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委婉语汉译英之翻译策略

2017-06-30 22:22李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委婉语翻译策略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6.042

收稿日期:20170321

基金项目:南通航院教育教学课题“高职航运方向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HYJY/2014B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问题研究”(14BXW065);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思维和文化共同感与意象研究”(15YBA401)

作者简介:李华(1977—),男,湖南耒阳人,讲师,中南大学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委婉语,是说话者以一种含蓄、礼貌的方式来表达言外之意的修辞手法。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种种不同之处,因此如何妥善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委婉语的隐含与明示含义便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从委婉语的起源、作用,以及跨文化交际之间的不对等性出发,探索委婉语翻译策略之抉择。

关键词:委婉语;隐含;明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6012203

从委婉语的起源来看,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Euphemism”来源于希腊语,含义为“体现好的寓意之词”。《朗文现代英语词典》认为:“委婉语是以一种间接的、愉悦的方式来传递一些不太令人满意之话语的语言组织方式。”人类在日常生活、礼仪交往中使用委婉语,能够为其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孙丽秀认为,说话艺术是社交的一种需要[1]。其次,委婉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中西文化中有方方面面的差异,从委婉语方面来说,它体现了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之处。相似之处体现在委婉语的作用之上,即禁忌作用、礼貌作用、社交作用等等。差异之处体现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委婉语、使用委婉语效果迥异。

一、委婉语之语用功能

尽管中西文化大相径庭,但从委婉语在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出发,大体来说,委婉语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禁忌功能、礼貌功能、社交功能。以中国文化为例,说起禁忌功能,耳熟能详的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死亡”的诠释。例如:用“夭折”来说明“婴儿死亡”、用“英年早逝”来代替“年轻者去世”、以“寿终正寝”来描述“老人去世”、用“牺牲”来代替“战士在战场阵亡”、用“香消玉殒”“红颜薄命”来说明“美人命不长久”。“死亡”的委婉语在中国道教称为“归道”“升天”“隐化”“羽化”“成仙”“仙去”“上仙”“仙游”“登仙”“升天”“飞升”“驾鹤归西”“乘鹤仙去”“跨鹤登仙”“驾鹤西游”“宾天”“没了”“升仙”等,这些表达最先为修道人的心中之修道理想,后来便成人们对修道人的死的委婉说法;佛教是外来宗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从古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而实际上佛教已完全中国化,“死亡”在佛教中的表达已完全进入了汉语而且已经成了汉语中的委婉表达,如“归寂”“入寂”“圆寂”“灭安”“入灭”“灭度”“归真”“示灭”“寂灭”“坐化”“上西天”“归西”“见佛祖”“归天”“上天”等,其实,佛教中也有采用道教委婉说“死亡”的,像“仙逝”“仙去”“仙游”“登仙”“升仙”等;在基督教中,“上天堂”“见上帝”“进入天国”“心安地休息了”“与上帝在一起”“跻身于天使之中”“获得天国的荣耀”“偿还大自然的债务”等,还可以用的其他委婉语有如“没了”“去了”“走了”“解脱了”“谢世”“弃世”“辞世”“逝世”“转世”“睡最后的觉”“与祖先睡在一起”“停止了思想”“永远睡着了”“见马克思”等。众所周知,委婉语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涉及的文化与男女老少日常交际行為密切相关,是恰当表达中贯彻执行语言美及创造良好交际环境的重要途径。由于人类对于一定的事物存在着共同感,所以西方人对待这一事情也是用其他词汇来代替,而不是赤裸裸地以“die”来表述。杨万鹏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语言形式对等、转移文化内涵的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2]。举例来说,在西方,人们用“pass away”“pass on”“fly off the candle”“sleep ones last sleep”“join the majority”or“rest in peace”“be gone forever”“pay the debt of nature”“go west”“turn up ones toes”来说明之。因此,不同国度者都尽量避免谈论之,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用委婉语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这也表明了人类一直在从未开化的不文明状态发展至举手投足能够登上大雅之堂的进程之中。

用中文的中国人想要拜托他人为己帮忙之时,都会加上“请”“可以吗”“能行吗”等语气词来彰显文明。在英语中,同样存在诸如含“please”“could you...”“Is that ok...?”等句式来表达礼貌,受到日常交际者的追捧。委婉语具有一种模糊美的意向,在日常社交场合中,说话是一门艺术,故多使用委婉语对于人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相处环境大有裨益。如有人将委婉语称呼为“镀金词语”或者是“化妆词语”,这都表明了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即是“避讳”“礼貌”“掩饰”。在西方文化领域,Brown 和Levinson提出“面子理论”,该理论是描绘诠释文明礼貌现象的人际社交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对于用婉转含蓄的表达美化语言,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影响深远。“面子”在不同国度中,象征着不同的文化、性格、风俗特征。因此,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对于面子观念的看法,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进而,当必须讲出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言语之时,人类就会尽量选择美化或委婉含蓄词语来传递含义。

