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文献相结合应成为先唐文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以徐正英教授著《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为例

2017-07-03 14:55
殷都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诗论比兴

马 芳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三重文献相结合应成为先唐文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以徐正英教授著《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为例

马 芳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徐正英教授的《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是先唐文学及文学思想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书中对先唐文学及文学思想中的基础学说、前沿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其中,出土文献的文学性研究拓宽了出土文献研究领域,深化了先秦文学及文论研究;先秦文论佚文及其文艺思想研究,修正并补充了先秦文论研究;先唐文论中的重要理论研究,如比兴说、诗言志等见解独到。本书特别重视文献在文学及文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多有创见。

先唐文学,文学思想,出土文献,佚文献,传世文献

先唐文学指唐代以前的文学,也就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以后各个历史时段相比,这一时段的文学和文学思想研究所面对的文献自有其明显特点,那就是传世文献相对较少,出土文献相对较多;同时因印刷术尚未发明,还处在抄本时代,自然副本少,散失严重,故从后代传世文献中辑录出来的佚文献也相对较多。因此,笔者以为,若要尽可能地揭示唐前文学与文学思想的全貌,必须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佚文献三者结合研究;加之甲骨文、铜器铭文的早期性,简帛文献的原态化,又决定着三重文献结合研究中应以出土文献为起点。而徐正英教授的论文集《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正是这一尝试的成功范例。该书2015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了徐正英教授1994年~~2013年二十年间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31篇,依次分为出土文献编、佚文献编、传世文献编,下面按三编顺序探讨其学术贡献。

一、出土文献的文学性研究开拓了先秦文学及文学思想研究的新领域

本书“出土文献编”所收11篇论文探讨的内容有甲骨文、铜器铭文、上博简《孔子诗论》、《孝经》等,多是20世纪发现的新材料。甲骨文、铜器铭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不乏带有文学色彩的文字,所以从文学角度对其展开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但出土文献研究素以文字、历史、文化为主,从文学角度的研究远远滞后。徐正英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学及文论素养,在出土文献研究中发扬自己的研究专长,无论是甲骨文、铜器铭文,还是《孔子诗论》,作者始终坚持文学本位立场,因此,他的出土文献研究能够特色独具。

在《殷商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一文中,作者分别从浓厚的尚文意识、初步的文体意识、明晰的写作意识和创作意识三个方面,考察了甲骨文中蕴含的文艺思想因素。其中“从甲骨文看商人的文体意识”部分,认为“占”“谱”“表”“令(命)”“册”“祝”“诰”“典”等古代文体及文体雏形皆源于殷商时期,而非刘勰所说的源于五经。作者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曹道衡先生的认可,曹先生评价说:

关于各种文体的起源问题,他(指徐正英教授,笔者注)就大量地阅读了许多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金文,论证像“表”“谱”“诰”等文体实始于殷商。这个论点就是过去很少有人谈到的。过去的学者往往说:各种文体,多源于“五经”。这种说法除了囿于古人“尊经”的偏见,也自有原因,那就是他们所见的古籍,最早无过《诗经》《尚书》,而现在的事实证明殷商的甲骨文显然早于《尚书》和《诗经》(《尚书》中的“虞夏书”和多数“商书”,大部出于后人的追记)。因此,推论文体起源应该上溯甲骨文、金文,这是完全合理的。[1]

曹先生所评极是。在徐正英教授之前,偶有文体起源非全归于五经的说法,可惜没有切实的文献佐证。徐正英教授以甲骨文献为据,将部分文体起源溯至殷商时期,证实文体起源于五经的习惯看法的局限性,这对文学发生学来讲意义重大。

