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海外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07-01 22:42马洪海许嘉韡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汉语实验组课堂教学

马洪海 许嘉韡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中国金华321004;杭州国际学校,中国杭州310053)

翻转课堂在海外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马洪海 许嘉韡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中国金华321004;杭州国际学校,中国杭州310053)

海外汉语教学不同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在初级学习阶段,很容易在非目的语语言环境下因教学方式的不适应造成学生的流失。本文基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调查,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流程图并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比实验,归纳教师运用该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级汉语;教学实验

一、引 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由“Flipped Classroom”翻译而来,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有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描述:先由教师创设或查找10分钟左右的教学微视频,内容需涵盖本课重要知识点和小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基础练习,教师需在课前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室则是围绕视频中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练习的场所;教师设计并组织课堂活动,一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张金磊等,20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因材施教,教师以个性化的方式指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将线上课堂和实体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课前自我内化知识,课上经由指导再次深化知识。

如今北美地区开展翻转课堂的学校越来越多,相继出现了许多典型,如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实现翻转、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南高中的“选择性”翻转等,都是较为成功的实践案例。国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对翻转模式的介绍与案例分析以及尝试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张金磊等,2012;王红等,2013;钟晓流等,2013;郑艳敏,2014)。此外,由于翻转课堂会有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为探讨从形式较为单一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到混合学习(B-Learning)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载体(如袁萍,2016;李欣,2016)。方环海、郑通涛等(2016)指出:以语言为主的交际技能已成为21世纪的核心技能,随着全球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日渐升高,汉语教学界应该顺势而为设计以信息科技技术为导向的在线课程,以“翻转教室”模式,善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让学习者随时可以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衍生的海量数据,适时提供辅导,从而进行课程革新。将翻转课堂用于汉语教学仍处于发展阶段,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海外汉语课堂的实践仍具有相当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海外孔子学院初级汉语综合课,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汉语难学的观念,扭转学生流失的局面,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前期调查

实现课堂的翻转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课堂导向能力,二是学生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三是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根据实际现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判断该模式是否适应当前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为此,我们对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

(一)调查方法和内容

2015年上半年,蒙大孔院共开设10个汉语教学班,其中初级班占6个。我们对6个初级班发放问卷101份,实际回收93份,有效问卷93份。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分析,并围绕问卷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个别访谈,以便深入了解学生汉语学习的现状,分析主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条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具备较好的硬件。莫桑比克虽不是发达国家,但孔院位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网络覆盖率和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数码产品的拥有率较高。对学生家用电脑使用情况和各类移动终端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配有电脑且可在家上网的学生约占76%,配有电脑但在家无法上网的学生约占14%,没有电脑的学生约占10%;配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学生约占91%。办公地点一般会设有网络,通常情况下,他们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聊天、收发邮件、查找资料、阅读新闻等。因此利用网络实现信息交流是可行的。

2.学习情况

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为对汉语的认识、汉语学习现况、对教师的评价三个方面。

(1)对汉语的认识

近80%的初学者认为汉语学习难度偏大,而最为困难的部分是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莫桑比克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当地人习惯于书写字母文字,对方块汉字没有书写经验,因而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汉字信心不足;难度紧随其后的是语音。

值得留意的是,我们发现初级班还有17人曾经学习过汉语,但囿于客观条件致使他们不得不中途放弃,可一旦有新的机会,他们仍会继续学习。放弃学习汉语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太忙导致多次缺课、与其他课程冲突、工作调动无法继续学习、认为自学汉语较难等。继续学习的原因是汉语很有意思、想多掌握一门语言、想得到老师的指导等。

(2)汉语学习现状

根据学生自我评估的调查,仅有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处于较高以上水平,仅有30%的学生可确定自己在日后的汉语课学习过程中不会缺席,其余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出勤表现并不看好。近半数学生表示,缺课会影响他们继续学习汉语的信心。

