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对初中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2017-06-29 14:41张影
南北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作用策略

张影

【摘 要】经典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教学中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赏读经典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古诗词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86

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内涵,是当代人汲取先人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不可缺少的文化桥梁。现阶段基于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笔者针对实践中古诗文教学模式刻板,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展开研究,以期促进初中古诗文教学事业发展,为提高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贡献绵薄之力。

一、学习古诗文,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提升初中生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的综合能力

古诗文涵盖了古代诗歌、散文两大文学体裁,包含小说、传记、策论等多种文体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从形式上说,初中生通过学习古诗文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实词,掌握基本的文言句式和写作技巧,锻炼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同时也为提高写作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学习古诗文能使初中生跨越时空限制,启发中学生对古今生活的思索和感悟,从而提高其议古论今,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

(二)有助于初中生重拾博大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古诗文是古代文人立足于当时现实生活的抒发,涵盖的内容是丰富多元的。初中古诗文包含了诸如古代政治制度、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若引导得当,就能将中国文化的精粹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同时,每一篇古诗文都是文人志士感情的抒发,其中包含了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兼济天下的广阔情怀、尊老爱幼的高尚情操……这些都是植根于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

(三)汲取民族智慧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处处渗透着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古代先贤们为人处世、读书求道的精神营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为人处事之道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在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内心的当今时代,初中生更需要从古诗文的园地里与古圣先贤对话,汲取民族智慧,提高自我修养。

二、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一)介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理解全诗很有帮助。例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时期。他的诗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有的反映官吏的贪横强暴,有的揭露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并同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处境作鲜明对比。

(二)通过诗歌鉴赏享受美

诗是抒情艺术。诗人把被描写的事物在灵魂中激起的感情吟詠出来,读者与之相通地产生了共鸣,获得了美的享受,这个感情接受的过程,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诗人写诗,为了使读者也与之共鸣。诗是言短意长地感染人的文学,以含蓄为上乘。读诗,要通过反复咀嚼,得到一种意味。这种意味就是诗歌作品本身的含蓄蕴藉。读诗读出味来,说明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诗人的思想感情谓之“意”,客观的生活形象谓之“境”。二者辩证统一、妙合无间谓之“意境”。鉴赏诗,体验不出、享受不到意境美,还不算进了鉴赏门槛。一首诗读的遍数多了会有这样的感觉,或为诗人洋溢的感情激动着,或为诗中强烈的气氛包围着,或为丰富多彩的自然图景所吸引。

(三)再现诗词的意境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如: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再现诗歌意境的方法,他们中有人写道:“我暂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气概,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戴上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万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为了回报全城的人紧紧跟随,我亲手射那老虎,大家争着看我这个今天的孙郎。酒喝到了兴头,胸怀肝胆正在开阔昂扬,鬓发虽然白了一些,可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手持符节像到云中郡给魏尚复职一样荐我当重任?到那时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满月般,向西北望,对准那贪婪的天狼星射去。”不难看出,把诗歌凝练的语言转化成具体的文字,联想创造出生动的画面,这正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四)朗诵的教学策略

我们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朗诵,就如同歌舞缺少了音乐。因为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读书讲究吟诵之道,在吟诵过程中达到口到,心到,情到,“积累岁月,见道弥深。”讲的是,书读熟了,才能懂得它的真正含义。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新课程对古诗文教学的目的性重新作了更明确的规定。因此,教学古诗文应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教学方向,还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本来面目。读诗就要读出诗的韵味,读诗就要读出诗的情味,读诗就要读出诗的意味,读诗更要读出诗的余味。教师应该在“读”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等多方面潜心研究,精心引导,让学生读得层次分明,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丰富多彩的味道。让学生“音组里每音的长短高低轻重都可以随文义语气而有伸缩。意义着重时,声音自然随之而长而高而重;意义不着重时,声音也随之而短而低而轻,同是一个字,在这一音组里读长读高读重,在另一音组里读低读短读轻全看行文口气。”

总之,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对古诗文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形成。由此,改革以往的古诗文教学模式,转变学生急功近利的应试动机,立足于古诗文教学,注重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古诗词作用策略
踏青古诗词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