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字语义场的生成及其文化意蕴

2017-06-30 17:15吴雅琦李奇志
关键词:油水语义

吴雅琦++李奇志

摘要:“油”字是汉语言中的核心词之一,从甲骨文到春秋金文、战国文字,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记录了我国油文化的各种形成事项。从语言文字的视角看,我国油文化的出现,表现在围绕着“油”字所呈现的“油”的语义场上。“油”字进入本语义场后,很快显示出替代“膏”“脂”之势,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油”语义场的主导词。“油”本身具有各种物理特性,而其物理特性在社会发展和运用中又衍生出不同的文化比喻义,由此生成了我国丰富的“油”语言文化意义场。

关键词:“油”字;“油”语言;语义场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29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油”字在斯瓦德什(M.Swadesh)的《百词表》中位居第32位,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从油文化的角度而言,“油”字是中国油文化的载体。一般认为,我国所能见到和识别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从甲骨文到春秋金文、戰国文字,从篆书到隶属再到楷书,记录了我国油文化的各种形成事项。

一、“油”字语义场的出现

从语言文字的视角看,我国油文化的出现,表现在围绕着“油”字所呈现出的“油”的语义场的形成上。

在我国先秦文献中,已有“油”的记载。只不过,其时的“油”并非现在的“油”。

“油”,形声字,从水,由声。《说文·水部》载:“油水,出武陵屏陵西,东南人江。”可见,“油”的本义指水,是一条河流的名字。

先秦文献中的“油”并不指称“油脂”的意义,且不单独以字的面貌出现,而是以“油油”、“油然”之类的词的形式出现。“油油”在先秦文献中,意义主要有三种:一是“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如《尚书大传》卷二:“﹝ 微子 ﹞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二是指“流动貌”,如《楚辞·刘向<九叹·惜贤>》:“ 江湘油油,长流汩兮。” 三是指“和悦恭谨貌”,如《礼记·玉藻》:“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郑玄 注:“油油,説敬貌。”

“油然”出于《孟子·梁惠王上》。在先秦文献中,意义也主要有三:一是指“盛兴貌”,如《孟子·梁惠王上》有:“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二是指“自然而然”,如《庄子·知北游》:“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三是指“舒缓貌”,如《孔子家语·五仪》中有“ 孔子 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

先秦时期,具有后世“油”特质的“油”多以“膏”、“脂”或“肪”称之,其指称的多样化,充分表明了那时对油脂的多方位认识和利用。从油脂的来源看,先秦使用的动物油脂多是从家养畜禽的脂肪中提炼出来的,如牛、羊、猪、犬等等,不同的动物油脂有不同的名称。《周礼·冬官·梓人》郑注:“脂者,牛羊属;膏者,豕属。”[1]《说文解字》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2]。从油脂的形态看,《礼记·内则》孔颖达疏曰:“凝者曰脂,释者为膏。”[3]从油脂的味道看,《周礼·天官·庖人》曰:“膏臊,犬膏。膏腥,豕膏也。鲜,鱼也。羽,雁也。膏膻,羊脂也。”[4]

我国早期的植物油脂样态与现在的液体样态不同,是将含油量较高的植物种子或果实捣碎成泥状加以使用的,也称为膏、脂。《楚辞·招魂》曰:“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无故自凝曰坐。”[5]“兰膏”是用泽兰叶子提炼出的“膏”状植物油脂,说明屈原时代的楚人已用泽兰熬炼油脂供照明用,《楚辞》中的“兰膏明烛”可能是目前我们所见的最早利用植物油脂作为照明能源的记载。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魏晋时期,“油”的语义场包括五大成员:“膏”、“脂”、“油”、“肪”、“泽”。从各成员的使用比例来看,魏晋“油”语义场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中,“膏”、“脂”、“油”的使用频率都很高,分别达121例、150例、144例,呈三足鼎立之势。新生力量“油”自东汉进入该语义场以来,使用频率急速增长。“肪”、“泽”的使用率相对而言则较少,分别只有19例和7例。”[6]“油”指称“油脂”大约在东汉时期,《释名·释饮食》有言:“奈油,捣奈实和以涂增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奈油亦如之。”“油”之所以能逐渐替代“膏”、“脂”进入本语义场,与人们的认知习惯有关。“油”初义为水,上文《释名·释饮食》说奈油“形似油也”,说明植物油和水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同属液体,这种物理上的相似使人们顺理成章地将两者联系起来,因此,“油”也就产生了“油脂”的新义,进入了本语义场。

