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唱节目排练中的方法与思考

2017-07-01 20:21南京东郊小镇第一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结伴祈福队形

南京东郊小镇第一幼儿园 陈 笠

大班幼儿合唱节目排练中的方法与思考

南京东郊小镇第一幼儿园 陈 笠

大班幼儿的歌唱技能和水平相对于小、中班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记住更长、更复杂的歌词,理解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合唱节目的排练入手,拓展排练思路,丰富排练形式,使原本简单枯燥的排练具有主动性、兴趣性、娱乐性,从而实现了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借助无声的身势提示

在合唱排练及演出过程中,为了帮助幼儿明确演唱开始或结束的时间,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及何时该做何种动作,教师常常借助简单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身势语来实现指挥意图。例如在歌曲《虫儿飞》的排练中,幼儿的合唱队形按性别站好,教师可通过左右手的单手轮流指挥,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分句接唱的先后顺序。教师双手指尖并拢举过头顶,表示歌唱前分组,幼儿按照手势各自准备好队形及造型。又如非洲儿歌《Che Che Koolay》结构工整重复,旋律轻快活泼,幼儿需要分句接唱,教师即通过左右手轮流开合的手势向幼儿传达接唱的顺序,声音的强弱。结合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在歌曲的结束处,全体幼儿需做出手拉手举过头顶,大声喊出部落祈福“Yogewasu”的动作语言,教师则提前两拍双手打开,放置身体两边,做拉手状,用以提醒幼儿。这些清楚、简单、有趣的手势,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在歌唱时的节拍节奏、声音强弱以及表现动作,让合唱表演更加精彩。

二、启发自主性的探究学习

1.团队讨论,自编自创

大班幼儿爱说好问,观察、理解、语言能力增强,社会性也有很大发展,并开始掌握一定的认知方法,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可将讨论形式引入到合唱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如在《虫儿飞》的合唱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所传递的情感,我们组织幼儿自主讨论萤火虫怎么飞。当幼儿回答“轻盈地飞”时,教师继续引导:“怎么唱才让人感觉轻盈?”幼儿讨论后说:“我们可以用优美、轻轻的声音唱。”“唱到‘虫儿飞’这句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带着问题,幼儿进行了团体讨论,自由设计、编排自己理想的动作。有的小组说可以学习蝴蝶飞的动作,两手张开上下飞舞。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动作是否适宜,当大家肩并肩站在一起时,蝴蝶飞的动作做起来方便吗?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有了更多自主表达的机会,大胆地各抒己见,经过他们的讨论,最终确定手臂举过头顶做蜜蜂飞的动作更合适。“讨论”也由此营造出集体教学活动中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的良好氛围。

2.结伴学习,自主探究

在排练非洲儿歌《Che Che Koolay》过程中,为了表现出部落载歌载舞、边走边唱的艺术形式,我们引导幼儿结伴行进歌唱。但是如何让幼儿在结伴后统一步伐边走边唱,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于是,我们邀请家长协助,收集一些部落结伴行进的基本步伐,通过同伴模仿、结伴学习等开放的学习方式,并给予幼儿充分练习的机会和时间,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动作,从而与同伴合作完成行进步伐和边走边唱的新技能,让幼儿在创编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三、提供视觉化的符号提示

1.趣味发声,激发兴趣

在以往的歌唱活动中,我们都会用吟唱的方式复习歌曲或各种图谱,帮助幼儿进行歌唱前的练声,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演唱者服务,通过发声练习打开喉咙,使演唱者能够快速进入歌唱准备状态;二是为演唱作品服务,在发声练习过程中,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在大班幼儿合唱节目排练前,教师会采用简单、灵活、趣味的发声方法,并根据幼儿即将演唱歌曲的音域、节奏提供不同的线条图谱,引导幼儿用“啊、咦、呜”等最基本字音,随着线条的方向、走势、起伏变化大胆发声,线条式的发声方法灵活、易操作,又不受条件限制,可快速地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帮助幼儿感受气息的流动,培养正确的发声习惯,并能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让幼儿想唱、敢唱、爱唱。

2.巧用符号,有效提示

幼儿合唱中,除了简单的动作元素外,常常需要通过队形和幼儿位置的变化来提高其趣味性和艺术性,但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大多数幼儿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队形和位置变化。研究表明,视觉的图形以及类似符号比听觉和运动觉的符号更具有稳定性,方便学习者从容、反复地观察,随时使用。为此,在合唱节目排练中,我们运用“队形符号”这种视觉化的方式,根据幼儿在合唱中的队形、位置变化,将其设计成一种师生共同约定的符号,并加入箭头,用来表示空间位移的方向和路线,以指导幼儿准确进行合唱队形与位置的变化。由于符号是教师与幼儿事先约定设计的,形象直观,颜色区分(表示男生女生)一目了然,因此幼儿对教师指令的领会和掌握速度较快,通常只需经过一定的讲解与训练,幼儿一看队形符号就知道自己的空间站位和空间变化。

四、设置情景化的艺术表演

合唱排练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但是这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疲惫和乏味,因此,教师要改变排练方式,设置情境,并采用多通道参与的乐教模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培养其思维、想象和表现能力,从而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态度。如非洲儿歌《Che Che Koolay》表现的是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马赛族的小朋友们和动物们亲如一家,载歌载舞的场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合唱排练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了马赛族的生活情境,结合部落祈福的文化习俗,在歌曲的前奏部分,由一个幼儿做酋长,酋长头戴羽毛,手拿祈福棒,随着音乐节拍为大家祈福,祈福后大声喊出祈福语“Yogewasu”,幼儿感到非常有趣。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在合唱过程中,我们融入打击乐的形式,在幼儿载歌载舞的同时,酋长打着非洲鼓,为其他幼儿的歌声伴奏,打出欢快的节奏,声声干净、利落,部落生活一片祥和。当幼儿穿上各种动物花纹的衣服,仿佛来到了神秘的非洲。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同时还体会到了舞蹈美、服装美,促使其主动地接受合唱的排练。

猜你喜欢
结伴祈福队形
头骨祈福
摸马祈福
跳房子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祈福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自愿结伴抱团养老
队形
为飞行祈福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