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
摘 要:国家高新区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平台,秀洲国家高新区设立时间不久,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制约了嘉兴及秀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各国家高新区互相间的竞争比拼日趋激烈,秀洲国家高新区虽然获批,但是发展基础比较薄弱,更缺乏经验,还面临着快速赶超的压力,唯有深入研究发展中种种不足,努力找准发展定位,彰显独特特色,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秀洲;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对策
“国家高新区”全称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自1988年创立以来,作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平台,受到各方竭力争取及发展。作为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为提升其产业层次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嘉兴历经多年努力,终于在2015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为秀洲国家高新区)。截至2016年底,国内共有156家国家高新区,互相之间存在结构趋同、特色缺乏,竞争非常惨烈等状况,秀洲国家高新区如何深挖发展潜力,通过高端化、精深化、尖端化的升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突围,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高新区,成为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秀洲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状况及主要亮点
秀洲国家高新区位于嘉兴主城区西部,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7.57平方公里。其前身是1997年12月成立的秀洲工业园区。2005年,秀洲工业园区开始启动筹划申报国家高新区。2011年2月,省政府同意秀洲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2年12月伊始,浙江省政府在此设立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全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秀洲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嘉兴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层次提升的重要基地和富有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成功升级后,秀洲国家高新区正在朝着努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全球知名的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对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前沿阵地不断前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1)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16年以来,秀洲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政府投资项目总共计划安排93个,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当年投资约26亿元,2000万元以上项目总共23个,当年投入约12亿元。完成投资情况方面,1-8月份限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8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7.2%,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9.64亿元,三产投资累计完成34.18亿元,同比均有较快增长;重大项目推进方面,36所智慧产业园项目列入省“411”项目,北科建创新园、中节能新能源产业生产研发基地等4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产业布局思路明确。产业是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秀洲国家高新区紧紧围绕“高”和“新”两大主题,强烈关注着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全力发展以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两化”融合为路径的时尚产业和以高技术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等,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3)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目前,秀洲国家高新区拥有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国家纳米中心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美国创新和技术转移中心嘉兴分中心等创业创新平台,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占全市一半以上,还有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依托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省级留学生创业园,加快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同时集聚了大批高端人才,包括“国千人才”11人,“省千人才”16人。大力实施“357”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推进柔性引才,促进企业和大院名校合作,引入“海外工程师”、“周末专家”等。统筹利用国际要素资源,引进跨国研发机构、风险投资、海外人才等高端资源,致力于国际科技与商务合作。
(4)管理体制取得突破。嘉兴市委、市政府建立秀洲国家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协调高新区开发建设重大事项。秀洲国家高新区与秀洲区建立了 “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高新区管委会实施扁平化管理,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树立 “服务是永续动力、绩效是永久活力、提升是永恒魅力”的人才工作发展理念,建立灵活用人机制,激发高新区发展活力。
(5)光伏小镇省级立项。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2015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创建特色小镇的重大决策,正在建设中的光伏小镇,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99平方公里,努力建设以光伏发电和光伏制造为轴心,以光伏服务和光伏旅游为延展,国内一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全球领先的光伏技术研发创新区、全国知名的特色化光伏智能制造中心和产业支撑明显的新型城镇标杆。光伏小镇现已落户征地项目25个,建成投产12个,小镇核心区光伏科创园已投入使用,光伏小镇装备创业中心已开工建设,占地260亩。另外,光伏小镇注重招商选资,落户各类企业95家,产业集聚形势良好,泛光伏类企业达70%以上。
2 提升秀洲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面临的问题
尽管秀洲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相比国内其他相同或相近层级的地市而言,嘉兴拥有国家高新区的时间较晚,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较为严重地制约了嘉兴及秀洲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国家高新区互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仅仅浙江省内就有8家国家高新区,而在长三角区域,一些高新区发展贪大图快倾向比较突出,不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而是片面拼政策支持、拼优惠程度,秀洲国家高新区虽然获批,但是发展基础比较薄弱,更缺乏经验,还面临着快速赶超的压力,提升秀洲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具体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规划先天不足。尽管是新设立的国家高新区,但是10多年来的长期发展,也使秀洲国家高新区在产业规划、城建规划、人文环境规划等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各种规划的“碎片化”问题突出,系统性、指导性不够强,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秀洲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发展。
(2)产业基础薄弱。虽然秀洲国家高新区加大了对光伏等新能源企业的引进力度,但是在项目准入制度不够严格,部分低端产业需要加快退出,产业发展和地方资源结合的不够紧密,高新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载体的作用体现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同时,创新资源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难点,创新创业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3)企业实力不强。秀洲国家高新区大量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薄弱,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特别是有科技成果融资能力不强,风险投资参与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机制不强,吸纳和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与活力不强,企业科技先发优势和转型引擎作用不强。尽管近年来嘉兴、秀洲出台了较多企业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也经常开展领导干部走企业服务,但秀洲国家高新区的企业仍然感到不过瘾,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很好树立招商建设与服务管理同步推进的理念,各项政策没有形成长效运行机制,等等。
