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卓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镇原中学)
摘 要:通过对镇原中学校训精神的解读和镇原中学七十五年既坎坷崎岖又灿烂辉煌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校训文化精髓新时代的光彩,国家兴旺,社会安定,则教育发达;岁月动荡,时局不稳,则教育遭殃。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相照应,提出并简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我校的校训精神和内涵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好校训的文化传承功能,使中国华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关键词:校训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
一、学校校训阐释的内涵及意义
校训比较全面、鲜明地体现了本校办学的原则与目标,是全体师生应该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表现。校训与国家确立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步调一致的,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办学中的体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中的内在演化。必须用校训滋养青年学生的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校训成为涵养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原动力。
二、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区别
1.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学校的使命是:文以载道,文以育人。校训所体现的学科精神和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同性、递补性和层次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精神的契合和效果的共振关系。党的十八届会议精神提出,倡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地位、巩固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向前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一致
校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形象化和生活化的直观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训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校训则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了宝贵财富。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也是高中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过程,主要由价值取向的确立、价值行为的发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价值取向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而校训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内涵。二是价值行为的发生。学校按照要求制定科学、实用的教育内容,通过文化教育、实践教育、评价与自我评价等教育方法,保证价值行为的发生。三是个体价值的实现。四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影响从意识形态层、社会功能层逐渐上升到文化意蕴层的过程。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阐释好校训的内涵
作为一所有75年发展历程的学校,镇原中学“发愤图强,超越自我”的校训包含了深邃的办学理念和崇高的育人追求,“发奋”——决心努力,追求任何事情的态度。“图强”——谋求富强,追求任何事情的目的。在长期的学习中应该所持有的一种精神,有奋发向上、追超赶,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成就。“超越自我”——无人超越而感到孤独的时候就想超越自我,从而达到另一个层次。
2.感悟施行校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抓手
校训所涵盖的精神和内涵是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是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广泛传播和学习校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抓手。对于镇原中学广大学子,如何履行好“中华好青年、祖国栋梁、阳光下的花朵”这份约定,答案就蕴含在校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只有进行时,没有终止符,对校训的宣传和教育应该是全天候的。
在培育途径上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自身优势和条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断积累经验,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增强创造性。通过校园宣传展板、墙报,橱窗、国旗下演讲、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校园网、广播网等途径,采取言论、述评、访谈、观片、瞻仰等方式,深入解读学校校训,及时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成、陶冶情操,建设镇原中学美好育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育人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团组织各项日常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校训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反复强调学校对学生为人、为学的要求以及成长成才的期待。
作为特定的规范、信念与价值观,校训与教育目标、人格培养、行为准则及教育方针等直接关联,贯穿于历史与未来,凝聚着校园文化。校训是激励、引领一所学校的精神坐标,是凝聚一个知识共同体集体意志的文化旗帜,是历史之匙,更是精神气质。只有发愤图强,深刻领悟校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超越自我。
编辑 薄跃华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