从用法上看,“油”的使用情况和“膏”、“脂”相同,可以指动物的脂肪,如“以韭根,炒存性,旋捣末,以猪脂油调,敷之”[7]。也可以指植物提炼出来的油脂,如“清麻油十三两,菜油亦得,黄丹七两,二物铁档文火煎,粗湿柳批蓖,搅不停”[8]。还可以指身体油或灯油,如“香油”、“足油”、“膏油”、“酥油”等等。

总之,“油”虽较晚进入本语义场,但一旦进入后,发展非常迅速,其使用很快就呈现替代“膏”“脂”之势,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油”语义场的主导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此后,“肪”、“泽”的使用频率和比例很少。魏晋以后,“肪”向构词语素的方向发展,少有单用,而“泽”所表示的“化妆用的脂膏”之义的特殊用法也逐渐消亡。所以,我们今天研究的是“油文化”,而不是“膏文化”或“脂文化”。

二、“油”字的语言文化意义面面观

由上所述可知:“油”是形声字,从水,从由,由亦声。“由”的基本意义为“滑动”。“水”指“汁水”、“液体”。“水”与“由”联合起来表示“润滑的液体”,因此,其本义为“润滑的(动植物)汁液”。后来的“油”主要指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这样的脂质物本身具有各种不同的物理特性,而其物理特性在社会发展和运用中又生衍出不同的文化比喻义,由此生成了我国丰富的“油”语言文化意义场,下面我们择其要义而述之。

(一)与“灯”“光”相关的“油”语言

“油”有色泽光润之义。《史记·宋微子世家》有“禾黍油油”之说,索隐:“光悦貌。”由此,引申出一系列词语来说明这一特性,如:“油光可鉴”,意指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意指表非常光亮;“油光晶亮”,意指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或“油幌幌”),意指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由于动植物油具有这样光润的工能,古代女子为了使头发光亮柔顺,常常用油抹头发,但这只能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所以产生了“卖油的娘子水梳头”,“卖油的只闻香”等等谚语来描述古代一般民众的穷苦生活情状。

“油”不但有光润,而且燃之能照明,这一特点使油在中国数千年的照明生活中都离不它,油灯的发明就是显例。含“油”字的熟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是反映和体现我国文明历史中照明工具油灯形制的一个重要佐证。如:

不拨灯不添油——省心(芯)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灯盏无油——光费心(芯)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灯盏添油——不变心(芯)

这些歇后语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代灯具的形制:从原理上来说,任何器皿只要能够盛放油脂,再配上引火装置——芯,即可充当灯具之用,换言之,油和灯芯是实现照明的核心要素。从形态的相似性上,一般推断中国古代灯具的原始母型应为“豆”。战国的《尔雅·释器》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但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南北朝的《玉篇》(顾野王)中首次出现了形声字“燈”,意“燈火也”,从“火”旁表明灯的照明特征。再后来又将“燈”简化为“灯”,《玉篇》中写道“灯,火也”。“豆”、“登”、“镫”、“燈”、“灯”的字形演变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器皿的用途从盛食器到礼器、再到普通照明工具的历史变迁。上面的歇后语,通过灯盏灯芯、用油点灯、拨芯添油、油助芯燃的描述,基本反映了我国油灯的基本形制和特点。更主要的是,这些歇后语以“芯”谐“心”,以“油烧”喻“变故之大”,来说明“油烧”之于“人心”的不可抗拒与痛苦难忍。

