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17-07-01 19:39杨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孔镜穿刺针椎间

杨赟

(夏邑县人民医院 疼痛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杨赟

(夏邑县人民医院 疼痛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目的 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结果 手术时间为(43.26±6.43)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5.45)ml,住院时间为(4.16±0.57)d;术后患者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腰椎疼痛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疾病,由于患者腰椎间盘中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从破裂处脱出,落于后方的椎管内,造成相邻的脊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继而产生腰腿疼痛,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若不及时给予干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将出现腰部疼痛、双下肢或一侧下肢麻木或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2]。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突出的髓核取出,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恢复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3]。本文旨在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且经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狭窄、髓核突出或游离等。排除肝肾、心肺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时排除无法耐受此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31.26±2.08)岁;病程为10 d~8个月,平均病程(60.38±3.16)d;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L4~5为34例,L5~S1为5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患者局部浸润麻醉,保持俯卧位,后凸腰椎,腹部处于悬空状态,在C型臂机的辅助下对病灶进行定位。以突出的椎间盘侧腰侧后位方向12~14 cm为穿刺点,插入穿刺针到达突出的髓核后外侧,随后在穿刺针管内再次插入穿刺针,到达髓核内部并注入造影剂与美蓝混合液,对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放置病变的椎间盘内后退出穿刺针,于穿刺点处做7 mm切口,并顺着导丝的方向向小关节突外侧逐级插入导杆、导管,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插入环锯,在C型臂机辅助下顺时针旋转环锯,切除小关节突外侧部分上关节突及增生的骨质,扩大椎间孔后退出环锯,随后置入椎间孔镜,使用庆大霉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冲洗手术腔,取出蓝染的髓核,充分暴露神经根,采用双极射频电凝止血,并对纤维环裂隙周边的神经末梢和肉芽组织进行消融操作,最后探查神经根,退出椎间孔镜,拔除套管,对手术切口实施无菌包扎,结束手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腰背肌锻炼。

1.3 观察指标 分析此次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 a的随访,对比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患者恢复情况,采用VAS评分表评估患者腰椎间盘疼痛程度,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感越明显,反之,疼痛感越轻;采用ODI量表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生活自理、疼痛强度、步行、提物、站立、坐位、睡眠、社会生活、性生活及旅游10个项目,满分50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恢复越差,反之,腰椎功能恢复越好[4]。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9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3.26±6.43)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5.45)ml,住院时间为(4.16±0.57)d。

2.2 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bP<0.05。

3 讨论

大量数据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长时间神经根压迫,造成神经根供血障碍,影响神经根营养的供应,使患者出现腰腿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5]。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传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术中牵拉等操作,极易导致脊柱神经的损伤,进而影响脊柱的稳定性,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椎间孔入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中对脊神经及周围组织牵拉较少,可较好地保证腰椎的稳定性。此外,术中采用美蓝染色,对判断突出的髓核组织及破裂的纤维环具有重要的作用,且使用射频消融技术,减小了脊神经的损害,并保留了椎间盘的正常功能,达到神经根减压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6]。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短时间内便可下床活动,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术后患者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表明椎间孔入路的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恢复腰椎功能,对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腰椎疼痛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1] 丁伟国, 徐卫星, 卢笛, 等.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浙江医学, 2016, 38(12): 918-921.

[2] 李远峰, 任明辉, 任树军, 等. 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J]. 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7): 43-45.

[3] 吴军, 谢水华, 唐清美, 等.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9): 4494-4496.

[4] 孙德舜, 李庆斌, 苏佰芳, 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医正骨, 2015, 27(6): 29-32.

[5] 俞翔英, 孙惠萍, 姚国芳, 等.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围术期系统性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J]. 浙江医学, 2015, 37(22): 1871-1872.

[6] 李杰, 马超, 李益明, 等. 椎间孔镜术与椎板开窗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47): 3852-3855.

R 68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72

2017-02-09)

猜你喜欢
孔镜穿刺针椎间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