从学习习惯自评来看,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会积极配合老师、自觉完成作业,会尽可能做到课下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从学生对上课方式的选择来看,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学生表示自己的活跃程度与教师的上课方式有关。学生更倾向于在课上获得教师的指导,而非满堂灌。小组合作式学习是组织课堂活动的方式之一,有1/4的调查对象表示喜欢该方式。

我们发现,“先指导、后自学”的方式受到部分学生的关注,但自学的操作难度还是相对较大。学生认为自学的主要困难是缺少他人指导和学习资料。学生对学习资料类型的选择有所偏好,近六成的学生对视频、音频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

(3)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根据问卷和个别访谈,学生对当前汉语教师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评价总体可用“形式单一且欠变通”来概括:教师在语言要素的教学方法上较为固定;教师在教材、多媒体、板书等的运用上欠合理,有时太过于依赖PPT而忽视教材,导致学生对书本不熟悉;教师讲课占据课堂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练习时间偏少。

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善当前汉语教学现状,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前期准备

信息平台、教学视频、课堂活动和教学流程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这四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课程和现实环境等进行设计。

(一)创设信息平台

创设信息平台,便于学习任务的下达和布置,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

1.理论依据: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旨在帮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某个知识(见王帅,2007)。班级教学无法顾及个体差异,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教师则需要在课外时常和学生交流,及时得到反馈,继而提供单独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信息平台即是基于这一理论的指导。教师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习进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信息平台:互动便捷,即时交流

理想化的信息平台应具备学生和教师两部分的操作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检测和通讯功能,同时也具有投放教学资源的窗口。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是国外广泛使用的一款应用软件,使用方式和微信相似,它只能用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因此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就可以使用WhatsApp。在教学资料发布方面,此软件可创建群聊、发送文档和多媒体材料,但视频材料不宜过大,以分辨率480的视频来计算,视频多于3分钟就会被自动剪辑为多个短视频。考虑到家中没有WIFI或网络的学生使用流量下载视频过于昂贵,可以提前将教学视频拷贝给学生,以确保他们能够和其他学生同步。虽然选用WhatsApp作为信息互动平台并非特别理想,但鉴于它适用范围广,交流便捷,因此作为本次实验的信息平台还是比较合适。

(二)开发教学视频

教学微视频是学生课前内化知识的学习材料。一般提倡由任课教师亲自录制,只出声音不现其人。

1.理论依据:视听教学法理论

Edgar Dale《视听教学法之理论》中提出“经验之塔(Cone of Experience)”概念。“经验之塔”包括三个层级,从难度最低的“做的经验”至“观察的经验”,塔顶是难度最高的“抽象的经验”(见焦丽珍,2012)。语言符号是最为抽象的学习经验,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具有难度。但逐层的经验铺垫有助于学习者逐步掌握语言,由此衍生出教师可采用媒体材料等更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语言教学,这也是基于塔中部的“观察的经验”而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恰能满足这类需求,教育视听资源的研发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辅助资料。

2.视频录制:短小精炼,突出重点

使用“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录制相关教学微视频,既能导入PPT插入人声后形成PPT讲课片段,也可采用录屏的方式将界面视为白板,可打字,可手写,可绘图,形成讲课片段。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网络孔子学院、汉声中文网、汉语学习网等网站都设有教学资料下载专区,并且汉办资源包及孔院现有的教辅资料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和筛选。

(三)组织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对微视频中的知识点从“所学”到“能用”。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适当指导和个别帮助。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师生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不再完全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主张学习过程必须是有意义的,强调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遵照该理论,活动旨在“训练重点,培养能力”。汉语课堂活动应强调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组织初级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活动需要强调“初级”和“综合”。学生需要在初级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活动主要是操练。综合课包含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因此,课堂活动必须要分模块进行,并且针对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注重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操练性。