就使用的燃料而言,我国的灯具分膏灯和烛灯,即后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我国油灯与技术文明以及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时尚。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省油灯);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气死猫);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无论如何变化,油灯能长明,都必须要不断续油,若无油的助燃动力,则会灯火熄灭。由此延伸至人事,人们就用成语“油干火尽”来形容罄尽。用“ 油干灯尽——玩儿完”喻指人的精力或财力消耗一空;进而用“耗干了油的灯火——奄奄一息”、“油干灯草尽——说灭就灭”等熟语形容人的身心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当然,“油”与“灯”的关系还有很多向度的解读,如用“长添灯草满添油”比喻做事应做好充分准备。用“不费灯芯也费油”说明做任何事总得有些损耗和花费。用“出了灯油钱,站在黑地里”喻指付出代价,没有结果。用“有芯无油总枉然”指代没有基础,就算费尽心机,也不起作用。用“省油灯”来喻指安分、老实、不招惹麻烦的人,反之,用“不是省油的灯”之俗语,来指代或是精明、干练,有根底,有来头,主意多、智慧高,或非同一般,不简单的人,甚至是工于心计,不好对付,不甘寂寞,不规矩安分的人。

(二)与“滑”“火”相关的“油”语言

油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特性是滑,其本义是润滑,用在为人处事上,逐渐引申为油滑,即圆滑世故而不诚恳。到清代,油滑之义得到进一步强化,有“油嘴滑舌”与“油腔滑调”等成语问世。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9]

这里,首次出现“油嘴滑舌”,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爱耍嘴皮子。该词语有时作“ 油嘴花脣”或“ 油嘴油舌”。“油”與“嘴”一联姻,往往就是轻浮油滑之义:“油嘴子”、“小油嘴儿”、“油花嘴”都属此类。而王士祯《师友诗传录·卷一·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10]由此可见,“油腔滑调”更侧重不学无术,任意恣性,说话的语气与声调的轻浮油滑,不诚恳,不严肃。关于这类的成语颇多,“油头滑脑”,形容人狡猾轻浮,也作“油头滑面”“ 油头滑脸”。“粉面油头”或“油头粉面”,形容人打扮得妖艳粗俗。另外,在中国民间流传着“真朋友,淡中如水,假朋友,蜜里调油”等谚语。这表明,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比喻的交友之道,得到了全民族各阶层人们的认同。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温柔敦厚、讷于言敏于行是言行准则,对油滑之性特别鄙薄。所以,汉语中出现了许多与“油”字有关的歇后语来描述这一特性:

锥子上抹油——又尖又滑

油篓里的西瓜——又圆又滑

掉在油缸里的老鼠——滑头滑脑

鸡蛋掉进油锅里——又圆又滑

鸡蛋掉油缸——又圆又滑

脑壳上搽猪油——滑头

嘴上抹猪油—— 油嘴滑舌

嘴巴上挂油瓶——油嘴滑舌

肉墩子——油透了

夜耗子上灯台——油嘴滑舌

凡士林涂嘴巴——油腔滑调

吃着油条唱歌——油腔滑调

小耗子钻油篓——油嘴滑舌

手板脚板都是油——滑手滑脚

油滑走向极端的结果就是“油子”、“老油条”、“油渣子”等等民间称呼语的形成。此外,与油相关的称呼还很多,如“油炸鬼”,指代十恶不赦之坏人。现在大部分地方叫油条、炸面,在粤语及闽南语地区仍叫油炸鬼。“油炸鬼”的来源与秦桧有关。据《清稗类钞》:“油炸桧长可一人,捶面使薄,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炸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似诛之也。”[11]关于“油炸鬼”,张爱玲是这样说的:烧饼是唐朝自西域传入,但是南宋才有油条,因为当时对奸相秦桧的民愤,叫“油炸桧”,至今江南还有这名称。“拖油瓶”(或“油瓶头”),妇女重嫁时带往男家的前夫所生子女。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天祥没有儿女,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12]而“油博士”,方言中形容浑身弄到油迹的人。

油是烹调必需的原料之一。我国大约在宋代就形成开门七件事的民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鲞铺》:“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13]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14]随着植物油的大力发展,民间逐渐形成了吃油炸食品的习惯,这样一批与油炸相关的俗语就产生了,如:

油炸麻花干干脆脆——全身都酥了

油炸辣椒够戗——够受的

油炸花生米——干干脆脆

油炸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油煎冰棒——一场空

油炸必须要有锅,油锅通常指盛有沸油的锅,稍不留神就会给人带来致命伤害,所以常用来比喻险境。惯用语“下油锅”喻指受熬煎,受酷刑。佛教中下地狱是不幸之最。地狱,有十八层之多,越往下层,苦难越深重,其中不但有阎罗、判官、鬼卒等凶神恶煞,还有刀山、油锅、碾盘、锯解、石磨种种酷刑。旧时迷信说法,人在生前造了孽,死后到阴间要受下油锅的酷刑。汉语与“油锅”相关的歇后语有:

