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楠,赵广平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
吴亚楠,赵广平
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孤独感量表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以250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一是不同性别在手机依赖的技术性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二是孤独感、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均呈显著正相关;三是孤独感对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力,述情障碍对手机依赖也具有正向预测力;四是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述情障碍是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关系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
手机依赖;孤独感;述情障碍;中介作用
手机依赖又称“手机成瘾”“手机问题性使用”等,最早是从成瘾和行为成瘾的概念中发展而来的。[1-3]指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失控而导致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4-5]手机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手机成瘾”与传统的网瘾相比,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隐蔽性,危害更大。[6]由于手机依赖带来一系列的心身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依赖问题。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重要群体,其手机使用问题也表现得更为突出,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还对其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玩手机而忽略身边的同学,造成在实际生活中与他人面对面交往中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6-8]
以往研究发现,频繁使用手机短信交往可能与孤独感有关。[9]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和自己对交往渴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10]而孤独感是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11]有研究指出,孤独感可显著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6][12]
述情障碍又称“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不能适当体验、识别和表达情绪。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特征。[5]有研究表明,孤独感是情绪障碍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13]述情障碍的个体存在更多的手机依赖行为。[14][15]述情障碍是手机依赖行为的高危险因素。[16]述情障碍是童年心理虐待、忽视和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变量。[5]
本研究试图探讨手机依赖和孤独感、述情障碍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手机依赖和孤独感、述情障碍三个变量间存在一定关系,而且孤独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还通过述情障碍间接影响手机依赖,即述情障碍在孤独感和手机依赖间起中介作用,从而更深入地探讨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在揭示手机依赖产生的内在机制的同时,也能丰富手机依赖的理论,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产生和有效制定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同时提出减少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合理建议。
(一)对象
在医学院校和理工院校以方便取样方式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88%。所收集有效样本中的男女生、年级比例基本均衡。
(二)工具
1.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采用王正翔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17]量表包含持续性、冲突性、戒断性、技术性、突显性5个维度,共20个项目,5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越具有依赖倾向。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2,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17—0.717之间。
2.孤独感量表。采用Russell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11]此量表共20题,四级评分,总分为20-80。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3.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采用Taylor(1994)编制、朱熊兆等修订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18]该量表包括情绪识别困难,情绪描述困难,外向型思维3个维度,共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釆取5级程度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其述情障碍程度越严重。Cronbacha信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87。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以及述情障碍的量表总分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而男女生在手机依赖的技术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表1 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结果
2.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及述情障碍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述情障碍在年级上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述情障碍均不存在年级差异。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的相关分析
孤独感、述情障碍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孤独感与述情障碍以及手机依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P<0.01)。
表2 孤独感、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结果
(三)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三者关系,检验孤独感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是否以述情障碍为中介,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采用三步回归分析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孤独感、述情障碍与大学生手机依赖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符合作中介变量分析的条件。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述情障碍在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每一步回归系数都显著,满足了Baron&Kenny(1986)提出中介效应检验应具有的条件。[6]而且从第三步可以看出,控制述情障碍后,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明显降低,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中介变量引入前的0.418下降到中介变量引入后的0.301,说明存在中介效应,而此时孤独感能显著预测手机依赖(β=0.301,t=4.360,p<0.01),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而非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所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0.411× 0.283/0.418=27.83%。部分中介效应模型见下图。
图1 述情障碍在孤独感和手机依赖间的部分中介模型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说明大学生不论性别都有手机依赖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男女生都需要用手机来排遣内心的孤独,缓解压力,放松自己等。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技术性维度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大学生对手机的功能需求不同有关,如大多数男生更喜欢用手机打游戏,而女生更喜欢用手机的拍照、微博、QQ或者微信等社交功能交流情感或思想等。手机依赖在年级这个变量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7]说明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与手机依赖无密切关系。
