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阳波+赵璐璐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必须更新,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素质的培养,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显得尤其迫切。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内在修养,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素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培养个人审美素质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通过聆听音乐、音乐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传达审美素质的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高尚品质,陶冶他们的情操。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精神;核心素养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各个年龄,各种肤色,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在生活和工作中到处是音乐的影子。小婴儿凭着本能的指引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喜欢的音乐也发生了改变。生活中你会看到,喜欢不同音乐的人,在情感、道德、性格、行为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能充分感受音乐之美的人,往往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因此,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就开始注重审美精神的培养,塑造良好的核心素养,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
一、审美精神的概念及培养
审美精神,是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对人类生活美的体验以及对其他美好事物的欣赏、喜爱等的美感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审美教育精神,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体验歌词的意境美,又通过表演的形态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活跃思维,增强上进心,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精神塑造的两个核心素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塑造审美精神,在审美精神的影响和教育下培养出情感和道德两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通过音乐教育塑造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
音乐都有灵魂,每首歌曲都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学习唱歌、歌曲欣赏都是中小学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
以小学三四年级的音乐学习为例,主要围绕“可爱的音乐朋友”和“音乐与大自然”来学习。“音乐的朋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宽容。教材中还设置了“春天的歌、金孔雀轻轻跳、快乐校队、星星点灯”等内容,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跟自然,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
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渴望春天》一曲,老师通过播放一些欢快的以春天为主题的背景音乐,如《春天在哪里》,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大自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领略到春天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以此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音乐教育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
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都是通过后天培养和教育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占据主导地位,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古典音乐,或高亢,或悲壮,或雅致,或淡泊,其多样的曲调和歌词,抒发了词曲人丰沛的情感,同时也是他们志气和品格的体现。屈原的《离骚》,学生在欣赏音乐当中,除了体会词曲之美,也了解屈原的生平志向以及为了坚持理想,为了国家人民而奋不顾身,勇于牺牲自己的高贵品德。音乐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荡涤充实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在词人的榜样激励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对我国古典音乐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同时,国外也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曲家,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学习,将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疾病缠身,却用坚强的意志创造出一曲又一曲音乐作品。最著名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听过歌曲的学生,都会被他的坚强意志所感染,通过音乐使学生形成坚强、上进的品质。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勇向前,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就停滞不前。
中小学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塑造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在促进学生追求美的同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对于学生的审美精神素质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素质培养是当前中小学音乐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教育道德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6.
[2]谢炜.情感道德与审美心理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2).
[3]郭生建.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6-97.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