《西周铜器铭文中的文学功能观》一文,将西周铜器铭文的文学功能总结为“赞颂美德说”“记彰功烈说”“宣扬孝道说”,这三个方面既揭示出文学的社会功能,也表明文学的明志特征。作者认为,“赞颂美德说”与《诗经》“美刺”说具有首创之功;后世“诗言志”的形成也显然受铜器铭文中所表现出的明志特征的影响。实际是将“美刺说”与“言志说”的源头推至西周铜器铭文,而传统看法认为其源头是《诗经》。《诗经》中“美刺”所包含的文学批判功能,显然比单纯的“赞颂美德说”丰富复杂。作者认为,由铜器铭文的“赞颂美德说”至《诗经》的“美刺说”,反映了诗学理论中的两大命题“美刺说”和“诗言志说”的早期发展轨迹,揭示了西周人对文学社会功能的认识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除甲骨文、铜器铭文外,本书探讨《孔子诗论》的文章计8篇,所占比重最大。孔子与《诗经》关系密切,但其论诗的材料,在传世文献中留存有限,目前传世文献中仅《论语》《孔丛子》等稍有保存。所以上博简《孔子诗论》2001年的公布,在学界引起极大震动。《上博简〈诗论〉作者复议》和《上博简〈孔子诗论〉简序复排与简文释读》两文,分别刊发于2003年和2004年,距《孔子诗论》的面世不过一二年的时间。可见《孔子诗论》一经发布,徐教授便对其投入了热切的关注,并且将之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课题。他的《孔子诗论》研究不是只言片章,而是做了系统整体的研究规划的,其研究规划为:

授《诗》者考辨,简序编排,简文隶定与释读,孔子对《诗经》作品的评论,孔子对风雅颂内容和风格的分类研究,孔子对文艺本质的揭示,《孔子诗论》的独特理论贡献。[2]

其中前三项属于基础性研究,为诗学理论研究做准备;后四项是孔子诗学理论研究,是《孔子诗论》研究的最终归宿。《上博简〈诗论〉作者复议》和《上博简〈孔子诗论〉简序复排与简文释读》属于基础研究,另外6篇则是孔子诗学理论研究。

在作者考辨、简序复排、简文释读等基本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徐教授对《孔子诗论》中孔子的《诗经》具体作品评论进行了逐一考察。书中所收6篇文章中分别讨论了第九、十七、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简内容,具体涉及《小雅·天保》《小雅·祈父》《小雅·黄鸟》《齐风·东方未明》《郑风·将仲子》《王风·扬之水》《王风·采葛》《小雅·菁菁者莪》《小雅·将大车》《小雅·鹿鸣》《周南·兔罝》《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小雅·蓼莪》《桧风·隰有苌楚》,共17篇《诗经》作品。《孔子诗论》中的论诗大多关于诗旨,另有对诗歌语言艺术(如评《齐风·东方未明》),或诗中所论情、事的态度、看法的评价(如评《郑风·将仲子》《小雅·将大车》),有的也借题发挥(如评《周南·兔罝》《王风·君子阳阳》),或以礼解诗(如评《小雅·大田》《小雅·蓼莪》)等。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作者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以简文释读为基础、结合诗文本、梳理各家考证结论,详析孔子对这些诗歌的评论意见及评论特点,使简奥难懂的简文,顺畅可读,使孔子之晦涩见解,明晰易晓;二、结合历代各家解诗意见,对孔子评诗价值进行评估。作者认为,《孔子诗论》在正确把握《诗经》作品主旨、辨证汉儒以来的误读问题上提供了依据。

另外,在评论过程中作者展现了很高的治学素养,在难以定说的地方,不妄下断语;意见不一的地方,存疑备考,可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足为后学效法。

二、佚文献的辑佚和研究修正并补充了先秦文学思想研究

《先秦文论佚文考辑》和《先秦佚文中的文艺思想》两文,是对佚文献的探讨。前文辑录先秦文论佚文20则,考辨其创作时间、作者等问题。后文对所辑佚文中的文艺思想进行详析,对其意义与价值进行评定。

《先秦佚文中的文艺思想》一文通过对先秦佚文的考察,提出了两点新见:其一,颠覆了学术界所认为的先秦两汉文学理论以探讨文学外部规律为主的看法。作者通过分析先秦佚文文献,认为在先秦佚文中存在探讨文学内部规律比探讨文学外部规律更多内容的现象,这有力地说明了先秦文学理论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其二,揭示了文学界长期忽略的一个特殊现象,即虽然先秦诸子各派的文章风格文学理念具有强烈的趋异化特征,但其言辞观却表现出“慎用语言、尚实崇信,修饰规范化等理性化追求”的大致趋同的倾向。

