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朱 霖,吴晓红,吴 俊,陈学刚,谢晓雯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61;2.安徽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 合肥 230002)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不同年龄段疾病病种基线调查①
王元元1,朱 霖1,吴晓红1,吴 俊1,陈学刚2,谢晓雯2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61;2.安徽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 合肥 230002)
目的:对安徽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患病病种、就诊机构、就诊费用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实施分类救治和精准扶贫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 方法:在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名单基础上,对安徽省12个市72个县1189个乡1042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969872人进行入户摸底调查,调查人员主要由各乡、村经过培训的卫生计生人员组成,依据的调查表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疾病信息表》。数据由村级录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离线数据采集系统”,乡级、县级、市级审核无误后统一上传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系统,数据导入EpiData3.1后,用SPSS19.0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结果:安徽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的病种大部分为慢性病,但也不排除灾难性卫生支出;在主要致贫疾病病种确诊就诊机构中,基层卫生机构(包括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确诊及就诊的比重最高,达41.77%;不同年龄组主要致贫疾病患病情况分析显示,老年人口组患病人数总体占比最高;九种重点大病的人均治疗费用及自付比例较高。结论:对农村贫困人口患病重点病种分类救治十分迫切与必要;可通过医保政策倾斜降低自付费用、对特定疾病推行单病种付费控制总费用等方式实现;精准扶贫应放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应充分重视老年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大病救助。
健康扶贫;农村卫生;疾病种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受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卫生与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最突出的“短板”。按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部署安排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一地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确到户、精准到人,瞄准因病致贫的家庭和病种,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防治并举,分类救治,助力脱贫攻坚。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我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据基础上,我们开展安徽省健康扶贫摸底调查,目的在于核实核准患病家庭、人员和病种,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等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
1.1 对象
对安徽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为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名单人员,时间节点截止2016年5月12日17:00时。调查范围涵盖安徽省12个市72个县1189个乡10428个村共计1969872人。
1.2 方法
依据《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疾病信息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面访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健康状况、性别、年龄、患病病种、确诊机构、确诊时间、治疗费用等。
1.3 相关定义
本次调查的病种包括发病率高、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45个主要致贫病种(疾病代码设为01-45)和48个次要致贫病种(疾病代码设为4601-4648),为涵盖此范围之外的重大疾病,增加“其它疾病”一项,疾病代码设为4649。主要致贫疾病和次要致贫疾病的划分依据医疗费用高低或疾病严重程度,且调查的每一种疾病均不作分型、分类、分期的细化。45个主要致贫病种是根据新农合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范围的22个病种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及死亡情况确定;48个次要致贫病种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16类123个大病病种确定。
各病种患病率的计算参照慢性病患病率的计算方法,慢性病患病率的定义有两个:一是调查前半年内调查的患病人数与调查总人数之比,二是调查前半年内调查的病例数(一个人最多填写3种疾病)与调查总人数之比。本篇各病种患病率的计算如无特别说明,均参照前一种定义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系统对调查对象的患病率、患病病种及年龄、性别、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导入,建立数据库。
2.1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致贫疾病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上报1969872人中患病人数747541人,占37.95%,健康人数1201439人,占61%,死亡20592人,占1.05%。
患有45种主要致贫疾病共444211人,其中,0~14岁少儿人口患病3137人,占患有45种主要致贫疾病人数的0.71%;15~59岁劳动年龄患病139910人,占31.50%;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患病301164人,占67.80%。45个重点病种的贫困患者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确诊及就诊的比重分别为23.80%、34.43%、41.77%。
4601~4649病种患病人员共345431人,其中0~14岁少儿人口患病9190占4601~4649病种患病人员总数的2.66%,15~59岁劳动年龄患病137293人,占39.7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患病198948人,占57.59%。
2.2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患病病种情况
本次调查患病人数747541人中,患有1种疾病708487人,占94.78%;患有2种疾病36007人,占4.82%;患有3种及以上疾病3047人,占0.41%。 患病居前十位疾病病种依次为:脑血管病、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关节病(髋、膝)、类风湿性关节、心肌病、老年性白内障、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各年龄段人口分布见表1。
表1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病患病前10位病种的年龄构成
