来的东西”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创作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通过创作,探讨创作的过程、情感的表达、认识作品的独创性等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在创作中创设发展思维的情境,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人的一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获得知识,但要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还必须具有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再者,人的创造力是和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应有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形成联想、幻想、语言、绘画融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听众和受教育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我努力创设情境,例如,在三年级的《蝴蝶图案》这课,我增设了一节创作课,围绕蝴蝶由学生自由命题作画,刘英轲小朋友很快就画好了一只树叶形状的蝴蝶,而且线条流畅有力,蝴蝶形象生动可爱,蝴蝶翅膀是由四个大小不同的树叶图形组成。图案很有创意,他通过联想把前面学过的树叶图案和蝴蝶图案结合在一起,不足的是画面单调不丰富,创作思路还没有完全放开。我拿他的画作示范让学生进行评议,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学生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学生夸刘英轲画得蝴蝶像树叶,很好看,有的说色彩很鲜艳,有的说画面还缺少点什么。时机到了,我启发说:“如果让你来接着画完这幅画,你会添画些什么呢?”学生中有的讲:“再画几只大小不一的蝴蝶更好看。”有的讲:“再添画点小草、小花就好了。”……我按学生的提议快速地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好两大一小三只蝴蝶,并添画上蓝天、白云、小草、小鸟、小树等。然后启发鼓励学生给这幅画命名:“这三只蝴蝶像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有的学生讲:“像爸爸、妈妈和我。”有的激动地叫了起来:“是蝴蝶一家。”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提议很不错,还有的学生讲:“像小演员在表演舞蹈呢!”有的学生紧接着说:“那么就叫蝴蝶舞蹈团吧!”“快乐的一家”“蝴蝶去春游”等画名应运而生。此时,原来不知怎么画的学生经过这幅画的评议已动笔开始作画了。结果,连班里平时美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画了一排由大到小的蝴蝶,排着整齐的队伍,起名叫《蝴蝶放学回家》,在讲评作业时,学生纷纷建议改名为《回家》。通过这节创作课,学生的联想力和幻想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有了创造性的想象,才有创造性的实践,才会使学生从创作中学会更多的东西,从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克思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出发,将创造性视为“自由活动”,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创造力,而美术教学中要培养的创造力包含着制作力,即“创造的灵感和创造的实施”。因此,我认为应适当增设一些不限制作画范围、作画技法、作画材料、作画工具的作画形式和作画手段的创作课,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去创造。实践证明,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课外兴趣活动中,我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些废旧材料,沙子、树叶、碎布头、旧挂历纸、废报纸和各种质地的废旧盒子、豆子类的等。活动开始,我从他们准备的材料中拿出单枚的树叶,要求他们看清楚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后,再闭上眼睛大胆地想象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小草,有的说像小船、小花朵等;接着,我换成几枚连在一起的树叶让大家观察:“你们看到这几枚叶子联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裙子。”“我想到了金鱼的尾巴。”“真像一个伸展着两只胳臂的人。”等;我再拿出旧挂历纸、废报纸让学生任意撕或剪,然后大家讨论像什么,学生中你说我撕的像大象的耳朵,他说你剪的像房屋,还有的说像大蘑菇,结果说像什么的都有。这时,我告诉大家:“你想象像什么,就用它来贴什么。”通过这样利用实物进行联想、幻想的直观形象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思维活跃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接下来的动手制作中,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创造出了比较有个性的作品。在作品中表现出:同样形状的树叶有的用它竖贴成小女孩的裙子,有的用它横贴成金鱼尾巴,有的用它倒着贴成一棵棵大树……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掌握,学生间互相启发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生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感知、认识、运用,进而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进行选择创造。通过这样训练学生掌握做布贴画可以巧妙地利用布的花纹和色彩、质感进行创作。做树叶拼贴画可以利用不同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进行组合搭配拼贴出富有个性的人物画、风景画;学生懂得了根据鸡、鸭蛋壳的不同颜色进行创作,画面会有不同的效果。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画面会显得富于浪漫色彩,不同材料的组合运用,使得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脱颖而出。陆楚微同学创作的《外婆的家》和高雨琦同学创作的《可爱的家乡》,分别在2004年6月和9月荣获余杭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绘画类比赛二等奖和余杭区中小学生“我为文明城镇作贡献”绘画比赛二等奖;严璐瑶、刘英轲、陈岚婷、谢思佳、李佳成等小朋友的彩色卡纸、挂历纸、废旧物品、沙子、碎布头等制作的工艺品在2004年5月分别荣获镇艺术节一、二等奖。通过对不同材料的联想、幻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用各种材料去塑造艺术形象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新的创造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发展。
三、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体会,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认为一幅作品,只要能反映出学生内心的感受或独特的个性和新颖的表现方式,就是好的作品。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再加以品评,也就是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巧表达对同学作品的看法。在让学生表达对作品的看法时,还要引导他们总结创作的体会,这是他们思维活动的积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使他们在创作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例如,在创作课即将结束时的作品讲评中,先安排四人一组经过讨论评选出優秀作品,老师把各组的优秀作品逐一贴在黑板上,首先让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创作这幅画的过程,即怎样创作、构思以及在构图上、色彩上为什么会选这种形式,而没有选择别的样式;最初设想的画面效果和完成后的作品效果有什么不同,差别在哪里;通过这次创作,你都有哪些收获,下次在创作和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接着再让全体学生进行评议:“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还可以怎样使这幅画更趋完美?”等。通过这样提问,让学生展开联想,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使学生明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点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经过一次次的创作,一次次的作品品评、总结,学生的心灵一次次得到美的薰陶,使他们的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一次次得到升华,有力地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有利于他们思维情感的表达,从中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也只有通过这样长期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此逐步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使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英.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才智,2010(7).
[2]闫智云.创新思维在美术教育中成长[J].考试周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