(4)人才短板明显。秀洲国家高新区的企业反映最多的就是紧缺的技术高、能力强的高级人才,“人才难招”、“人才难留”。近年来,秀洲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配套功能不足。秀洲国家高新区的生活配套、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实施和组织匮乏,商务环境亟须完善。具体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市政配套建设尚待提升、教育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商业配套尚待突破,影响了高新区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难以增强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的吸引力。特别是从管理机制、运行模式、软环境建设来看,很难与现阶段高新区承担的职能任务相匹配,与所处的发展形势难适应,亟待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另外,秀洲国家高新区还面临着国内高新区普遍存在的产城发展脱节、同质化严重、特色发展不明显等困扰,还面临着快速赶超的压力,唯有抓住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思路,以问题导向,找准发展定位,彰显独特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3 提升秀洲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国务院在批文中给秀洲国家高新区提出的要求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以及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嘉兴业已提出深入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环境立区、科教强区、制造业集群、服务业提升战略,借助工业4.0和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契机,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助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升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努力使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嘉兴市建成科技强市和国家级自主创新试点城市的目标提供载体和支撑,成為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一个创新源。具体来说,提升秀洲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措施之浅见:
(1)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本着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提升规划理念,围绕创新创业平台,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师,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编制完善高新区功能性规划,细化、深化、强化专业规划,使之更加科学严谨,切合实际。应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把秀洲国家高新区放在嘉兴中心城市发展和长三角总体规划方面来谋划,并做到与市“十三五”相衔接,与全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配套,确保整个规划协调统一。要对产业方向、具体产品项目、产业链打造、研发机构等对接资源都进行了研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毫不动摇地执行到位,确保规划能够经受历史及后人的检验。对一时之内无法达到规划要求的,宁可缓建或放慢建设速度,决不可以急功近利、降格以求,更不可以使规划随意为项目或企业落户让路,要确保规划的有序性和严肃性。
(2)强化聚焦主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我们需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围绕秀洲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促进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产业优势,集聚要素,集中力量,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四大产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壮大产业集群。特别是借助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契机,依托北科建中关村创新园,引进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开展互联网展示体验与应用。加强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实施重点科技专项,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尽快提升产业竞争力。
(3)强化主体培育。只有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加快培育新动能,让创业创新创造的主体活力充分发挥,才能促进秀洲国家高新区高端高质的品质彰显。秀洲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接轨上海工作的主阵地,以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等重大高端项目为目标,以平台合作为抓手,坚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原则,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创新招商手段,完善组织保障,强化专人服务,促进企业主体的培育。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力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培育工程,制定骨干企业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研发力度,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增强核心竞争力。
(4)强化招才引智。高新区具有很强的人才集聚效应,秀洲国家高新区应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人才溢出效应和国内国际人才加速流动的机遇,大力引进各类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新区紧缺急需的各类人才。在引进人才的过程,应确立科学的人才观,不能唯职称、唯学历,要适应市场和适合企业需求,要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名校的人才合作交流,特别是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嘉兴学院等科教资源,采取上门招聘、订单培养、定向招生、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为高新区引进和培育各类专业人才。要切实落实各项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采取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发放政府津贴、购房补贴、鼓励技术要素入股、安置引进人才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等多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
(5)强化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发展性的特征,秀洲国家高新区目前尚处在初创阶段,应以区域内先发、先进的国家高新区为蓝本,配备与国际接轨的各项配套设施。应注重以“产城一体、城产互促、融合发展”的思路谋划公共配套服务,提升高新区的层次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住设施要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路网、电网、通信网、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为重点,高新区基础设施与城市现有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购物和休闲健身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与产业配套的人才公寓、员工宿舍、居民小区等居住设施建设,为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创造条件。
总之,嘉兴积极发挥党的诞生地的政治优势,地处长三角区域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前几十年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先行优势,积极通过模式探索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制约发展瓶颈,为秀洲国家高新区提供了更为完备的制度供给,从而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树立秀洲国家高新区的品牌优势,形成和完善国家高新区创新成果转化可复制、可推广的“秀洲模式”,并为助推到“十三五”末实现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县(市、区)全覆盖提供有力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