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观察

2017-06-29 02:30郭景华龙文香尤金英
当代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营养性胎龄微量

郭景华,龙文香,尤金英

(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西吉安343000)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观察

郭景华,龙文香,尤金英

(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西吉安34300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5),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为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喂养耐受性。结果观察组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及总胆红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每天呕吐次数>3次、胃潴留>30%奶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强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微量喂养;生长发育

早产儿大多存在机体发育不完善及各种合并症,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成熟,吞咽及吸吮能力低下,开奶后易出现胃潴留、呕吐、腹胀等喂养不耐受情况[1],出生后早期营养缺乏不仅影响到近期体质的增加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对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及预后也有较大的影响[2]。相关研究表明,母孕期营养对新生儿体质量密切相关[3],同时早期营养干预有助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4],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落后及营养不良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对照组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出生胎龄(34.13± 3.43)周,出生体质量(1 702±563)g,极低出生体质量25例;观察组67例,其中男37例,女30例;出生胎龄(33.32± 3.55)周,出生体质量(1 732±458)g,极低出生体质量26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及极低出生体质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为排除器质性疾病前提下出现如下情况之一:每日呕吐次数>3次,胃内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2,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24 h内腹围增加超过1.5 cm。(2)胎龄<37周,入院日龄<1天,出生体质量<2 kg。(3)出院时生命体征稳定,心功能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可完全经口足量喂养,体温稳定,已停药及吸氧。

排除标准:(1)先天性畸形(先天心脏病、先天十二指肠闭锁等)、遗传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及患有严重疾病(呼吸窘迫、重度窒息、颅内出血、无法自主呼吸需机械支持者等);(2)有外科手术史,住院时间少于1周。(3)治疗期间死亡。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置于暖箱,根据患儿胎龄、日龄、体质量调节暖箱参数,并给予吸氧、兴奋呼吸、部分静脉营养支持、原发病治疗等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生后禁食,给予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微量电解质、微量元素等组成的静脉营养液,2~3天后,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奶瓶或管饲喂养方式,首选母乳,若母乳不足或存有其它禁忌症,则选择早产儿配方奶粉,逐渐建立肠内营养。观察组患儿首先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根据患儿吞咽及吸吮反射功能是否协调来决定是否开奶,如能吞咽则先经口喂或鼻饲葡萄糖溶液3~5mL,若无呕吐或腹胀则给予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微量喂养:根据患儿吸吮力大小给予棉签蘸奶喂养及输液泵泵奶。每次奶量3mL以下采用棉签蘸奶喂养法,此法可锻炼患儿吸吮能力且不易呛奶,取无菌棉签蘸奶后放入患儿口中,轻轻抖动刺激其吸吮反射功能;输液泵泵奶采用经鼻插入胃管,胃管体外连接注射器,注射器吸入配方奶粉或母乳并放置于输液泵中,每天5~20mL/kg匀速注入,每2 h换一次奶液,检查胃内残留奶液情况,12 h更换1次注射器。

非营养性吸吮:喂奶前后吸吮橡皮奶头5~10min,每2小时1次。

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每日同一时间测定两组患儿体质量,观察并记录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总胆红素水平,患儿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性情况。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采用胆红素氧化酶法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资料采用c2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参数比较观察组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及总胆红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参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参数比较

项目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d)体质量增长速度(g/d)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d)胎粪排空时间(d)总胆红素(μmol/L)观察组(n=67)6.91±1.24 15.16±5.65 12.11±5.65 3.09±1.13 38.13±6.21对照组(n=65)12.13±1.52 16.76±5.74 20.31±4.46 5.25±1.25 30.22±4.18 t值12.75 3.14 14.76 15.70 9.25 P值<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率的比较观察组腹胀、每天呕吐次数>3次、胃潴留>30%奶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率比较(n)

3 讨论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即喂养困难,主要表现为胃潴留、呕吐及腹胀等,微量喂养不仅可以使早产儿获得更多能量、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还可促进胃排空,具有更好耐受性,增加十二指肠蠕动[5]。非营养性吸吮可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胃泌素分泌,加快胃排空,还可刺激口腔舌脂酶分泌,促进吸吮反射成熟,增加吸吮力,使新生儿较快适应奶瓶喂养,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6]。胎儿在母体内依靠母体胎盘输送营养物质,早产后来源于母体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被中断,此时,为维持机体机能,需通过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途径,为患儿提供必要热量及营养物质。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患儿,与正常胎龄分娩患者相比,其能量储备低、体质质量低,对热卡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明显高于足月儿,出生体质量越小、胎龄越小、蛋白质及热卡的需求越高,早产母体的母乳较足月母乳包含更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等,其乳清蛋白比例高,更有利于患儿消化与吸收,这种差别可持续到分娩后四周,因此,提倡给予早产儿母乳营养支持[7]。另外,母乳中还含有免疫保护因子如溶菌酶、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激素类如皮质醇结合蛋白、甲状腺素等,维生素载体如维生素B12结合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等,酶类活性物质如胆盐-刺激脂肪酶、淀粉酶等,其它生物活性类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等,还可以给未发育完全的患儿免疫系统提供抗炎症因子如细胞保护因子、抗氧化物、上皮生长因子、炎性降解酶类等,白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吞噬细胞,微生物因子等具有防御作用的物质[8]。但应当注意的是,尽管母乳具有营养及免疫方面的优势,而仍然无法满足早产儿所需的蛋白质及矿物质类,因此,早期静脉营养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但也不能完全忽略早期肠内营养策略,因为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可较好促进胃泌素合成及分泌,肠内营养不足可导致胃功能受损、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减弱[9];长时间的肠外营养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10]。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喂养不耐受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促进肠胃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的排泄,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11]。

综上所述,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强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夏红萍,朱建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5,4(2):95-99.

[2]王丹华.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国际早产儿喂养共识解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7):664-669.

[3]张峰程,李彩云,毛静月,侍立峰.孕妇营养状况对新生儿体质量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2):7-8.

[4]成彧,李菁.防治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1):53-56.

[5]林佳君,汤庆娅.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原因剖析及营养摄入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9):712-715.

[6]胡翠萍,万政.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开塞露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7(6):543-544.

[7]田运慧,袁小利.母乳喂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30):129.

[8]黄金芳,覃雪玲,梁凤华.早产儿母亲心理压力对母乳喂养成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3(9):29-32.

[9]谈志军.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及预后状况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22(10):619-621.

[10]印学蕾,贲晓明.早产儿肠道外营养支持技术[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85-89.

[11]侯晓静,张成元,冯子鉴.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 52-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67

猜你喜欢
营养性胎龄微量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七十九)——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钙剂联合维生素D3治疗儿童中重度营养性佝偻病的临床观察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