(二)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述情障碍的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孤独感与述情障碍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孤独感体验越强烈的人,越容易产生述情障碍;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0][14][19]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矛盾,渴望交往与心灵封闭的冲突,处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一方面渴望爱与友谊、交往与分享、自我价值实现和受到尊重等,然而另一方面却总是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与他人保持心理距离,不能敞开心扉交流等,这也是许多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一种相对安全、隐秘、方便的交流工具——手机,久而久之便会对手机产生一种依赖。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14][20]这表明述情障碍体会越多的大学生越容易产生网络成瘾行为,其中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手机依赖。这可能是因为大学时期是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存在着独立与依附的冲突,想要真正独立却不得不依赖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满了期待与不安;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也时常产生冲突,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社交或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心中的压力无处释放、苦闷无处诉说而产生孤独感,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表达困难。而手机以其功能齐全,具有可操作性、虚拟互动等特点,恰好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很好地排遣因孤独而产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手机也使他们有了逃避现实的理由,慢慢地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产生依赖,反过来又进一步引发了孤独感与述情障碍。
(三)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孤独感既可以直接预测手机依赖,又通过述情障碍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83%。分析其原因极可能是高孤独感的大学生经常处在困惑、痛苦、紧张、不安等情绪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情绪识别困难和情感表达不能,进而形成述情障碍。[21]在人际互动中,具有高孤独感的大学生常常无法表达自身和别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他们更多谈论的是彼此间的具体事情而非感受,从而降低交流的有效性。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来寻找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22]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功能也日益强大,其便携性、沟通即时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用手机来满足交往的需要,进而消除述情障碍、排遣孤独感,并最终发展为手机依赖。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性别在手机依赖的技术性维度有显著差异。孤独感、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均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对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力,述情障碍对手机依赖也具有正向预测力。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为了降低大学生孤独感和述情障碍同时减少手机依赖行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大学生应当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排遣孤独,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避免或减少述情障碍的产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进而更好地减少手机依赖行为。多进行内心世界的探索,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不断丰富课余生活等。其次,家长应该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其发展进行合理的引导,不要因为孩子上了大学就放松警惕。最后,学校和社会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合理使用手机,为其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多组织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集体归属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
[1]Bianchi A,Phillips J 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5,8(1).
Park W.Mobile phone addiction[J].Mobile Communications,2005(31).
[2]Billieux J,Van Der Linden M,Rochat L.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08,22(9).
[3]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等.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
[4]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2009,19(2).
[5]王惠玲.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
[6]张斌,邱致燕,蒋怀滨.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2015(1).
[7]孙玲,汤效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5).
[8]黄海,周春燕,余莉.大学生手机依赖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9).
[9]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10]韦耀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11]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3(6).[12] AykutCeyhan,Esra Ceyhan.Loneliness,Depressi on,and Computer Self-Efficacy as Predictors of ProblematicInternetUse.Cyberpsychologyand Behavior.2008,Volume 11,Number 6.
[13]范虹江.高中女生情绪——社交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3).
[14]Ha JH,Chin B,Park DH,et al.(2008).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1(6).
[15]王薇.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基于情绪表达与识别的探讨[D].浙江师范大学,2012.
[16]Domenico,M.D.et al.Alexithymia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Nonclinical Sample.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9(1).
[17]王正翔.大学生手机依赖于冲动性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8]朱熊兆,蚁金瑶,姚树桥.述情障碍观察量表中文版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学杂志,2003(4).
[19]王相英.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50).
[20]张静,陶磊,荣峰.高职学生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的关联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
[21]Aust,Sabine,Hartwig,Alkan,Heuser,Isabella,&BAjbouj,Malek.Therole of earlyemotional neglectinalexithymia.PsychologicalTrauma:Theory,Research,Practice,and Policy,2013(3).
[22]郑希付.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何岩
G44
A
1671-6531(2017)05-00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类国家青年课题(CBA120104)
吴亚楠/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福建漳州363000);赵广平/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福建漳州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