培根道:“谈话使人机智。” 委婉语在人类社交活动中相当于一剂润滑剂,如此一来,人类可用一种文明、得体的语言来表述一些刺耳式、压迫性话语[3]。如新闻报道中常用“解除伊拉克武装”来代替“向伊拉克开火;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在职业称谓领域中,用“环卫工人”或“城市美容师”来代替“打扫大街的人”;用“蓝领”来代替“工人、没有技能者”;用“粉领”来代替“自由工作者”;用“环境建筑师”来代替“花匠”;用“餐厅管理员”来代替“餐厅服务员”;用“家政管理员”代替“仆人,佣人”;用“客座个人”代替“血汗工”;用“厂商代表”代替“销售员”;用“行政助理”代替“秘书”;用“风尘女子”“街边女子”代替“妓女”;用“安全官员”代替“看门人”;用“有喜了,快要当家了”代替“怀孕”; 用“the big C”代替“患了癌症;用“去某个地方;见我的叔叔/婶婶/阿姨;响应大自然的号召”代替“上厕所”;用“军事行动”代替“侵略”“入侵”;”在工商领域中,用“合并”来代替“某一公司破产”、用“提前退休”来代替“下岗、裁员”。在英语中,经常见到的是用“compact car”“mini car”来代替“small car”,从而更突出车结构的紧凑性、轻便性。

二、委婉语之翻译策略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中译者要遵循内容对等、语义对等、语用对等、文化对等。译者对委婉语的翻译,必须保持一定的含蓄性,之后方可根据译入语习惯、偏好、风俗做出改动。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委婉语可分为延伸性委婉语和缩进式委婉语两大类。延伸性委婉语,即夸大委婉语气,使其听起来更加顺耳、文雅;缩进式委婉语,即缩减刺耳性、不文明性的词语,使原意更加正式、温和。翻译中,要尽可能地保持委婉语本身所带有的含蓄含义,确保愿义的完整性。

1直译法

在社会生活中,委婉语的使用处处可见。虽然中西文化迥异,但使用委婉语之目的却是大同小异。因此,在翻译委婉语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保留其原有含义及其含蓄表达手段。下面,以中文原义、委婉语及其英译举例说明:

下岗layoff提前退休unemployment售货员salesman销售顾问sales advisor老头old people老年人senior citizen难民refugee寻求庇护的人asylum seeker瞎子blind视力不佳者visually impaired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随着文化的发展、人权主义的觉醒,人类用词越来越正式、越来越文雅。在委婉语的翻译中,直译法能够准确、形象地传达源语之意,从而显示出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如“如果是炎黄子孙,你还可以拜访离西安不远的黄帝陵”译为“If you are of Chinese descent, you may pay tribute to the tomb of Huangdi(Yellow Emperor), first Chinese emperor, not far from Xian”。本句中的“炎黄子孙”则直接译为“Chinese descent”,能够直接、准确、形象传达源语之意。

但在一定情况下,委婉语也有带某些消极含义的[4]。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曾说:“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家用委婉语来掩饰所做的暴行,如此一来,委婉语的使用,会使事情颠倒黑白。”比如军事上用“附带伤害”来代替“蓄意伤害”,即将“civilian casualties”翻译为“collateral damage”、用“disarm” 来代替“ at war or attack”;政治上的丑闻,则避免用“scandal or affair”,而是用“gate”来指代。如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用“gate”来代替“scandal or affair”.直译的好处是既保持了原文的风格特点,又准确、直接地表达了原句的含义,可称作是完全对等的翻译。比如,现在讨论“贫穷”时,一般将“贫穷” 译为“处境艰难”,避免使用“poverty”, 转而使用“in a difficulty situation”。一般说来,显性委婉语翻译的最佳方法是直译法,它可以使译文在内容上和语言功能上达到对等之效果。

2意译法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支。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许多差异,汉语是竹节式结构,多注重意合,英语是树状式结构,多注重形合。因此,汉语英语差异较大。但直译法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些意思表达含蓄、委婉的情况下,意译法则更可以完整明确表达原义。例如:

例1:“晚上还得唱戏,一大家人都指望爸爸和我两个挣钱吃饭呀!”(新凤霞:《找点活》)

I had also to act on the stage in the evening because the whole family lived on earnings from my father and I.

