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
(江苏省宿迁中学)
摘 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都涉及贬谪的题材,故将两首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重点赏析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总结诗歌赏析的方法。在迁移训练环节,引导学生仿照《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解读方法,自主阅读柳诗。之后探究两首贬谪诗在抒发情感上的不同。
关键词:诗歌;教学设计;情感
本文主要就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写作,教学目标是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分析比较韩柳诗抒发情感的异同。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韩柳诗抒发情感的异同。
一、导入
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一段精辟的评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感动激发人意。”
(板书:迁。问:“迁”是什么意思?“左迁”是贬谪。板书:左迁)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合作探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初读感知,预习检测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情感。
1.点名读(两人)。
2.齐读。
3.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预习检测)。
4.师: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地点——蓝关,目的——示,人物——侄孙湘。(引导学生,板书:左迁 示)注意抓题目中的关键词。
(二)再读诗歌,品味情感
1.齐读,“你从这首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2.小组讨论,教师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适时板书:意象、手法。
补充,出示材料:
(1)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改为被贬潮州。时年51岁,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2)蓝关: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遣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悲痛之情)
(3)“收吾骨”:蹇叔哭师:“必死是间,余收尔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理解含义)
明确:“朝奏夕贬”“路八千”——悲愤;“家何在”——思乡思亲之情;“雪拥蓝关马不前”——对前途的迷茫。
3.总结: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情感:①抒发对横遭贬谪的悲愤之情。②思亲思乡之情。③自身前途的迷茫。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就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这就是意象。请找出本首诗描写的意象。
明确:意象——云山、大雪。
作者借助意象,如何抒发情感的?即使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手法——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對比。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语言风格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如何理解?结合诗句。
齐读,体会诗歌情感。
明确:语极凄切:“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之年”“家何在”
“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
不衰飒:景:“雪拥云横”——境界雄浑、气势磅礴;情:慷慨激昂。
5.再次齐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迁移训练
1.以《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为例,小组合作,从解题、意象、情感、手法等角度分析《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提示:《左迁》先抒情后写景再抒情。我们赏析诗歌的时候是先从情感入手。而《登楼》与此思路不一样。
解题:关键词——登、寄(板书)。由题目中的关键词可知,柳诗先写景,后抒情。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应该先从意象入手。
明确:
意象:惊风、密雨、芙蓉、薜荔、岭树、江流。
情感:①音书难通,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②归梦难成,对自己遭谪贬的悲愁之情。
手法:寓情于景(以哀景写哀情)、比喻。
2.齐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1.比较阅读,思考:韩诗和柳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异同?
(1)学生自主发言。
(2)出示课件:大家之言。
“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俞陛云《诗境浅说》
2.同样被贬,为什么二人抒发的情感有如此差异?
引导:《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比如“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行动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然而她们给我们的感觉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明确:性格不同。
韩愈与柳宗元的性格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韩愈与柳宗元性格的差异(PPT)。
韩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
柳宗元的性格比较沉郁,对社会人事深思敏悟,他只能将感愤时事、自伤身世的激切与愁苦寄托在孤傲高洁、幽峭孤直的怀抱中,但是他对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因而很难超脱。
3.下面我们再把两首诗放在一起带着感情读一读,再一次体会诗人抒发的不同情感。男生齐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把韩愈强烈的悲愤读出来。女生齐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努力读出柳宗元的哀怨之情。
4.尝试背诵两首诗歌。
五、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都涉及贬谪的题材,课后请大家尝试归纳贬谪诗中常见的意象、抒发的情感及运用的手法。
编辑 任 壮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