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局灶性肝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17-06-29 02:30杨红莉
当代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灶性局灶水分子

杨红莉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河南三门峡4723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局灶性肝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杨红莉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河南三门峡47230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局灶性肝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63例局灶性肝脏病变患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3例,实施磁共振扫描。对比局灶性肝脏病变不同类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及其表现扩散系数(Apparent Di f fusion Coef f iceint,ADC)值。结果肝良性病变(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分别为(3.04±0.20)×10-3mm2/s和(2.07±0.22)×10-3mm2/s,均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的(1.38±0.13)×10-3mm2/s,肝恶性病变(肝转移瘤、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及原发性肝细胞癌)ADC值分别为(1.05±0.16)×10-3mm2/s、(0.86± 0.14)×10-3mm2/s、(0.82±0.13)×10-3mm2/s,均显著低于正常肝实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ADC值为(1.42± 0.18)×10-3mm2/s,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并检测ADC值,可对局灶性肝脏病变性质及类型进行诊断与鉴别,值得推广运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扩散系数;局灶性肝脏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早,随着磁共振硬件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由传统单纯形态学逐渐向功能学和形态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显著扩大[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目前唯一一项可对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运动进行无创检测的技术类型,近些年有学者将该诊断技术应用在局灶性肝脏病变的诊疗中,

发现其对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价值[2]。为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局灶性肝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本院接收的63例患者和63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接收的63例局灶性肝脏病变患者,均符合局灶性肝脏各病变类型相关临床诊断标准[3],且排除合并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者,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23~74岁,平均(48.37±6.26)岁;病变类型:肝囊肿10例,肝血管瘤1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4例,肝转移瘤13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25~73岁,平均(48.29±6.15)岁。两组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无精神疾病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1.2.1 磁共振扫描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1.5T Signa HDx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患者实施磁共振扫描,8通道体表相控阵线圈。检查前4 h内禁食,做上腹部常规MRI检查准备;患者以仰卧位使脚部先进入,采用呼吸门控。扫描序列包括: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3D-LAVA增强扫描与常规平扫(冠状位FIESTA及横轴位T2WI、T1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利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于X轴、Y轴及Z轴三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其弥散敏感系数b值设定为600.0 s/mm2,扫描参数设定为:间隔1.0mm,层厚6.0mm,矩阵128×128,NEX:6.0,FOV:40.0 cm,TE:73.9 ms,TR:4 075.0ms。

1.2.2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完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机常规MRI检查后,进入ADW 4.6工作站实施图像后处理,通过Function Tool软件包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图像进行处理,重建伪彩图,并对病灶的ADC值的标准差及平均值进行计算,感兴趣区选40.0mm2,各个病灶均测量3次后取其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对比局灶性肝脏病变不同类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极其ADC值。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局灶性肝脏病变不同类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肝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非均匀或均匀团块状及结节状高信号,部分病灶处信号率高于正常肝实质信号,中央坏死、液化呈低信号,且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信号无明显差异;肝囊肿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信号略高于正常肝实质;肝血管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均匀高信号;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肝转移瘤中央部位为稍低信号,但以环状高信号为主。

2.2 不同类型局灶性肝脏病变ADC值对比肝良性病变(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肝恶性病变(肝转移瘤、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及原发性肝细胞癌)ADC值显著低于正常肝实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ADC值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局灶性肝脏病变ADC值对比(x±s,×10-3mm2/s)

3 讨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通过突出水分子弥散效应作为图像对比的成像技术手段,利用组织中水分子活动的自由程度对组织结构特征进行成像[4]。弥散运动的水分子于梯度磁场下可形成相位离散,导致信号降低;而当水分子处于静止状态时则不受外界影响,因此信号强度无明显改变,以此将组织由氢质子或水分子的微观运动联系与MR信号,从而形成弥散图像的对比[5]。

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500.0 s/mm2时所获取的ADC值较为准确,图像也较为稳定,由于不同类型局灶性肝脏病变组织结构特对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分子环境及组织结构对水分子的运动程度产生的限制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可使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效反映出局灶性肝脏病变生理、病理及生化特征[6]。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局灶性肝脏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也具有不同特征,有效证实了上述观点。此外,ADC值是一个描述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定量参数,对病灶扩散及局灶性肝脏病特征的藐视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局灶性肝脏病生理、病理及生化特征[7]。通过对病灶ADC值进行测定,可从微观角度为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鉴别提供重要信息。有研究[8]证实,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活性与所处组织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间隙越小、细胞成分越多,水分子弥散活动受限程度越大,因此ADC值越小,反之ADC值则会越大,对鉴别局灶性肝脏病变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由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肝良性病变(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肝恶性病变(肝转移瘤、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及原发性肝细胞癌)ADC值显著低于正常肝实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ADC值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肝良性病变及肝恶性病变ADC值均与正常肝实质具有明显差异,可通过测定ADC值用于局灶性肝脏病变的诊断,并鉴别其良恶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并检测ADC值,可对局灶性肝脏病变性质及类型进行诊断与鉴别,值得推广运用。

[1]赵化岭.3.0 T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对比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0):66-67.

[2]王海屹,康素海,张晓晶,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不典型常规MRI影像表现[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7):544-546.

[3]许学成.CT和核磁共振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7):48-49.

[4]钱伟伟,孙西浚,陈照徽,等.DWI和ADC值测量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92-94,97.

[5]杨大为,王鑫坤,叶慧义,等.扩散加权成像对肝局灶病变检出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5):356-360.

[6]费西平,顾瑞基,岑贤友,等.磁共振LAVA增强及DWI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17):3730-3731.

[7]仲继刚,张斯佳,郑红伟,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2):98-101.

[8]袁维军,骆世兵,刘永泰,等.核磁DWI联合GRE/T2W多回波技术评估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9(5):26-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20

猜你喜欢
灶性局灶水分子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并文献复习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两颗心
无灶性癫痫静息态功能MRI的功能连接研究
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手术治疗分析
巨大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