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华, 谢华辉, 周明雄, 李 龙
(1. 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湖北 荆州, 434300;2. 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普外科, 湖北 宜昌, 4205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安华1, 谢华辉2, 周明雄1, 李 龙1
(1. 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湖北 荆州, 434300;2. 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普外科, 湖北 宜昌, 4205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老年急性胆囊炎是急症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根据相关统计,该疾病的发病率极高,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其发病多与饮食过度和过油、身体和精神疲倦等因素相关[1-3]。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常突然发病,并伴有呕吐、恶心、忽冷忽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双眼巩膜黄染。当症状波及胆囊附近处,患者的病情会随之加剧,导致右上腹部不能触碰,疼痛难忍[4-5]。以往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救治多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但因该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老年急性胆囊患者的治愈效果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7]。本研究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急性胆囊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88例。纳入标准[8]: 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胆囊炎;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且对本次研究的调查知情认可。同时排除胆总管结石和胆道系统肿瘤。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68~89岁,平均(68.99±5.10)岁,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平均发病时间(4.24±1.02)d。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70~86岁,平均年龄(74.29±4.55)岁,合并糖尿病患者2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平均发病时间(4.45±1.33)d。经比较, 2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和术前发病时间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开展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建立气腹,保持压力位10 mmHg左右,再通过四孔法讲腹腔镜器械置入患者的腹腔,进一步分离胆囊周围的黏连组织,同时严格观察患者的胆囊、胆囊三角区和胆道扩张情况,待明确采取方向的正确性,如顺行、逆行、顺逆行结合,再用肽夹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并将之切断。同时,将病变的胆囊从胆囊组织剑突下孔取出,再用电凝进行止血。
1.3 检测方法
分别在术前1 d和术后1、8 d对患者进行空腹抽血,对患者的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则采用速疫率散射比浊法。
1.4 观察指标
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球蛋白进行客观测定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对临床收集的数据通过秩和检验、卡方及t检验等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9%; 对照组分别为16例、19例、9例,总有效率79.5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2例,伤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4例、4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P<0.05)。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比较
与本组术前比较, *P<0.05。
急性胆囊炎的病理表现为胆囊局部炎症、水肿以及结构不清晰等,因而,临床中多认为此类疾病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9-10]。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完善,其已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放宽了手术适应证,但针对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仍然具有较大的争议[11]。
随着年龄的提升,老年人的多项器官会发生一定的退化,其会多伴有多系统疾病,造成胆囊炎发生后,很容易引起胆囊化脓和穿孔等并发症,采用一般的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显著,而一旦处理不佳,极有可能再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12]。加之,老年人机体的耐受力,其对疼痛和体温调节的反差大,且发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和典型,等到发现时,实际病情均为比较严重的状态。所以,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老年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不乏缺少因为病情复杂和术野不清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的情况[13-14], 这提示,选择腹腔镜手术时需谨慎。但同时,因老年人本身对手术的耐受性差,而腹腔镜手术具备开腹手术不具备的创伤小、疼痛轻和术后影响小等优势,因而如能顺利开展腹腔镜手术,即可以替代开腹手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优于对照组,与张立光等[15]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说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其在确保患者符合相应的手术指征时可以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其中对于腹腔镜手术组尤其是肺部感染的术后并发症应受到重视。而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间,除了正确实施手术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控制患者的并发症,待一切准备完善后方才进行手术,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球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会相对恒定,而手术会过度消耗和合成抑制免疫球蛋白,其的降低程度与手术引起的伤害的程度呈相关,其造成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出现免疫抑制。其中CD3+, CD4+。CD4+/CD8+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CD3+代表外周的淋巴细胞,其可以协助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提呈细胞上的相容符合物。相关文献表明, CD4+则具有辅助功能,其活化后可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增强抗肿瘤的作用, CD8+具有病毒清除和黏附功能, CD4+/CD8+的比值表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D3+、CD4+、CD4+/CD8+均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手术前,这表明腹腔镜手术对细胞明显功能的抑制程度更有效。同时, IgA、IgG和IgM分别可以起到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功能以及防护机体黏膜受到损伤的效果,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亦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的IgA、IgG和IgM水平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了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对机体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小,且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防止术后发生感染。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且在完善手术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彬. 急性胆囊炎胆囊高压在基层医院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12): 959-960.
[2] 谢德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 2014(13): 1637-1638.
[3] 陆深泉, 冯春善, 黄英武, 等.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6): 516-518.
[4] 李恒平, 宁继鹏, 宋相红, 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12): 930-931.
[5] 李云. 不同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14, 25(1): 80-81.
[6] 于浩, 刘武, 姜洪磊, 等.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17例临床报道[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4(8): 951-953.
[7] 盛涛, 李敬东, 赵国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分析[J]. 西部医学, 2014, 26(12): 1610-1612.
[8] 石恩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 河北医药, 2015(4): 561-562.
[9] 董承远, 黄梅, 陈秀敏. 急性胆囊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18): 4561-4562.
[10] 许军, 董杰杰.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理选择及争议[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5): 482-486.
[11] 张宝宗, 郑明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囊颈部结石158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2): 171-172.
[12] 方许明, 汪程华, 元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体会[J]. 安徽医学, 2014(8): 43-44.
[13] 张宇, 宋月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3): 163-164.
[14] 胡炎军, 李盛. 急性胆囊炎早期治疗及推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比较[J]. 临床急诊杂志, 2014(3): 154-156.
[15] 张立光, 刘加升, 张广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6例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 2014, 40(23): 2941-2942.
2016-12-26
谢华辉
R 575.6
A
1672-2353(2017)11-202-03
10.7619/jcmp.20171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