(四)设计教学流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有多种,但针对不同的课程,乃至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章节内容,都不能只是照搬照抄某一种设计范式。教师在操作时应结合课程特点、适用范围、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期望目标等因素,整理设计出符合教学现状的流程图。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现状,绘制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流程图(见图一)。

首先,认为翻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环节结束之后又将是另一个翻转的起点,起点前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反思总结;起点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扩展延伸,这种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理念也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观点。

其次,鉴于课型的综合性特点,初级汉语综合课难以做到全方位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因此图中除了翻转课堂必须要有的课前学习和课上内化这两个步骤之外,还插入了课中环节,即未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其他教学内容,除去此环节,便可为初级汉语分技能课程提供翻转流程参考图示。

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授课内容一般是以课堂活动或问题探究为核心,但对第二语言教学来说,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而课堂活动的设计意图必定是契合所教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将教学内容置于框内,课堂活动置于框外,时刻提醒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以学生所学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从“所学”到“能用”才是设置课堂活动的目的。

图一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流程图

最后,此流程图也体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汉语综合课的一贯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和教师两类角色出发,以每一环节内的主要任务为基准,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对该任务的责任范围。可以看出,教师一直处在外圈上,为整体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学生处于内圈靠近中心,所有的教学安排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实施过程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对比教学实验的方法,目的有三:一是验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二是验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可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三是关注学生对该模式是否认可。

(二)实验说明

各初级班有关教学的安排由全体任教初级汉语课的教师经过讨论而共同商定。课型为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选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以1-9课作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实验周期定为一个学期,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的时间分别定在5月第1周和6月最后1周。以笔者所任教的初级1班和初级2班为实验组别,随机决定以初级1班为实验组,初级2班为参照组。

1.影响实验的一些因素说明

两个班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年龄、社会身份、汉语学习情况以及电脑、手机配备情况都存在细微差异。

(1)学习环境:两个班的主要差别在于上课时间的早晚,但总体还都是属于上午的课程,并且上课时间是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的。

(2)学习者年龄:两个班年龄最大的为45岁,最小的为17岁,即两个班的年龄在17至45岁之间,不存在因年龄过小自律性较差的影响,也不存在因年龄过大学习能力下降的干扰。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和学习能力。

(3)社会身份:两个班的学生均为蒙大在校生,从业人员岗位主要涵盖个体经营、企业人员和公职人员,待业人员中有2名为家庭主妇。社会身份都较为固定和相似。

(4)汉语学习经历:初级2班有3名学生曾学过汉语,为了解他们的汉语水平,笔者在开学初,以课前练习和口语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后判断该干扰因素基本可忽略不计。

(5)手机、电脑配备情况:两个班的学生均配有智能手机,几乎都配有电脑。在实验组中,仅有2人在网络方面存在不便,但智能手机可以进行联网操作,并不存在障碍。

以上数据均来自上述所发放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和结果分析应具整体性,差异明显较小,这些因素并不会对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造成太大的影响。

2.实验操作说明

实验组(初级1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参照组(初级2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1-3课的教学,实验组和参照组教学方式一致,在学完前3课之后,进行第一次测验,所得成绩为两个班进行对比的初始参照数据。从第4课起,实验组开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期中测验成绩为第二次测验的比较数据;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的期末测试为第三次测验的比较数据。除对三次测验的数据比较之外,还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对实验的效果进行评估。

(三)具体操作过程

根据教学实践,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的辅助效用出发,笔者归纳出三类翻转方式:说明式翻转、铺垫式翻转和总结式翻转。下面以案例的形式对这三类方式的教学过程进行阐述。

1.说明式翻转

说明式翻转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方式,即在视频中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视频多为PPT导入后辅以讲解的片段,适用于各种语言要素的教学。下面以语法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语法部分通常置于课文之后。视频中,罗列出当天所学课文中的关键句,运用归纳法概括整理出语法点。课前练习多为判断句子语序的正误和改正等。课堂活动的设计意图通常是为了巩固前面所学词汇和语法点,并能结合两者操练运用。具体操作见“案例1”。