另外,文中关于战国中期惠施对譬喻本义阐释价值的认识独具慧眼。作者认为惠施用“以其所知论谕其所不知”为譬喻所下的定义,无关乎经学“比”的释义,汉儒至刘勰对“比”原义之解皆由《周礼·春官·大师》针对《诗经》提出的命题生发开来,但他们都未能超越惠施,不如惠施之解简洁准确,能够抓住譬喻的要害。这一认识,使古代文论中“比”这一修辞手法的含义得以还原、扩充。该文还发现了法家“文学本质”理论和名家“文学以类相动”原理。

三、传世文献部分对“诗言志”“比兴说”等重要学说见解独到

“诗言志”和“比兴说”是文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学说,也是最为复杂、争论不休的问题。如何见出其真正涵义,作者从原始资料出发,梳理了其早期发展轨迹,对这两个学说中的“志”及“比兴”含义进行了探源。

在《“诗言志”复议》一文中,作者首先确定诗言志产生的大体时代,然后考察同时代文献中“志”的含义,得出“战国以前人们既没有纯文学的观念,也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诗歌的抒情特征,……其“志”都主要是指作诗人或赋诗人的政治抱负、道德修养,或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愿望,还没有包括抒情诗章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尤其是个人的私情”的看法。此文章原刊发于1999年,2014年作者据上博简《孔子诗论》,修正了对《尚书·尧典》“诗言志”一语产生时间的判断,并对“诗言志”之“志”的含义有了新的看法。作者最终的修正结论是“诗言志”之“志”的含义应该以理性思想为主,非理性的情感为辅。

《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一文将先秦至唐代讨论比兴的资料作了系统梳理,描述了比兴说的大体流变轨迹。评说各家“比兴说”的特点、功过、影响。涉及到《周礼》、《诗大序》、毛亨、郑众、王逸、郑玄、挚虞、刘勰、钟嵘、孔颖达、陈子昂、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其中,世人常常诟病的郑玄定义,作者给予了肯定。他认为,郑玄将表现手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定义,这恰恰是郑玄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不小的贡献:“郑玄的贡献正在于他为本属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比兴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理论‘风雅比兴’说的演变提供了可能。”[3]除此以外,文中对挚虞“兴者,有感之辞”价值的认识,对刘勰关于“比兴”论述贡献的认识,对钟嵘“文有尽而意有余”影响的认识,都给后人以启发。

在《从〈原道〉篇看刘勰的文学起源理论》中,作者通过分析《原道》篇原文,指出道有自然之道,神道,社会政治之道三种不同含义。作者认为这三种不同的含义在魏晋玄学的思想下统一起来,共同构成了刘勰完整的文学起源论。

《曹丕〈典论·论文〉创作动机新解》一文,运用历史分析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否认了曹丕《典论·论文》的创作动机在于提高文学的地位。作者分析了曹丕从立太子到登基后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斗争,认为曹丕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是向邺下文人集团尤其是曹植一派提出的安抚与告诫。“文章,经国之大业”云云,是曹丕的违心之论。这就为客观评估《典论·论文》的理论贡献提供了新路径。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一文,将文学和历史相结合,运用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从安全、社交和尊严三个层面阐释魏晋士人生命意识中实现生命价值的意识,这一分析新颖透彻,加深了读者对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理解和认识。

四、发掘新材料、对问题追本溯源、系统梳理前人成果乃该书基本特点

综上可见,本书在学术领域的开拓、深化以及基础理论学说的研究方面成绩显著,这得益于作者对文献的重视,得益于坚持从原始资料出发与系统分析各种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治学原则。