滚油锅里捡金子——难下手

啄木鸟下油锅——嘴硬骨头酥

滚油锅里撒盐巴——炸起来了

滚油锅里炸油条——翻来覆去

冷水浇进了热油锅——炸了锅了

锅里的炸油条——翻来覆去

臭豆腐下油锅——有点香

油是很好的燃料,本身能起火。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说:“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15]“火上浇油”一语就说明了油能生火,油助火燃,火見油旺的特性。该词语比喻于矛盾中增加激化因素,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也作“火上添油”、“撩火加油”、“火上加油”、“往火上倒油”、“泼油救火”。

(三)与“贵”“肥”相关的“油”语言

油在古代是稀缺物资,是贵重物质,所以民间认为什么东西贵重往往用油来比喻或形容,如“滴水贵如油”、“淡水贵如油”、“饮水贵如油”、“吃水贵如油”、“饮水贵如油”、“人情贵如油”、“香烟贵如油”,等等。而“春雨贵如油”的俗语最为人知。就地理位置而言,我国华北地区春旱一般比较严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天多,水分蒸发快,容易形成连续干旱。而这时正是农作物播种成苗的好时期,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显得尤为突出。此时,若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相关俗语还有:“水甜庄稼富,春雨贵如油”;“十年九冬旱,春雨贵如油”;“下雪就有粮,下雨就有油”;“春雨贵似油,春雪农民愁”;“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等等。

“头伏锄谷满碗油,二伏锄谷半碗油,三伏锄谷没有油。”油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因为谷茁最容易遭受杂草危害,所以必须及早中耕除草,促进谷子生长。该谚语是说,谷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前期锄地效果最大,如果到生长后期,中耕效果就大大降低。兰州人有“一个石头二两油”的谚语,指的是:兰州人把老砂地收拾平整,然后上足粪,再把砂子和石头依次铺在肥地上,这样就有很好的保墒、保肥作用,这种地种植葫芦收成特好。“要想养好牛,一月一碗油”则说明油对牛防治“百叶干病”的作用。

油的贵,还与“肥”有关。“肥”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我国唐代以前主要使用动物油脂,所以“油水厚(大)”则必须肉肥。由此,“油水”有两层意义:一是饭菜里含的脂肪质;二是比喻分外的或不正当的收入或好处。围绕“油水”,汉语产生了一些歇后语,或是油水多的,如“耗子啃骆驼——大有油水可捞,臭虫咬胖子——沾油水,肥鸡饨汤 ——油水多,大师傅的肚子——油水多,绵羊尾巴——油水多”;或是油水少的,如“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蚊子腹中刳脂油——没有油水,蛤蟆骨头熬汤——没多大油水,狗嘴里的骨头——没太多油水,鸡骨头熬汤——没多大油水,鸡肠子上刮膏——没多大油水,青菜煮豆腐——没什么油水,瘪芝麻榨油——没多大油水 ”。另外,“揩油”、“捞油水”、“沾油水”、“挤油水”、“榨油水”、“讨油水”等等惯用语,都是贬义,大都体现了“刮别人的油水长自己的膘”的特点,是传统文化中的负面社会现象和因素。

(四)其它与“油”相关的熟语

1.关于卖油郎的歇后语。在古代,卖油郎地位不高,所以,关于他们的歇后语,多带一点嘲讽性质,如“卖油的梆子——挨敲打的货,卖油的不打盐——不管闲(咸)事,卖油条的拉胡琴——游(油)手好闲(弦),卖油的敲锅盖——好大的牌子”等等。

2.关于麻油的歇后语。麻油是备受我国人民喜爱的油,所以歇后语很多。常见的有:“猪油里掺麻油——香上加香,麻油拌小菜 ——个个喜爱,小磨香油拌凉菜——个个喜爱,麻油拌韭菜——各人心里爱,麻油煎豆腐——下了大本钱,屁股上擦香油——不值一闻,舌头上抹香油——油嘴滑舌,吃麻油唱曲子――油腔滑调,鳖蛋上抹香油——圆滑,狗肚子盛不下四两香油——非倒出来不行,大篓香油浇芝麻——得不偿失”等等。

