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妮+陈跃
(浙江师范大学 初阳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
一、理论简介
1.课堂话语
“课堂”(Classroom)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就其字面意义说,它是一种物理空间。不过“课堂”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与关系的生成”的含义:其一,课堂是学习课程内容的知性场域。在这里,具有强烈的作为学习现场的象征意义。其二,课堂是形成并维系多重社会关系的场域。在这种场合,具有强烈的由师生这一固定化的成员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班级”的意义。其三,课堂是制度化的场域。在这里,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制度展开的。这样看来,课堂作为“话语空可”、“对话空间”,对于作为成员的教师和学生说来,是占据时间最多的学问的、社会的、制度的空间。一言以蔽之“课堂”是借助“话语”来设计和建构特定意义的规范和形式的空间。
“话语”(Discourse),指从某种视点描述事件的特定图像或是表现事件的特定方式。在语言学中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实际运用的言语表达”,或是“传递某种完整意义的言语行为的片断”。
课堂话语(classroom discourse)即在课堂情景中使用的语言。课堂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话语在正规教育中是知识传输、知识获得、知识建构等的最重要媒介它也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师话语、学生话语、师生互动话语、甚至课堂闲话,所以课堂话语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中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国内的研究多沿用Sinclair和Coulthard所提出的五个层级的框架来描述和分析课堂话语, 其中重点探究IRF模式,而采用Walsh提出的课堂话语SETT框架(Self-Evaluation ofTeacherTalk) 的研究较少出现。
2.会话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针对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的研究,其研究焦点在于探析句子层面以上的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Walsh指出,在当今的外语课堂上,师生关系更为平等和谐,因此IRF框架未必能充分描述时下的课堂互动结构。因此,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的方法应运而生。
SETT框架包含四类微情境(又称“互动模式”,mode)和14种互动特征(interacture)。每个互动模式都包含特定教学目标和典型互动特征。本文将利用正例反例对比的方法,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对这一模式的使用。
二、管理模式及片段分析
管理模式主要用于对教学的组织,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相应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介绍或终结教学活动。管理模式常见于一节课的开始。在管理模式中,教师常会使用反复语,指令语和说明语。而在管理模式的最后,很典型的,会将学习者引入另一个学习模式。常见的转换标记语有“ok, so, now, right”等,這些词的出现能帮助学习者们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具体将分别通过两个正例和两个反例来说明管理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正例片段1
1 T: So, here is a writer. Adrian Sav..Savage okay? And he wrote a passage in his blog. Do you know blog?
2 S: …
3 T: Yes. Okay. And just he wants to tell us what he has got from the mistakes he made. Okay? Now would you please try to read the title and try to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Is it clear to you? Read the title here. Can you make a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Is there anybody who once have an idea?
…
4 T: Okay, try to find the key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f you need help, you can... you know...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okay? The key 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You can turn to page 4 okay?
在这个片段中,通过对上述片段中符合此模式的字段加粗斜体,可以看到,首先通过第1个教师话轮,可以发现教师直接说出这儿有一个作者写了一篇文章,先问了学生们是否知道博客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回答后,自然过渡到文本材料。教师解释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且下指令,让学生阅读标题并猜测文章大意。这一做法有利于锻炼学生预测文本的能力。在第4个教师话轮中,教师下指令让学生翻到第四页。以上都很好的实现了管理模式中“传递信息”和“指引学习者参考材料”的两个教学目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体现了教师的话轮较长且单一,主要用于解释和下指令,使用了大量的转换标记语比如“so, okay”等,这一做法有利于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方便教学的开展。当然这一片段中也存在了学生话轮缺乏的问题,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发言,而教师的提问一般也只是为了引出主题而提问,并不是关乎学生亲身经历的参考性问题。
反例片段1
9 T: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a cheating scandal at Duke University. Here isthe outline of todays lecture. We start with warming-up exercise, prediction, which we just did.And we moveon to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We start by talking about a very important culturepoint. And then we take an overview of this structure and then we will have the main idea of thispassage. And you will learn some skills for writing and after that we will take a close look at onepart of this passage. And then, we will have a speaking activity and the whole lecture will beconcluded with your assignment, OK?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一开始就用大量话语称述了本节课将要做什么,确实实现了“传递信息”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其余三个教学目标的把握有失偏颇,没有组建起学习环境,这一片段充分体现出管理模式中较长且单一的教师话轮和学生话轮的缺乏。这不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显得单调乏味。而且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讲本课的安排陈述给学生,在课上肯定还会有涉及,这就会造成赘述,浪费时间的现象。
针对该片段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可以简单介绍本课的安排,多与学生对话,营造出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
三、总结
本文基于SETT框架,从管理模式出发,利用正例和反例,对该模式在教师课堂中的运用进行讨论。通过例子,能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体上都是实现管理模式“传递信息”,“组建学习环境”,“指引学习者参考材料”,“介绍/终结活动”和“转换学习模式”这五个主要的目标。在管理模式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但是教师的引导也是一个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M]. 秋田喜代美, 藤江康彦. 教学研究与学习过程. 东京: 财团法人广播大学教育振兴会, 2010
[2][M]. Sinclair, J. and M. Coulthard.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 0xford: 0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3][M]. Walsh, S. Investigating Classroom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