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影 张心灵
摘要:在中国对科教投入持续加大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的转化应用于实践,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科研能力研究生,形成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另一方面,随着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也愈加突出。通过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严格遵循预算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93-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科教事业的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持续蓬勃发展,高校作为科研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参与其中。高校获取的科研经费大幅上涨,科研经费总额占高校经费总额比重不断上升,这都说明高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科研经费总额的不断上涨,高校面临经费来源的多元化,经费支出的多样化以及经费管理的复杂化等一系列问题,原有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变得捉襟见肘。因此,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阶段预算编制不科学
在课题项目申报阶段,项目负责人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科研经费,常常夸大各项经费支出,甚至将一些无关支出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预算编制在这阶段表现为随意性。项目申报提交后,评审环节缺乏统一客观评价标准,更多的是依靠专家等专业人士的经验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无法客观评价所申报项目成本的真实可靠性,这就导致了项目结题时与预算不符,项目验收不能正常通过。
(二)项目进行过程中支出不合理
项目批准后在项目经费支出过程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经费支出不合理。小到铺张浪费,大到涉及违规违纪现象,追根溯源,是项目负责人对如何管理分配科研经费了解不够深入彻底,盲目的支出,导致与预算不符。从项目申报到项目结题,真正使这些问题暴露出来的,是在项目验收的审计环节,在审计阶段,往往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和申报时的预算不符,使得很多项目最后验收不能通过。究其原因除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支出管理缺乏认识,还有科研项目的实际操作运行中,其本身的不可预计性也是影响科研经费与预算不符的重要原因,这也使预算编制变得更为复杂。
(三)项目结题不结账
项目结题后,项目负责人并没有同时结账,还在继续支取项目经费。任何科研项目都有一定的期限性,而项目负责人往往只注重项目能否顺利结题,忽视项目资金的结算,加上利益的驱动,导致许多项目结题后还在继续支取科研经费,造成科研经费的大量流失和浪费。
(四)科研经费使用者和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当前中国高校科研项目立项结题都由科技处负责管理,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日常收支结算,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进行情况支出科研经费,而审计处负责项目经费支出的监督审核。这种管理模式常常导致高校只注重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而忽视了具体经费支出的合理性,高校缺乏对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财务处只掌握了项目的日常开支,并不知道项目的进行程度以及资金支出的合理性,科技处虽然知道项目进程,却对资金支出不了解。因此,高校缺乏对科研经费的宏观全局系统的管理。
(五)资源浪费严重
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往往会购置各种设备资产、实验器具、图书资料等用于实验,但项目结题后,这部分资产应交回学校,但却很少有交回学校管理的,而高校也没有对这部分资产进行收回管理,导致资源不能共享,相同资源重复购置,科研经费浪费严重。
三、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制度
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追根溯源,是在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政策制度不全面、不完善所导致的。由于高校及科研院所属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而项目的日常会计核算属于责权发生制,所以导致核算成本与真实成本不符。
高校科研经费成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指的是,可以直接计人项目成本的各项支出,包括劳务费、差旅费、材料费、燃油动力费等,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人项目成本的各项支出,需要归集和分摊包括水电费、租赁费、人员绩效,其中,直接费用比较好计算,间接费用的核算,是高校科研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由于间接费用既包括固定成本又包括变动成本,并且计算方式比较复杂。
建议高校采用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模式。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模式,包括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成本要素全面核算两种。全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项目立项、实施、结题阶段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成本要素全面核算是指在整个项目存续期间,以完成项目研究活动为范围,既包括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又包括高校在管理科研项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支出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等之前不计人项目成本的支出计人项目成本。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提高每个层次的预算编制意识,首先,学校领导层应当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统筹执行预算管理计划。其次,由科技处、财务处等相关部口牵头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对每一个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进行指导与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预算编制意识与知识。最后,项目负责人要对经费进行统筹规划支出,在有限的资金水平下,尽可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科研經费管理部门,对项目的立项、申报、执行、中期考核、结题验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必要时,项目组可以配备一名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科研秘书负责日常管理。
(三)严格遵循预算管理
在项目进行中,经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进行。但是为了避免出现不可预见性的支出,可以在经费到账时,学校可以先拨付大部分经费,剩余少部分经费待项目即将结题时下拨,供项目组灵活使用,但灵活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应该更加严格。此外,由于科研活动的不可预见性,在严格执行预算的基础上应当增加支出的可调整性。在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预算调整可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需要提出申请,经科技处批准后,由财务处在中期财务检查或结题验收时进行确认。通常来说,纵向课题预算一经批复就不允许调整,但如果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有必要调整的,在规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调整。横向课题的预算调整可按照项目委托方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的约定执行。
(四)完善预算考核制度
预算考核是科研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高校应当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高校未来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热情,进而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比较常用的考核方法有等级评估法、平衡积分卡、360度考核法等。除定量考核指标外,增加定性考核指标,如:项目完成质量、科研成果转化等,提高考核的科学性。
(五)提高科研人员对高校科研的认识
科研經费管理改革,首要的任务是提高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经费的认识。高校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职责外,还应该丰富科研素养,了解科研经费常识,提高专业技能,做到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以老带新,新人应当多向经验丰富的科研教师请教,学习课题申报、执行、结题过程中的经验。高校的教学科研团队大都由老中青不同年龄层的教师组成,老教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科研经验,中年教师拥有与现代教课科研接轨的思想,而青年教师则拥有无限的活力与热情。不同年龄层的教师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可以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科研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监督
高校应当做好科研经费的日常审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项目抽查,对于国家级重点项目可以引进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批评指正,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培训学习,对于严重违规现象应予以处罚,加大违规违法成本,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支出。广开言路,高校全体师生可以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开通投诉和举报渠道,加大科研经费管理力度。高校可以建立科研经费信息管理系统,方便项目组成员对于项目经费的收入、支出进行查询,了解日常支出项目和数额,实时了解信息,根据项目预算及时调整支出,也有利于项目顺利结题。项目结题后,可以举行交流会;听取项目负责人和成员的问题及意见,逐步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能力,使得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化。
四、结语
随着科研经费的投入增长,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是加强预算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预算管理体系,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可以保证高校科研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可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防止科研经费的滥用;可以加强高校内部核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可以极大地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