此处,将“唱戏”译为“act on the stage”而不是“shout opera”,这种翻译策略更能体现语言对等、结构对等,从而使原文更加传真。

例2:“三月里刘薰宇君来信,说互生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朱自清:《哀互生》)

In March I heard from Mr.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 sick at that. The docte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劉士聪译文)

在这里,“只好等日子了”其实就是等待死亡的意思,但译文却以委婉语译出。”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就是对“die or death”的表达。体现出了委婉语的语用交际功能,即减少言语对他人的打击性。

在翻译领域中,大家对于异化或者归化的翻译手段多有争议。由于异化翻译策略更加符合世界潮流,所以如今在翻译领域中的大趋势是异化。

3加注译法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以战国诸子百家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华文化早已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性格特征、民族面貌的一种象征。英语文化也有其发展的历史,但它属于开放性语言,由于地理因素、自然环境影响,英语文化分为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现代英语时期。在翻译委婉语的过程中,在文化语义不对等的情况下,需要译者运用加注的方法来解释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加注通常是补充一些背景材料或文字起源等内容[5]。加注通常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音译加注,另一种是直译加注。下面举例来阐述。

例1:他看起来像是要勃然大怒。

He seems to fly off the handle.(fly off the handle: get very angry and fly into a rage)

在这里,译者将“勃然大怒”译为“fly off the handle”,而不是“burst into anger or lose his temper”,将生气的状态尽量缩减到最小,符合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则下面可以加注为“fly off the handle”相当于“blow ones stack”,是“get very angry and fly into a rage”之意。

例2:千禧一代经常入不敷出。

The Millennial always spend beyond their means.( spend beyond their means: spend more than they earn or overspend)

在此处,译者将“入不敷出”译为“spend beyond their means(=make boh ends meet)”,而非干巴巴的“overspend”, 通过加注的方式更能帮助非英语母语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从而避免了歧义的产生。但在采取加注译法同时也要铭记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即释义要准确,有准确来源;另一条原则是译文应该简洁,不应冗余拖沓。

4模糊译法

委婉语使用的范围包罗万象,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关联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委婉语本身就带有一种模糊的意向,根据会话理论,说话者和聆听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的关系,即一种默契原则[6]。在该原则的指导之下,说话人经常为了达到理想中的交谈目的,从而遵循数量原则、质量原则以及关联原则。传统观念中的委婉语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传统委婉语,另外一种是文体委婉语。传统委婉语,即与禁忌语言密切相关的间接语言表达手段;而文体委婉语,则是赞扬他人、溢美之词。大众使用委婉语一般是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若即若离原则,另一个则是美好中听原则[7]。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相当于说话者,而读者就相当于聆听者,在此转换过程中,译者首选的就是美化原文的词语、结构,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之时能够有唇齿留香、耳目一新之感。因此,翻译领域之中,译者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模糊译法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将举例来进行阐述。

例1:她有喜了。

She is expecting a baby.

She is in the family way.

由于怀孕与性行为有关,所以人们在谈论到一位女性怀孕之时,会间接地表达出这层意思。

例2:他的脸上都是粉刺。

He is beset with problem skin.

由于粉刺是一种听起来很不舒服的事物,主要长在年轻人的脸部与颈部,与生理上的一些变化有关。所以人类在谈论这类事情之时,常常一言以蔽之。

例3:我想去上厕所。

I will go where the Kaiser must go.

尽管时代已经进步,但上厕所依然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词语,故译者在传递意思时,使用模糊化的方法,将原文之意以一种具有美感与神韵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来。

多数人将委婉语视为一种距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一种语言组织形式,殊不知,在每天的生活之中,在每句话之中,我们都在使用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法。为了达到理想中的会话效果,并营造出一种和谐、有序、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必要遵循会话原则、质量原则、数量原则,尽量有礼貌、有移情地传递出自己的想法。在翻译这一领域,如何将委婉语合适地、不失真地传递到另一国度的语言之中值得译者深深推敲。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提供了直接译文法、意译法、加注译法、模糊译法等翻译策略。但译者在探索委婉语的征途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丽秀.浅析英语委婉语的礼貌功能[J].文教资料,2011(10):38—39.

[2]杨万鹏.中西文化差异对谚语翻译策略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95—97.

[3]张宵.汉英委婉语对比与翻译策略[J].语文学刊,2009(2):81—84.

[4]张利.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委婉语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5(12):138—139.

[5]于晓.浅析英汉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J].才智,2012(13):197—198.

[6]范红云.委婉表达的语用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35).

[7]余思思.指示词语的翻译和语用学[J].文教资料,2006(27).

Brief Analysis of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uphemism

LI Hua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Euphemism is a kind of speech in a subtle and polite way that the speaker uses to convey his or her inner meaning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perly translate the inner and literal meanings of euphemism of different cultures. Here, considering aspects like the origin, functions and crossculture inequalities of euphemism, this paper will make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euphemism.

Key words:euphemism; inner meanings; literal meanings; translation strategy(責任编辑:刘东旭)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

猜你喜欢
委婉语翻译策略
委婉语教学研究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浅论委婉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