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雅
摘 要:李普曼的“儿童哲学”属于一种应用哲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较高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并应用于教育的哲学”。在对李普曼儿童哲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内容选择和组织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尝试在幼儿园大班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以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关爱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儿童哲学;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课程模式
一、李普曼的儿童哲学
李普曼把“兒童哲学”定义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较高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并应用于教育的哲学”。李普曼认为,“儿童哲学”的意义在于证明儿童有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从而为儿童学习哲学奠定了基础。儿童哲学能够做到思维技能与人格培养的结合,它比其他任何课程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因为儿童哲学更着力于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即发现问题、鉴别和类比思维等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关爱性思维,即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合作、交流等能力。
二、实践探索
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幼儿学习什么最有价值,他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学得更好。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课程给了笔者很多启示。因此,笔者制订了以下关于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案:
1.目标与内容
通过分析与借鉴,笔者制定了以下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①激发好奇心和鼓励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应用推理来加强判断;
③避免带有偏见、先入为主和未经思考的判断;
④鼓励给出不同的观点且合乎情理;
⑤激发创造性思考和关爱性思考。
在为学前儿童哲学教育活动选择合适的故事时,笔者借鉴“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推荐书目中的《我和姐姐拉拉》《鲜奶油蛋糕》《桐尼叔叔》《杰克和豆茎》《森林大熊》《世界为谁存在》《许多月亮》,7篇哲学故事,分别从自我和他人、对和错、金钱和友谊、好和坏、认知和判断、永恒和变化、知觉和错觉等维度来展开讨论。
2.模式与组织
笔者根据李普曼的建议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拟定每周开展两次哲学教育活动,每次三十分钟。每一个哲学教育活动包括几个环节:①笔者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成为一个群体;②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笔者针对本次讨论作讲述或反问;③讲述故事;④由幼儿提出感兴趣、有疑问或者值得讨论的问题,笔者列出可讨论的问题;⑤选出一个主题进行集体讨论;⑥由笔者明确从哪个角度开展讨论;⑦笔者与幼儿积极倾听并做出自己的回应;⑧对本次的哲学讨论做一个总结。通过这样的讨论,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关爱性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形成了一个特殊意义上的集体,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探究的集体”。
在组织的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出现七嘴八舌的现象,为了给讨论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笔者与幼儿共同制定了以下几条讨论的规则:
①与每个人共享你的想法;
②给每个人表达想法的机会;
③考虑每个人的想法;
④别人表达想法的时候要认真听;
⑤要理智,只提出合理的想法;
⑥讨论彼此的想法,但不要打断别人;
⑦要有礼貌,不能对别人的看法发表粗鲁的评论。
3.教学效果总结
(1)来自幼儿的反馈
上过“哲学教育活动”以后,反应最直接、最强烈,变化最明显的是幼儿。这是带班教师和笔者的一个共同感受。幼儿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潜力激活了;第二,语言表达完善了;第三,批判性思维被激发了。孩子说道:“我最喜欢上这种讨论课了,它使我更爱动脑筋思考了。”“每一个问题都很有趣。”“在哲学课上,我不用担心我是不是回答错了,可以想什么说什么。”“我觉得有时候我也会改变想法。”
在幼儿讨论过《森林大熊》中的关于认知和判断的问题后,第二天早上,在区域活动中,几个幼儿围在桌子旁边下围棋,A幼儿经过思考后摆下一子,旁边的B幼儿连忙指正说:“不应该放那,要被吃掉的!”另一旁观的幼儿说道:“那是你的想法,他的想法又不跟你一样!”由此看出,幼儿对认知和判断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了。
在《许多月亮》关于知觉和错觉的讨论中,由于之前对“认知和判断”的讨论积累,幼儿对于这个主题的讨论就比较轻松,也能看出孩子关爱性思维的过程,他们能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并做出“每个人自身的感觉和想法不可以强加到别人身上”的结论。这就是幼儿通过学习之后的经验转移。
