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摘 要:随着小学课改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渐渐地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学习而不是死读书。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情感、良好心理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极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协助他们构建积极的心理态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育术语为基础教育,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根基。可见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适时地渗透一些促进心理、道德及其人格养成的知识,让学生在体验式课堂中吐露心声,从而获得心理体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广泛应用体验式教学。
一、创设日常生活场景,增强学生心理感受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心理教师,应该用心观察学生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生活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材料,并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在开展体验式教学中不断创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使得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更容易地投入学习状态,从而对新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大多数小学生在与人交往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学生孤单地待在角落中不愿与人交流,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在思维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上稍有欠缺,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会打压小学生日常与人交往的信心,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健康生活。一些負面情绪会让学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压迫感,因此面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儿童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有机地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应用可爱、吸引学生的动漫形象为学生呈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交友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在一起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通过营造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运用这种方法来协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如此一来,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渗透“体验式教学”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把学生作为主体,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体验式教学的宗旨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协助学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其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真切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生理问题,为之搭建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而教师在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以一种谦和、宽容的态度来鼓励、鞭策和关爱学生。这样的话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而且还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亲密无间的关系。如果真的遇到问题,学生也要耐心加以引导,而不是一贯地谩骂、批评。只有秉承着这样的教学态度才能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实行。这样构建的课堂氛围才更加融洽、和谐,使学生善于聆听教师的话,并学会接受教师给予的合理建议,明白在面临任何情况下都要积极地面对而不是逃避。
三、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促进学生积极态度的产生
近年来,各大学校广泛应用体验式教学,希望将体验式教学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体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目标,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灯塔”,要善于抓住恰当的时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同时要善于聆听学生的想法,要辅助学生学习一些自我表达、思索领悟的能力,可以适当地找学生交流沟通,从而理解学生的思维观念,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艰难生活。
例如,在小学时期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要让他们知道“地球是我家,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该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落实下去。比如《星际精灵蓝多多》是一部以环保为核心的大型科幻情景剧。该剧以环保为主题,以科幻为形式,拒绝刻板的说教,绝非机械地讲述,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讲述一个个充满欢乐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欢笑中主动学习,既深入浅出地讲述环保知识、环保技能,又引导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独立思考,懂得爱和尊重,只有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爱我们生存的世界。教师也可以在这个环节抛出问题:“同学们,看到星际精灵蓝多多都这么舍命保护环境,那么,我们作为好孩子应该怎么做呢?”此时,学生必定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也明白了保护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多么重要,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便是体验式教学最大的优势。
总之,笔者通对以上几个方面深入解析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应用,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对小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找到新的突破点,让学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获得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王灿明,李朝阳.小学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9):40-4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