案例1:

教学内容 第8课11-100的称数法教学过程(课前阶段)1.教师使用微课程录制系统完成教学视频,在视频中讲解1-100的称数方式。2.教师在视频中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学习任务是跟着视频学习如何用汉语说百位以内的数字。3.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观看视频,掌握视频内容。4.教师使用WhatsApp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说说你和你家人的年纪”为题,要求每个学生用语音消息告诉教师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年龄。个别学生学习有问题可对其进行指导,也可将疑问放在课堂前。教学过程(课堂阶段)5.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做算术”,两人一组,分别使用加减乘除完成数学题的一问一答。6.活动结束后,进行个别指导。7.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拷贝教学视频。课后作业是用汉字书写自己和自己家人的电话号码,同时,向学生提供下一次课的课前教学视频。

教学内容 第8课11-100的称数法教学过程(课后阶段)8.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流程设计是否完整和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并通过WhatsApp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可针对自身情况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学生反馈1.课前练习有部分学生未能及时与教师联系交流,教师只得到11名学生的口头练习反馈。2.活动环节学生们的算术能力欠佳,不少学生都会算错,但题目本身是十分简单的。反思改进笔者询问其余6名学生口头练习延迟的情况,有2名因工作原因未能在课前学习,还有3名学生因时间太晚而不想打扰老师,剩余1名认为谈论家人的年龄涉及隐私,不便交流。课堂活动时学生的算术能力较差是笔者始料未及的,简单算术却出现错误,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将课前练习移至课堂进行操练可能更恰当一些。

2.铺垫式翻转

铺垫式翻转,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制定或提示教材中某些内容,使其出现频率较高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这类内容可作为录制教学视频和组织课堂活动的素材。学生在观看视频或参与活动时遇到这部分内容即能迅速做出反应和判断,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为教师争取更多时间拓展其他内容。教师在进行前期教学准备时,要随时注意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上升性,遵循复式递升原则,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具体操作见“案例2”。

案例2:

教学内容 第5课关于“在”的使用教学过程(课前阶段)1.教师使用微课程制作系统录制教学内容,学生已经理解了第五课课文二中的内容是本视频的录制前提,视频主要内容是介词“在”的用法。2.教师首先罗列出第五课课文中带有“在”的句子,如“王小云在宿舍”、“餐厅在二层二○四号”,基于此归纳出“在”的用法为:“Someone/Something+在+Someplace”。3.教师在视频中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结合“在”的用法自行造句,并写在练习本上供第二天教师检查批阅。4.教师使用WhatsApp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视频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通过教师指导和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将疑问留到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学过程(课堂阶段)5.教师先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6.此次的课堂活动是连词成句,根据“在”的用法,教师搜集教材中不同人物的图片和班级学生的学生证(有学生个人照片),还有部分已学过的地点名词,每位学生随机抽取后大声读出最后形成的句子。7.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用“在”描述自己今天的所到之处,不能表达的部分可直接用母语或通过WhatsApp咨询老师。教学过程(课后阶段)8.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流程设计是否完整和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并通过WhatsApp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可针对自身情况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学生反馈1.学生的造句练习完成情况良好,句法基本正确,但仍有3名学生没有完成练习。2.活动环节有的句子荒诞幽默,不符合现实,理解的学生笑得前俯后仰,有的学生却一头雾水。反思改进课堂活动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在本案例中,教师未能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部分造句不合逻辑,虽然不存在句法上的问题,但语用不得体。课堂活动的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和限制性。

3.总结式翻转

教学进行到某一个阶段,必要的总结整理不可或缺,这样能够指导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由量变达到质变。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将这一想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予以呈现。具体操作见“案例3”。

案例3:

