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莲,王邦伦,谢荣见,朱协彬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研究
王凤莲,王邦伦,谢荣见,朱协彬
如何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高校教育中,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激励机制是学科竞赛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基本保障。通过分析高校学科竞赛中高校、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参赛学生4大参与者之间的激励与反馈关系,明确了激励框架,建立了具体可行的激励措施。通过激励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验证了应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2]。教育部曾发布过《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1号“质量工程”文件中明确提出,把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建设内容中,积极开展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3]。
对于高校来讲,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科竞赛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促进高校通过竞赛获得佳绩,进而提升学校社会声誉、扩大社会影响力[4-6]。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是学科竞赛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激发全校师生的参赛热情、充分调动参赛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合适的激励机制,学校很难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7-8]。我们拟在分析高校学科竞赛中的高校、二级学院、指导老师、参赛学生4类参与者之间的激励-反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4个层次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对比使用激励措施前后的效果,来验证应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学科竞赛的参与者可以分为学校(含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4类。其中,学校是学科竞赛的最高决策者,也是学科竞赛相关制度包括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者;二级学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实施细则的制定者及竞赛场所设施的提供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指导老师是学科竞赛的主导者和付出者,负责寻找竞赛场地、采购仪器与耗材、选拔参赛选手、直接指导学生日常培训和竞赛全过程等工作,其能力水平及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科竞赛的成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参赛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体和收获者,其知识技能及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对学科竞赛成效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学校优秀竞赛成绩的取得,依赖于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励优秀学生积极参赛和优秀老师认真指导,也可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积极为参赛师生提供必要的培训场所及设施。
激励方式包含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直接激励是指直接给予参与者一定的奖励,如荣誉证书、物质奖励等;间接激励指给参与者提供一定的开展学科竞赛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和保障,如完善的实验条件和良好的培训环境。
学科竞赛参与者的激励-反馈关系图见图1。学校对二级学院、指导老师及参赛学生起激励作用,二级学院对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起激励作用,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起激励作用,参赛学生对学校、二级学院及指导老师起反向激励作用。
图1 学科竞赛参与者的激励-反馈关系图
结合普通高校实际情况,可以该激励关系为基础,从以下4个层次来设置激励机制,即学校对二级学院的激励,学校和二级学院对指导老师的激励,学校、二级学院和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的激励,参赛学生的反馈作用。
(一)学校对二级学院的激励
二级学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及竞赛场所设施的提供者,其积极参与对取得学科竞赛成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学校应该重视二级学院的作用并对其进行激励。在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学院综合考核、学院党政领导考核等考核评估中,应增加学科与技能竞赛考核指标。比如: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主办及承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数量,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师生人数,经费投入,院级学科竞赛规章制度,学院老师发表的学科竞赛相关的教研论文情况,学科竞赛相关的协会、专题讲座、培训情况等。二级学院学科竞赛情况考核表的示例见表1。
表1 二级学院学科竞赛情况考核表的示例
考核是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对于竞赛成果的考核,自然会激励二级学院重视学科竞赛,积极为学科竞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同时,这也会鼓励全院师生参赛,使学科竞赛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达到以赛促学风、以赛促能力的目的。
(二)学校和二级学院对指导老师的激励
指导老师是学科竞赛的主导者和付出者,其能力水平及参与积极性对学科竞赛的成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应对指导老师给予重点激励,综合运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不仅要让大部分老师尤其是优秀老师有担任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的意愿,更要让指导老师专心、积极认真地指导学生。可采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与年终考核加分、公开表彰、物质奖励等直接激励措施,完善培训条件等间接激励措施。具体如下:
1.评优评先、职称评审与年终考核加分