(2)来自教师的反馈
在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进行了三周的时候,一次笔者与带班教师聊起这类活动时,带班老师对笔者叙述道:以前没上这类活动时,我们的孩子回答问题是很在点上的,基本上老师问什么,孩子就答什么,老师上课感觉很轻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一个问题问下去,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的,给我们老师的引导带来了难度。的确,笔者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也有所感受,孩子的思维的确发散了、创新了,同时,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提高了。据有的教师说,以往上课,很少会产生深刻的感触和心灵的震撼,而“哲学教育活动”则不同,在这个课上,孩子们强烈的反应和超出笔者想象的表现使笔者不得不为之震撼。
三、研究反思
1.目标达成
首先,从幼儿的思维发展上看,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哲学的能力。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孩子的推理能力、演绎能力、归纳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些能力在一个人4~5岁就已经开始启动。
其次,笔者在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都非常关注讨论焦点与目标的契合度。笔者认为这些目标已基本达成:激发好奇心和鼓励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给出不同的观点且合乎情理;激发创造性思考和关爱性思考。
2.内容选择
首先,笔者选取的7篇哲学故事是取材于台湾的杨茂秀教授在“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中的推荐书目,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合适的材料。而且,从笔者的实践结果来看,上述7篇哲学故事虽然存在难度上的差异,但基本都是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兴趣的,都具有适宜性。
其次,在难易程度上应有先后顺序,笔者发现《鲜奶油蛋糕》和《杰克和豆茎》主题比较接近,都是对人物进行评价的,而《森林大熊》和《许多月亮》又都是与自身认知相关的,所以可以考虑把它们按照先后顺序来进行教学。经过反思,笔者对这些故事讨论的先后顺序做了一个调整:《我和姐姐拉拉》(自我和他人)→《鲜奶油蛋糕》(对和错)→《杰克和豆茎》(好和坏)→《森林大熊》(认知和判断)→《许多月亮》(知觉和错觉)→《桐尼叔叔》(金钱和友谊)→《世界为谁存在》(永恒和变化)。
3.呈现方式
李普曼在创作儿童哲学故事时从不加插图,他认为这样会限制儿童的幻想和思考空间,因为仅仅只限定一种图的标准,会使得想象力局限在那张图上。而一般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读物应有插图,如此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空间。基于以上不同观点的冲突,笔者也做了一个尝试:故事《森林大熊》和《世界为谁存在》加入插图,用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而其他故事均以听觉的方式呈现。
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在故事《森林大熊》中,当讨论到“你认为它是一只熊吗?”孩子的回答大都是以视觉信息为依据的,如“是的,它是从洞里爬出来的。”“它不是熊,真正的熊是不穿衣服的!”“它就是熊,人身上才没那么多的毛呢。”在故事《世界为谁存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中,故事以听觉的方式呈现更为科学。正如李普曼所说:“成人写故事给儿童看,但并不是让儿童写故事给成人看;成人喜欢讲故事给儿童听,却不愿听儿童说故事,这是成人在利用儿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让儿童思考,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4.组织过程
在组织哲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的引导尤为关键。如在故事《世界为谁存在》的讨论中,当A幼儿说道:“世界為地球存在。”B幼儿立刻接着说:“我还知道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不对,是太阳围着地球转的。”C幼儿很激动地纠正。笔者见状,反问道:“到底是哪个围着哪个转呢?”接着很多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而且意见还不统一,这时笔者拍手示意,并说道:“关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先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再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好吗?我们现在先讨论‘你认为世界为谁存在?为什么?”,把处于讨论混乱中的孩子的思绪又拉回来了,并且让这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下次活动的议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幼儿成为讨论得以延续的主导者,使幼儿对哲学讨论更有兴趣。
参考文献:
[1][英]罗伯特·费舍尔.教儿童学会思考[M].蒋立珠,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2]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钱雨.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观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4]“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