重视文献资料是本书的显著特点。本书用“以出土文献为起点”作副题,全书31篇论文,依研究对象所属文献的性质分为出土文献编、佚文献编、传世文献编和附录等四部分。这样的命名与编排传递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本书研究文献的分类涵盖了所有文献类型,其对文献的把握是全方位的;二、出土文献在本阶段文学研究中地位突出;三、作者对于文献资料特别是第一手、原始资料的重视。实际上,细读本书不难发现,本书在资料择取、运用方面特点鲜明,可简单概括为取新、溯源、详梳。

1.取新指研究新材料。新材料的发现会带来新的问题,对先唐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作者在《先秦佚文中的文艺思想》中就明确谈道:

随着全编式先秦文论资料和集大成式先秦文学批评史著作的面世,先秦文艺思想研究的拓展空间越来越小。若要其有大的超越和突破,研究方法的创新或新材料的发现,便显得异常重要。近几年不少学者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笔者则主要致力于对新材料的搜寻。[4]

作者认为先唐文学或文学思想研究要想有大的超越和突破,有赖新材料的发现。

2.溯源指占据原始材料、考证原始材料、分析原始材料,不论是廓清学术争论,还是解决学术问题一切以原始资料为据。上述关于“诗言志说”和“比兴说”的论文即是这方面的代表。

3.详梳指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创见。作者始论问题必先系统梳理各派各家观点,细加考析,展现了作者的学术功力和文献综合分析能力。这一特征是书中所有文章的共性,此前所述诸文皆有此特点。如:《上博简〈诗论〉作者复议》中“关于《诗论》授诗者的七种观点”;《上博简〈孔子诗论〉简序复排与简文释读》中对于学界已有的简序排序法的征引等等;《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九简新论》中有关《小雅·天保》的简文释读意见,在注释中逐个分析马承源、庞仆、李零、廖名春、董莲池、姜广辉、黄怀信等人的观点。综述类文章《〈公莫舞〉古辞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前瞻》《蔡琰作品研究的世纪回顾》《20世纪最后二十年江淹研究述评》等尤为如此。作者往往通过系统梳理各派意见,从中见出问题所在或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之所在,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作者既大量参考、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又能认真鉴别,绝不盲从,这是难能可贵的。

溯源与详梳虽然是文献择取方面的特点,其实也是一种治学原则,即坚持从原始出发与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治学原则,这一原则是徐正英教授在《赵逵夫著〈屈骚探幽〉刍论》中对赵逵夫先生治学原则的总结。徐教授自己的研究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并获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王运熙先生对他这方面的特点很是赞赏:

他(指徐正英教授,笔者注)的论文写得认真细致,注意发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剖析,不作故意惊人之论,但论断大致客观合理,并往往有自己的使读者获得启发的见解。总之,论文内容使人感到充实、合理并有新意,这应当说是很不容易的。[5]

综上所述,《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一书从出土文献、佚文献、传世文献三个层面考察先唐文学及文学思想,其对出土文献的文学性研究拓宽了出土文献研究领域,深化了先秦文学及文论研究;对先秦文论佚文及其文艺思想的研究修正并补充了先秦文论研究;对先唐文论中的重要理论,如“比兴说”“诗言志”等,追源溯流,见解独到。与这种三重文献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相应的是对文学本位的坚持,和对原始文献在文学及文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这是本书创见颇多,结论信实的主要原因。此书于徐正英教授而言,述往知来;于读者而言,不仅可循前辈在学术道路上跋涉的脚印,更可获得在观点和方法论上的启示;于先唐文学研究而言,他的研究丰富拓展了这一时段的文学研究,是先唐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1]曹道衡.序[A].徐正英.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增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徐正英.上博简《诗论》作者复议[A].徐正英.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增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A].徐正英.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增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徐正英.先秦佚文中的文艺思想[A].徐正英.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增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王运熙.序[A].徐正英.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增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舟舵]

2017-04-01

马芳(1981—),女,河南安阳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206

A

1001-0238(2017)02-0083-05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诗论比兴
杜甫《戏为六绝句》诗论对我们的启示
《诗论与诗评》近日出版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探究《离骚》的比兴艺术和比兴体系
论元代散曲的文学思想和现实特征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耿直人格下的情绪和个性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