3.关于动物与油的熟语。很多动物歇后语都跟油有关系,如“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黑狗偷油打白狗 ———搞错了,柏油烫猪头——连根拔,油灯上炖猪蹄—— 慢慢来,肥猪身上抹油——多此一举”等等。在动物与油的关系中,数老鼠与油之间的关系最为有趣。在民间,“老鼠偷油”的故事流传很广,并且“老鼠偷油”还成为了围棋术语,围棋中边角死活的一个基本形状因棋形像一只小老鼠而得名。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谣。老鼠机敏、狡猾、贪得无厌的形象也在“油老鼠”、“耗子钻油坊 ——吃香”,“老鼠钻油壶———有进无出”,“掉在油缸里的老鼠——滑头滑脑”,“红眼老鼠出油缸—— 吃里爬外”等熟语中得到生动的刻画。

4.另外,民间还有许多有关油坊、油缸、油瓮、油篓、油瓶、油壶、油葫芦等与油相关的熟语产生。这些熟语从油与相关物件的连接上产生联想,把一些抽象的观念用形象的方式给予表达,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

油盐罐子形影相随—— 一对儿

油壶里打跟头——胡(壶)闹

倒了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油漆匠的家当——有两把刷子

油瓶当鼓槌——空对空

油篓里掷骰子——没跑(跑不了)

油库着了火——近不得身

油画里卷国画——话(画)里有话(画)

猪油蒙心——一点不清醒

背油桶救火——一惹火烧身

大风地里点油灯——一吹就了

大河里漂油花——一星点儿

大篓洒香油,满地拾芝麻——得不偿失

打了瓶子洒了油——两头不落一头

在此类熟语中,“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的影响很大。唐朝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有:“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16]意思是说,要么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成语“一不做,二不休”,就是从“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转化来的。后来又与“扳倒葫芦洒了油”连接,使这一成语具有了形象性和概括性,用起来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民间智慧。

在我国当下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加油”一语。加油,字面意义是给运作的机器如车子等添加燃料油或加入润滑油,其象征意义是对自己或他人的鼓励、支持或是激发动力,是生活中最为常用的一个词。“加油!”是老外眼中最牛的“中国元素”。这个运动场上的助威号子,最初是从油坊里产生的,后来移植出来,成为助威号子。在这简洁、热烈又响亮的叫喊声里,延续着中国人民的坚毅与纯朴、欢快与协同的精神气质和面貌。

[参考文献]

[1]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375.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90.

[3]礼记正义[M].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70.

[4]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64.

[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04.

[6]龙丹.魏晋核心词“油”语义场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7(7):146-149.

[7]葛洪.肘后备急方:卷5[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34.

[8]葛洪.肘后备急方:卷8[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05.

[9]李汝珍.鏡花缘[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103.

[10]王士祯.王士祯全集:第8册[M].山东:齐鲁书社,2007:103.

[11]徐珂.清稗类钞: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75.

[12]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89.

[13]吴自牧.梦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8.

[14]武汉臣.玉壶春[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28.

[15]张华.博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352.

[16]赵元一.奉天录: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5:32.

(责任编辑文格)

The Semantic Field Generation of “You(游)” and Its Cultural Meaning

WU Yaqi1, LI Qizhi2

(1.Department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adison 53706, WI, the United States;

2. School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s,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Hubei,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key words in Chinese languages, “you”, as well as the origin of the oil culture, has been recorded in different forms ranging from oracle bones inscriptions, inscriptions on bronze, Warring States scripts, large seal script to regular scripts. From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e oil culture of China originated from the semantic field of “you”. It has become the dominate word in the field, which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and replaced other words such as “fat”and “grease”.The physical uniqueness of oil has led to the derivation of variety of culturally figurative meaning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which enriche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semantic field of “you” in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y ou(游); the words and discourses with “you(游)”; the semantic field

猜你喜欢
油水语义
水平井油水两相中的RAT流体成像分析
语言与语义
油水混合
油水两相流超声波衰减测试方法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12种黄酮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误区:维生素K需补充,但要远离“油水”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