教学内容汉字结构的分类归纳教学过程(课前阶段)1.教师使用微课程制作系统录制视频,教学内容为汉字结构的分类整理。2.教师在视频中展示三类汉字结构,分别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包围结构,每一个结构都有更为细致的划分,配以例字说明。3.教师在视频中布置学习任务,即从所学汉字中分别找出五个与每一类结构相匹配的汉字,学生完成后第二天交由教师批改。教学过程(课堂阶段)4.教师首先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再于白板上书写学生不曾学过的汉字,要求学生判断其结构类型,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将汉字的书写顺序和结构相结合。5.学生有了对汉字结构的认识基础,教师可引进“独体字”与“合体字”的概念,要求学生以小组任务合作的方式对每一课所学字词进行独体字的判断查找,每组派代表在白板上展示成果。6.教师提出汉字部首的概念,用举例说明的方法罗列几个较为常用的汉字部首,如“亻”、“扌”、“氵”、“讠”等。7.学生的课后作业是根据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几个部首为焦点,在书本中尽可能多地找到带有该部首的汉字。教学过程(课后阶段)8.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流程设计是否完整和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并通过WhatsApp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可针对自身情况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学生反馈1.学生在本课中对汉字又有了新的认识,上课态度十分认真。2.作业完成表现也很不错,有多名学生还在课后要求多了解一些其他的部首,并且想要购买汉语字典。反思改进掌握汉字有助于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开学初期有的学生试图只学习拼音,他们认为汉字无用且难学。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汉字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师必须要进行汉字的教学。本案例中,教师一直在进行汉字教学,并且在期末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层面。

(四)实验结果评析

笔者将实验结果分为两类进行差异比较并分析评价。一类为实验外部比较,主要以实验组和参照组三次测验的成绩对比作为分析数据。另一类为实验内部评价,主要通过在实验组内发放调查问卷和实验组内学生访谈情况作为分析素材。

1.实验外部比较

(1)测试成绩

笔者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三次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次测验之前,两个班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完全一致,此时参照组的平均成绩还略高于实验组,但最后的两次测验里,实验组则明显赶超参照组(见图二)。

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三次测验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实验组在最后一次测验中有学生取得了98分的高分,最低分较前两次的测验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而参照组整体保持稳定,整个学期并未出现特别出色的学生(见表1)。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虽然与学习投入时间多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二 实验组和参照组三次平均成绩对比

表1 实验组和参照组三次测验最高分最低分比较

(2)学生数量

参照组的学生数量变化明显。学期中参照组就有学生放弃了汉语学习,至学期末,共有5名学生相继流失,流失率超过25%。对比实验组,情况则较为乐观,仅有1名学生放弃学习(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参照组在不同时间段的学生数量

当然,学生流失有多种原因。据了解,客观原因主要是工作调动、出差落课,主观原因主要是觉得难学,跟不上课。根据笔者的观察,事实上在两个班内都会出现个别学生偶尔缺课的现象,差别在于实验组的学生仍能坚持继续学习,而参照组的学生则不太能够做到。

2.实验内部评价

(1)问卷结果

笔者期末对实验组16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按照学生对自己课前、课堂和总体看法的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课前阶段的关键任务就是学生能够自觉学习视频并完成练习,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制作的视频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视频有助于汉语学习和提高自学能力,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但有大部分学生不接受教师使用WhatsApp了解其学习动态的这种做法。学生对课前学习方式的反馈情况详见图三。

图三 学生对课前学习方式的反馈情况

课堂阶段包含翻转部分和未翻转部分,因此应对这两部分的关系、作用、影响进行调查。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认可度还是较高的,14名学生认为通过课堂活动的操练有助于巩固知识,并且可以提供学习效率;有4名学生认为参与课堂活动会不利于学习其他的知识内容;另外,有6名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除了活动环节的必要交流外,其余的时间和他人的互动较少。学生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馈情况详见图四。

