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治疗方法应用于恐惧性体位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7-07-01 09:52辛琳琳
中外医疗 2017年13期

辛琳琳

[摘要] 目的 对多种治疗方法应用于恐惧性体位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恐惧性体位性眩晕患者80例,经多中心采集、筛选项目病例80例分为四组(A、B、C、D 4组),A组20例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B组20例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C组20例患者在口服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D组20例患者联合这3种治疗方式,观察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D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5%、75%,D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药物联合抗抑郁药在采用心理干预疗效最佳。

[关键词] 恐惧性体位性眩晕;抗抑郁药;认知行为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a)-0051-03

[Abstract] Objective Various treatment me applied in fear of orthostatic dizziness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 neurology in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80 patients with fear of orthostatic dizziness, the polycentric collection and screening of cases to you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BCD four groups),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ral 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group A, group B on the basis of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ral 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used antidepressants fluorine pp thiamethoxam tons of beauty QuXin piece, group C 20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oral flunariz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group D 20 patients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ree treatments, obser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our groups of efficiency.Results The group D patien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5%,ABC three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65%,65% by 75%. the group D patients cure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The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Basic joint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urative effect is best.

[Key words] Fear orthostatic dizziness; Antidepressant drug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恐惧体位性眩晕是用来指那些因前庭病变导致眩晕和回避性行为的人群。发作与体位有关,见于直立或行走时,表现为主观上的摇晃感及步态不稳,前庭功能正常,无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位恐惧性眩晕是中年患者最常见的形式,前庭病变患者常发生焦虑症[1]。其实质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眩晕,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症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体位性眩晕主要特点是一种自发的、有时为受刺激引发的、在保持直立或行走维持一定姿势时的焦虑表现[2]。有的患者因情志不畅出现抑郁的情况,需要利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的压力,而且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是当今在治疗心理问题上最常用且疗效最明显的方法之一,该文通过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止,选取的恐惧性体位性8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因患病而出现的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多中心采集、方便筛选项目病例80例分为4组(ABCD)进行分析,A组20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9例;B组20例患者中有女性10例,男性患者10例;C组20例患者中有女性12例,男性8例;D组2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9例,4組患者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现步态不稳各组患者分别有16、14、16例以及16例,4组患者皆出现耳鸣,出现焦虑的各组患者分别有8、6、5例以及7例,4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其中20例患者为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商品名西比灵)治疗,65岁及以上患者口服5 mg/次,65岁以下患者口服10 mg/次,睡前服用,1次/d,4周为1个疗程;B组20例为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次/d,1片/次;C组20例患者为在口服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时间: 60 min/次,1次/周;D组20例患者为前3组3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1.3 评量表评定标准以及筛选标准

评分标准:①DHI(总分100分)评分>50分,眩晕情况严重,一旦出现运动就会出现眩晕;30~50分,可以站立,间断性的眩晕;10~30,眩晕过后可缓解,眩晕次数减少;<10分,眩晕情况不是经常发现,眩晕持续时间不长。②SAS评量表(总分100分),<25分无焦虑;25~35分有时或偶尔出现焦虑;35~45分,经常焦虑;>45分持续出现焦虑[6]。③MOCA(总分100分):>60分,认知能力出现严重障碍(包括记忆、语言、执行能力、定向力以及思维能力障碍);50~60分,认知能力经常出现障碍;40~50分,偶尔出现认知行为障碍;<40分,不会出现认知行为障碍[4]。筛选标准:在直立体位或行走时发生头晕和主观性平衡障碍;通过某些特定的环境刺激也可以造成患者眩晕情况的发生;头晕并伴轻度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无眩晕倾跌史和无影响前庭器官功能的病变,如耳聋、耳鸣的患者[5];判断患者的血压、心肺、眼球震颤显阴性,听力失常、共济是否失调;入院后即行如EEG、ECG、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TCD、肝肾功能及各项常规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显示不正常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

观察ABCD 4组畏惧性体位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DHI、SAS和MOCA进行量表分数评判以及各组总有效率(其中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治疗前后DHI、SAS以及MOCA进行评分,如表1。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表2。

从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根据眩晕评分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ore,SA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量表(MoCA)进行量表分数评判以及各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进行比较,D组的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该文针对畏惧性体位性眩晕采取了盐酸氟桂利嗪、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三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根据眩晕评分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ore,SAS)进行量表分数评判以及各组总有效率所得数据与季秋虹[6]研究的氟派赛顿美利曲辛片单独治疗畏惧性体位性眩晕具有临床意义。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因恐惧而产生的焦虑现象,在黄英民等人的研究中就有提到,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的评分分别从47.17分与40.09分发展到32.14分以及40.93分[7],该文研究在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D组患者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46.72分到23.54分,与黄英民等人[7]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联合药物与认知行为的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恐惧性体位性眩晕患者的焦虑情况,对疾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采用定眩活络枕治疗眩晕进行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护理,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该文通过基础药物联合抗抑郁药在采用心理干预疗效最佳分析,即解决了患者因生理因素造成眩晕情况,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伏亚红,马冉冉.眩晕主诉门诊患者的临床常见病因研究及诊断意义[J].河北医学,2015,21(1):112-115.

[2] 杨小矿.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80例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4):5034.

[3] 王利一,彭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分析[J].临床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杂志,2016,30(8):595-597.

[4] 袁媛.综合医院神经内科80例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32-33.

[5] 周玮.对216例神经內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2):122-123.

[6] 季秋虹.氟派赛顿美利曲辛片对畏惧性体位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中风与神经病学杂志,2015,32(7):634-635.

[7] 黄英民,周作杰.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恐惧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20-22.

[8] 郑珊珍,张晓春,李建英.定眩活络枕治疗眩晕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73-74.

(收稿日期: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