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永
【摘 要】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位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圣人”,而途径“化性起伪”,即自然人向社会人生成,而成为“性善”之人的过程,是“性恶—伪—善”的过程,方法是通过“礼”的教育使“性恶”向“伪”转变,而后回到“性善”。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化性起伪”;“礼”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2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百家争鸣,采集百家思想的精华,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思想学说,最终“成一家之言”。荀子的教育思想散存在他的著述中,具有鲜明的儒家特色,它强调人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并认为教育就是对理想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
“化性起伪”而成人
我们认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根源在于“人性恶”。荀子和儒家的先圣孔、孟一脉相承,他所探究的人性问题,归结为一点是如何“成人”,如何造就完美的人格。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是能通过教育改变其习性。亚圣孟子倡“性善”,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善端”,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告子上》)四个方面,要发展这些“善端”,就要教育,通过教育,可以恢复人固有的“良知良能”。荀子同样认为人应受教育,但他的出发点则是认为“人性恶”,荀子“性恶”论中的“性”主要是指是一种自然而成的人的本能,生而自然的天道之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关于荀子著作皆只注篇名。);“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性恶》)。但这种自然之性,荀子认为是“恶”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礼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他认为人性生而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就会有争夺,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去发展,就一定会行恶。荀子认为性虽人生而具有,非人力之所能为,人性自然发展是趋向恶的,但是“性”有可塑性,通过后天教育的积习修为,“性”可以发生质的转化,人性向善的途径就在于“化性起伪”。“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显然,荀子认为性、伪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性、伪之别就在于自然和人为之别,“伪”的过程即是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有用的人的生成,而成为“性善”的人的过程,是“性恶—伪—善”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本有的欲望之“性”得以端正,“化性起伪”后而为善。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人性才能由欲望本性向善发展。“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修身》)“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儒效》),最后教育使人“积善而化性”(《富国》),改变原有的恶,使之向善。人之性善由后天“积伪”而成的,即使对圣人来说,也是其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但是圣人之所以为圣,在于其性伪的程度不同。他说:“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尧舜之与架、拓,其性一也。”(《性恶》)人与人的差别则表现在人性的社会结构上。“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之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求之之道则异矣。”(《儒效》)君子小人之所以发生差异,就在于“其所求之之道”的不同,即人为方式的不同,“伪”的不同,最后的结果“善”也就不同。人之所以能为圣人全靠后天“伪”的努力和层次的高低。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终乎为圣人”(《劝学》),《荀子》第一篇就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士”、“君子”和“圣人”,荀子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荀子所追求人格之善的最高目标就是圣人。那么怎样“积伪”才能达到“士”“君子”,成为“圣人”呢?通过什么手段才能够“化性起伪”呢?这就是“礼”。
“化性起伪”通过“礼”
我们从《荀子》中也可以看出,“礼”无所不在,无处不谈,是整个《荀子》的核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同样,“礼”也是荀子进行后天教育的核心内容。荀子在《礼论》篇探求“礼”的渊源时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可见在荀子看来,人的自然情欲是天生的,不受节制的自然情欲必然导致恶,先王为疏导人的性情,故制礼义“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通过“礼”的教育使“性恶”向“伪”转变,而后回到“性善”。礼义是圣人之伪的产物,它是“化性起伪”、规范人们行为的准绳,“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今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性恶》)人性本恶,而圣人制礼化之而合于善。“善”的培养,荀子认为来自于外在礼义的教化。“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他强调善行来自于后天教育的影响。那么怎样以礼来进行教化呢?荀子认为首先认识到“礼”的重要性,“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修身》)“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天论》)在荀子看来,“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国家的起源和保证。君子应认识到“礼”的重要性,然后则应学礼,而且不能间歇。“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劝学》)学习应从诵习《诗》、《书》开始,读完《礼》便可以终结。荀子认为学习礼才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可见,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以学礼为基础的。学礼还要做到遵守礼,“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为君子;纵性情,安姿雌,而违礼义者为小人。”(《性恶》)在荀子看来,君子应是遵守礼义的人,违背礼义的人则是小人,荀子理想人格的君子必须遵守礼的规范,而圣人更是“礼”的模范,“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者焉,斯圣人矣。”(《礼论》)不遵守礼,不重视礼,就是没有规矩的人,遵守礼去做,重视礼,则是有方之士。既能思礼,又坚定之,并衷心好礼,这就是圣人了。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应该自觉遵守礼,合乎礼的规定。荀子看来,知礼,守礼,还要行礼。“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儒效》)只有行,才能明白礼,才能成为圣人。荀子重“行”,并把“行”视为认知的最高阶段,从学礼、知礼到行礼,这是荀子认为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只有学礼、知礼、行礼才能去恶成善,亦伪成人。
“化性起伪”与教化
荀子談的“礼”,并不是制定的一般规则,而是本着规范社会、情感和谐的目的,是由“礼”来节制、规范人的情感,使之符合社会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荀子教化思想的核心实际上也是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教化思想。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礼义道德,才能使性由“恶”转为“善”。教育在主观方面的作用在于人后天的努力学习,在荀子那里称之为“积”、“积伪”。他强调“圣人”是努力积累的结果,由此他提出了“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的思想,这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荀子的“化性起伪”的思想虽然已过几千年,但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旧有着借鉴的作用。虽然流传下来的“礼”的观念不能照搬今天来用,但是“礼”优秀部分还是符合现代人需要的礼仪规范,并合乎礼的行为习惯的,这是值得继承的部分。如果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加强传统优秀的“礼”方面的教育内容,对于现在学习者的行为规范,还是有益的。同时将学习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人性的“化性起伪”。而对于学习,荀子也提出了“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这些都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实际上,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的合理因素和价值同现代社会并不冲突,而且可以对现在社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施教的过程中,也要借鉴荀子的“化性起伪”的思想,从教化入手,吸收其合理因素,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加强道德教化,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荀子集解(上下),(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
2.荀子全译,(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等注释,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3.先秦儒家哲学新探,邹化政,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4.孟子(上下),(战国)孟轲著;(东汉)赵歧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