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清
文理分科之前,我和小曾就比较熟悉了。在一次生物考试中,生物试题他硬是一道没做,倒是满满地填上了历史知识,在空白比较大的答题区,他把明朝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姓名一个不落地给写了下来,对于其中的生僻字还标了注音。
“人才!”这是我的第一感觉,由此送他一个外号——易中天。谁知,这个名字越喊越响亮,大家也都这么叫,以至于在分科前,我还真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不过,他却是教师办公室的常客,迟到了、清洁糟糕、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校服不规范等等毛病总有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是班主任对他的评价。一旦犯错后,他都能够至少表面上比较虔诚地接受批评。鉴于所犯的事儿还不至于触碰到校级处分,故几乎每次都只是批评或者写写个人反思,也就不了了之。然而,他就像一个永远不会停下来的皮球一般,只要没有班主任摁着他,不一会儿,他就又立马跳了起来。
分科后,他竟然分到了我的班上。本着保护人才的原则,我特意举荐他当生活班长,并且获得了集体的支持。我期许他能够在新的班级有归属感和存在感,开学一两周表现还真不错。对于他的转变,我也不时在班内公开表扬和鼓励,以正面态度激励其正向表现。但是好景不长,我开始间断地收到其他老师的投诉,这是他老毛病又犯了。
激励和说教,起到的教育十分微弱,他已经形成了“免疫力”。我决定改变方法,准备对其“硬攻”,但一想,不能超之过急,要逐步加大火力,以引发最终的爆炸点。周一上午,他上课打瞌睡,被我教育了一顿,他诚恳地接受了批评;下午,再次被我发现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又一次被我批评了,他显得有些沮丧;周二,我专程检查他的作业,果然没有完成,于是我训斥的力度比昨天更大了;周三,他私自出校门,被校领导逮个正着,按照学校住读生管理规定,需要罚走读一周。他请求我再次给予机会,鉴于他家离校很远的实际情况,我暂且搁置了对这件事的处理,期望他后续能够有良好的转变。然而,周四早上的早操他又迟到,而且寝室的清洁被生活老师点名批评。又一次被我批评了!面对如此密集的“批评”,他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公开发布不满,表示是班主任有意针对他。初步预热效果已经达到。
综合以上情况,小曾被惩罚走读一周,每天得坐一个多小时的轻轨上学和回家。由于的确赶不上早自习,并且晚自习最后一节课后,就赶不上回家的最后一趟车了,于是我允许他早上迟到并且晚自习少上一节。即便被我动真格了,小曾仍不悔改,在课堂睡觉的情况更严重了。一周后,我才知道真相。原来,这一周他和他的家长瞒着我,根本没有回家,而是就住在同班同学的家里。两个好朋友一起睡,晚上自然就睡得晚了。“既然住在同学家里,為什么还要迟到和早退呢?”我生气地问道。“不是你叫我迟到和早退的吗?”他倒变得不耐烦了。火药味被我逐渐激发了出来,顺势,我只有点燃火药了:“你这个样子,还读什么书呢?”
“我还真不想读了!”说完,他一甩手就冲出了教室。两周以来每天都处于老师的火力“攻击”下,一个曾经善于和老师“周璇”的“问题老赖”被我彻底激怒了。
我叫来了其家长,两周来的情况我一五一十地严肃地告知了他们。在一旁的小曾情绪十分激动,出现了对班级和老师的言语攻击,并且提出要退学。实话讲,效果已经达到,就是让他主动退学,并且让家长也无话可说。他是借读生,退学手续在严肃不悦的氛围中迅速地办完了。前期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这一刻。
能够进入本校高中借读并不容易,而他学籍所在的学校和本校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差距甚远,我断定他会后悔。即便不后悔,让他换一个环境,兴许有合适他的教师能够改变他。刚过一周,家长就带着小曾来学校道歉,并且小曾也写了深刻的反悔信。期间,我也收到了所谓的关系电话,但被我毫无余地地拒绝了。这期间,小曾内心各种复杂的滋味只有他自己能够深切地体会,“求”学之路十分艰难!
爱的教育,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狠心”。被我万般“折磨”之后,小曾终于得到了回归的机会,但是有一个条件:一旦再犯任何事,立马劝退!至于是否劝退,那是后话,但这一次让其彻底触碰谷底的教育,还真的起了效果。一个月过去了,小曾的各种疑难杂症没有再犯。触碰谷底,方能崛起。但愿小曾能够借着这次触底的机会,真正地崛起。
(作者单位:重庆市朝阳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