我国学科竞赛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不同的学科竞赛,高校参与面、社会影响力和获奖难度差异较大。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首先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种学科竞赛进行分级。如按照主办单位可以分为A类(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主办)、B类(各中央部委下设机构、国家一级学会、省级政府等主办)和C类(市厅级及以上单位主办的非A、B类赛事)。综合竞赛级别和获奖级别,可对应得出教学效果档次。在指导老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审时可按对应的论文进行加分,如取得1项一类教学效果按发表1篇一类论文进行加分。教学效果档次、竞赛和获奖级别与发表论文档次对应表见表2。
2.公开表彰
除了对获奖老师在各种评优评先中适当加分外,还可以把竞赛获奖作为申报教学成果奖的主要条件之一。比如,A类竞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可以直接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每年还应进行学科竞赛方面的先进单位、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并进行公开表彰[3]。
3.物质奖励
根据学科竞赛级别和获奖级别,可参照表3(K为常数,由学校结合实际确定)对获奖项目给予现金奖励,奖金在各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之间的分配由指导老师确定。此外,对指导老师还可参照下列计算方法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助:G=n*α*β*γ,G代表补助的教学工作量(标准学时);n指参赛学生数;α指每个毕业设计的工作量(标准学时);β指获奖系数(见表4,获奖两项以上的按最高的一项认定,并加系数0.2);γ指竞赛种类系数(全国大学生数学、物理实验、英语竞赛、化学实验邀请赛这4种系数为0.5,其他赛事为1)。对于未获奖的指导老师,第1次按β=0.5给予其工作量补助,以表示对其付出的尊重,鼓励其继续努力;连续2次未获奖则第2次不应当享有工作量补助;连续3次未获奖的指导老师应当退出学科竞赛指导工作。
表2 教学效果档次、竞赛和获奖级别与发表论文档次对应表
表3 学科与技能竞赛获奖奖励标准
表4 获奖系数β与教学效果档次对照表
4.间接激励措施
间接激励措施包括设立专门的学科竞赛经费、良好的竞赛培训条件等。这是学科竞赛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指导积极性和信心的重要措施。根据往年参赛情况,对A、B类竞赛项目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尤其是曾经获得过国家二等奖及以上的A、B类竞赛项目予以重点支持,C类竞赛项目给予适当资助。学科竞赛经费由学校职能部门设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竞赛经费主要用于参赛报名、资料费,竞赛所需的元器件、耗材费,竞赛期间学生和教师的差旅费以及必须开支的组织、宣传费与专家评审费等。良好的竞赛培训条件包括固定的培训场所、齐全的实验仪器设备等。
(三)学校、二级学院和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的激励
参赛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体和收获者,其知识技能及参赛积极性对学科竞赛的成效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学校、二级学院和指导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校和二级学院作为单位,对参赛学生的激励方式本质上是相同的,主要都是通过规章制度来激励,但后者可能比前者更具体、深入。指导老师作为个人,其激励与前两者既有相似点,即培训规则的激励,又存在本质的差异,即导师情感的激励。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和二级学院对参赛学生的激励
学校和二级学院对参赛学生的激励,可以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实现。学校和二级学院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可考虑以下激励措施。
第一,学分冲抵。目前多数本科院校都要求学生修满规定的创新实践类学分(或者叫综合素质学分)才能毕业,可利用学科竞赛获奖获得创新学分的机制来激励学生。比如,将获得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教学效果(见表2)对应的奖项分别认定为完成了创新学分的100%、75%、50%和25%;对于没有此类学分要求的高校,可参照此比例冲抵公选课学分或相近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第二,评奖评优加分。评奖评优时,在课程考试平均分的基础上,根据获得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教学效果对应的奖项分别给予适当的加分,比如分别加5分、3分、2分和1分。第三,物质奖励。对于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按获奖级别分别给予不同的现金或奖品奖励,并公开颁奖表彰。这既是对获奖者的肯定,又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参赛热情和信心。第四,工作推荐。获奖学生被推荐到知名企业工作,将是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不仅会提升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对于参赛学生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第五,科研与考(保)研。若学校设有本科生科研项目,应优先考虑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另外在考研复试环节也应适当加分。有保研资格的院校可推荐学科竞赛中取得重大成绩的同学免试攻读研究生。
2.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的激励措施
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的激励作用最直接、最重要。为了有序、高效地开展竞赛工作,指导教师应对所有参赛学生公开约法三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规则上严格要求学生,在情感上真心关爱学生。
指导老师平时培训的学生人数要多于最终的参赛选手人数,这样不仅能使参训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而且便于日常培训的管理和规则的严格执行,更有利于择优选拔最终的参赛选手。
竞赛培训,课程加分。为了激励参训学生积极参加培训,不管学生是否参赛、是否获奖,只要按要求认真参加平时的竞赛培训,就可以在指导老师当年所讲授的一门相关课程中享受如下加分:认真参加培训但没参赛,加5分;参赛但没获奖,加6分;参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下,加7分;参赛获得二等奖,加8分;参赛获得一等奖及以上,加10分。这是对参训学生付出的肯定与鼓励。
规则严明,赏罚分明。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培训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如培训时无故迟到早退2次或旷课1次,给予警告;无故迟到早退4次或连续旷课2次,给予公开批评;无故迟到6次或连续旷课3次,取消其培训和参赛资格。平时培训,指导老师要做好每个学生的日常考核和记录,要求学生在日常自主练习中做好专门记录,确定最终的参赛选手之前要对参训学生进行校内选拔,总成绩(T)可按下式计算得到:T=a*70%+b*20%+10n/N。式中,a为校内选拔赛成绩(满分100分),b为日常考核的平均分(满分100分),n为某学生的自主练习次数,N为所有参训学生中自主练习次数的最大值。依据总成绩T由高到低确定最终的参赛选手名单。这种选拔方法既客观公正,又能让勤奋好学且技能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