图四 学生对课堂内学习方式的反馈情况

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持认同态度。16名学生全体表示他们还要继续学习汉语,也希望教师可以一直将这种方式沿用下去;有14名学生认为在此方法的支持下,偶尔的缺课也不会和其他学生造成太大的差距,因而不会产生太大的学习压力;有15名学生发现汉语也不是特别难学。笔者调出了学期初实验组的问卷,除去期末已流失的一名学生,就课堂学习效率、对汉语的认识两个问题进行了前后对比发现,通过一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学生在汉语认识和学习效率上都有了积极的转变。学生对该模式的总体看法详见图五。

图五 学生对该模式的反馈情况

(2)访谈情况

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实验组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有不同的看法,为此,笔者随机选取学生围绕对教学视频、信息平台、课堂活动三个角度的评价进行个别访谈。关于教学视频,学生的主要看法有:老师准备得很认真,所以我每次都会认真看;在视频里听到老师的声音觉得很有意思;老师发给我们的视频,我可以当做复习资料用;老师的视频制作水平不太好,里面有杂音。关于信息平台,学生的主要看法有:用WhatsApp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偶尔还会被老师抽查,有种被监视的感觉;课堂学习和课前观看视频已经占用了我太多时间,交流互动更费时间;面对面的交流才有意义,而且更加容易理解,为何还要通过手机?关于课堂活动,学生的主要看法有:喜欢气氛活跃的课堂,学习过程不枯燥;有的活动好像不太适合我们,觉得我们有能力理解这些内容,不需要通过做游戏和开展活动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会影响自己学习课上其他知识内容等。学生的这些不同看法为我们改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

五、结 语

实验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对汉语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改观,可能会减少学生的流失量,实验班的各方面表现也都较优于参照班,反映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汉语学习具有一定的成效。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因课制宜原则:初级汉语综合课,课堂活动应具综合性;初级汉语阅读课,视频内容辅助培养阅读技能;初级汉语口语课,课堂活动需贴近生活;初级汉语听力课,视频内容辅助培养听说能力。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海外汉语教学,关注基本国情,包括教育体制、母语教育、官方语言、教学条件等。三是因人制宜原则: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学情。

针对汉语初学者,教师在录制视频还应注意三个问题:学习者的母语、语速和互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汉语课堂用语,通过学习者母语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教师须在录制视频时放慢语速,给学生接收缓冲的时间。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营造和学生互动的氛围,可提问,可提示,可强调,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在身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富有挑战性。建立操作便捷的信息平台,以保证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从整体设计到阶段准备,课前视频的录制与发布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当班级人数较多时,教师很难做到全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因此,建议尝试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借助团队的力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方环海、郑通涛、陈婷婷:《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第3期。

焦丽珍:《神奇的经验之塔——视听教学法之理论》,《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第6期。

李 欣:《远程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3期。

王 红、赵 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王 帅:《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高等函授学报》,2007年第2期。

王松美:《外语学习者个别差异及学法指导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9期。

袁 萍:《基于混合学习的汉语综合课教学模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6年第3期。

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

郑艳敏:《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2期。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Study on Practice of Overseas Chinese Elementary Com prehensive Teaching in Flipped Classroom M odel

MA Honghai&XU Jiawei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 China;Hangzhou International School,Hangzhou 310053 China)

Teaching Chinese overseas is different from domestic Chinese teaching,especially for the beginners in the environmentof non-target language,they will give up easily because the improper teaching methods.Based o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roduce thismodel into elementary comprehensive Chinese teaching,designing teaching flowing chart of elementary comprehensive Chinese class in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and putting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f teaching into effect.Therefore,summarizing rules for using thismodel in elementary Chinese teaching and providing related teaching suggestion.

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model;Elementary Chinese;Teaching experiment

H195

A

2221-9056(2017)04-0476-12

10.14095/j.cnki.oce.2017.04.004

2016-06-28

马洪海,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Email:rw27@zjnu.cn

许嘉韡,杭州国际学校,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Email:isisjuly@live.com

猜你喜欢
汉语实验组课堂教学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