在前10位主要致贫疾病中,除“重性精神疾病”病种患病率最高的为“15~59岁”人群外,其它各病种“60岁及以上人群”在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患病率均最高,“0~14岁”年龄段人群在各病种患病率中均最低。
此外,在“0~14岁”人群中出现8例“老年性白内障”,经核查是铜陵市、蚌埠市、亳州市、六安市各有2例录入错误,鉴于系统中未开放修改功能,为保证数据完整性,故此部分数据仍维持原状。
2.3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九种大病患病情况
《指导意见》指出,2016年起选择疾病负担较重、社会影响较大、疗效确切的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制订诊疗方案,明确临床路径,控制治疗费用,减轻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本次调查发现,计划先期集中救治的9种大病患病共有24404人。其中,0~14岁儿童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3人,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661人,食管癌4869人,胃癌7658人, 结直肠癌(结肠癌、直肠癌) 4958人,终末期肾病5765人。具体年龄构成及人均费用见表2。
表2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9种大病患病情况
注:鉴于本次调查的病种均未分型分期,“先天性心脏病”患病人数指“0~14岁患病人群”,包括9种大病中的“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和“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白血病”患病人数指“0~14岁患病人群”,包括9种大病中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结直肠癌包括9种大病中的“结肠癌和直肠癌”。
3.1 因病致贫的病种大部分为慢性病。但也不排除灾难性卫生支出,比如多部位骨折(疾病代码:4647),患病人数达6244人,在4601~4649疾病中,患病率列第三位。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前五位慢性疾病分别为高血压、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脑血管病[1],慢性病逐渐成为影响居民健康、造成经济负担的主要问题[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表明,慢性病目前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的 85%、疾病负担的 69%[3]。安徽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主要致贫病种的前五位依次为脑血管病、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关节病(髋、膝)。除了重症精神疾病外,其它病种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基本重合。提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农村贫困人群健康的主要病种,是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针对慢性病的防治,应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4]
3.2 农村贫困人口就诊机构选择基层卫生机构的比重较高。农村贫困人口45种主要致贫疾病的确诊就诊机构中,基层卫生机构(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确诊及就诊的比重达41.77%。可能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就诊费用等就医可及性有关[5]。也可能与新农合政策能够有效地引导参合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合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促使诊疗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有关[6]。提示安徽省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保健与服务能力较强,加强农村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意义重大。此外,9种重点大病的人均治疗费用及自付比例较高。按《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应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和大病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兜底能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大病救助有效衔接。鉴于新农合目前较低的筹资水平,补偿能力有限,因此降低医药费用可成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有益探索。
3.3 不同年龄组主要致贫疾病患病情况分析显示,老年人口组患病人数占比最高。反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罹患大病的可能性更大[7],而且农村老年人普通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患病后致贫可能性大。提示老年人口是健康扶贫重点对象。重型精神病患病多为中年人口,中青年患病,劳动力丧失,对导致家庭贫困是关键因素。慢性病病种患病人群低龄化。比如排名前10位病种中,除“老年性白内障”外,“0~14岁”年龄组均有一定数量患病人群。提示应因地因人施策、因病分类救治,加强贫困地区老年人口、少年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工作。
[1]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2]任海丽,乔慧,黄亚欣.宁夏山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就医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3):448-450
[3]逯延华,王健.山东省三县(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医疗费用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2(19):209-211
[4]谭贵泓,李宁秀,刘丹萍,等.成都市某社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2):113-115
[5]段晓娟,乔慧. 宁夏海原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现况调查及就诊机构利用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2,29( 5) : 698-700,703
[6]李昱.农村老龄人口健康、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及其与新农合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县面板数据分析[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7]冯黎,陈玉萍,吴海涛.农村居民大病就诊行为的实证分析:来自贫困县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09,(3):52-59
1.2016年安徽省卫计委委托专项课题“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健康脱贫与抑制返贫策略研究”;2.2016年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财务处委托专项课题“安徽省贫困地区卫生计生资源服务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元元(1981~)女,安徽泗县人,硕士,讲师。
R
A
1008-0104(2017)03-0110-03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