勤于指导,关爱学生。指导老师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甚至是节假日时间来指导学生,以一种朋友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指导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竞赛的进展状态,更要关心学生的心里困惑与生活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深深的师爱,促使学生迸发出埋藏于心底的巨大潜能,也是对一位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器材齐全,实验开放。学科竞赛的日常训练与培训指导,需要完好的实验仪器和齐全的实验材料,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不管指导老师是否有时间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实验室都应保证全天候开放。竞赛培训期间,指导老师可以把备用钥匙交于指定的参训学生,以便参训学生随时来做实验,但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室使用及钥匙保管记录。
成果展示,激励新人。及时对学科竞赛的成果进行汇总并向全校学生展示,这既是对获奖学生的肯定,又能对其他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后续的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科竞赛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展示途径有校园网主页新闻、学院橱窗、课题与专题报告、学科竞赛协会宣传、迎新与专业介绍等。
(四)参赛学生的反馈作用
学校、二级学院和指导老师都应以参赛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开展工作。检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方式是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因此,学生的获奖情况是学校激励效果的重要反馈。当获奖情况良好时,学校的激励机制正确有效,可以继续保持;当获奖情况较差时,学校的激励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竞赛参与者应当自我反思和深入剖析,以便及时修正不当的激励机制。
以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和机械学院的学科竞赛为例,实施激励措施前后各评价指标对比见表5。从该表可以明显看出,采取激励措施后,前5项的年均值显著增加,表明参赛学生、指导老师和二级学院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后3项的年均值也显著增加,说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另外,从参赛人数和选拔赛成绩来看,学生的参与面迅速扩大,学科竞赛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得以实现,学生的整体创新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表明激励机制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表5 实施激励措施前后各评价指标对比
高校的学科竞赛一般以学校为牵头单位,二级学院为具体的组织实施和承办单位,以指导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四者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科竞赛工作顺利开展,也才能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我们以4大参与者之间的激励与反馈关系为基础设置了4个层次的激励机制,期望为普通高校的学科竞赛提供一套管理机制。我们仅从激励机制方面探讨了学科竞赛,其他方面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如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等,期待今后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以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王蕾,张巧英.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
[2]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3]何颖.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保障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4]林木辉,张杰,包正委.开展学科竞赛改进教与学方式[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5]张开洪,张颖,李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
[6]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7]鲁保富.构建系统、高效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5(8).
[8]丁激文,张朝辉.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科竞赛中的作用浅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
(编辑:唐龙)
F243.5
A
1673-1999(2017)02-00104-04
王凤莲(1988—),女,博士,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激励机制;王邦伦(1985—),男,硕士,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研究;谢荣见(1973—),男,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激励机制;朱协彬(1964—),男,博士,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制备、性能和应用。
2016-12-20
2015年安徽省校级教研项目“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2015jyxm48);2014年安徽省校企合作项目“奇瑞迪凯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管理学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2014sjjd016);2016年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显微组织对微合金钢直装裂纹影响的实验研究”(2016YQ32);2016年安徽工程大学再制造中心开放课题基金项目“微合金钢直装铸坯表面组织优化及其热处理工艺的研究”(RMSE201610);2015年安徽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面向技术创新市场失灵治理的集群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研究”(2015YQQ004);2015年安徽省校级教研项目“基于学习性参与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体系研究”(2015jyxm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