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齐,齐昌菊,葛谈,朱斌
(1.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322;2.上海市光明中医医院,上海201300)
低频理疗结合麦肯基技术治疗急性腰痛疗效观察
苏齐1,齐昌菊2,葛谈2,朱斌1
(1.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322;2.上海市光明中医医院,上海201300)
目的观察低频理疗结合麦肯基技术治疗急性腰痛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针刺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门诊102例急性腰痛患者,采用函数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低频理疗和麦肯基技术训练)和针刺组,每组51例,连续治疗4 d,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4周、12周时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与针刺组的9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4周、12周时康复组患者的JOA评分分别为(6.76±3.86)分、(1.59±2.03)分、(0.44±0.79)分,与针刺组的(5.49±3.33)分、(1.37±1.89)分、(0.32±0.68)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理疗结合麦肯基技术治疗急性腰痛与传统针刺法具有相同疗效,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急性腰痛;低频脉冲;针刺;传统康复;疗效
在我们社区中医全科就诊的患者中,急性腰痛病例占1/3以上,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的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椎关节活动度降低,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治疗腰痛的众多方法中,针灸以其立竿见影的疗效而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物理治疗也逐渐在基层临床中得到普及应用。为探讨低频理疗结合麦肯基技术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我社区中医全科对就诊的急性腰痛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1]的疾病定义,本次研究急性腰痛均为下背痛的急性发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在六灶社区中医全科门诊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腰痛患者共102例,采用Excel软件中Randbetween(0,1)函数生成随机序列,按随机数字序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康复组,每组51例。针刺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5.65±12.46)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20例;康复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3.38±10.93)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94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急性腰扭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年龄30~60岁,性别不限;患者身体状况佳,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由骨折、骨肿瘤引起的腰痛患者;②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者、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③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语言沟通交流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康复组(1)低频理疗:采用翔宇医疗生产的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简称TENS),治疗时选取波宽0.1 ms,频率100 Hz,以患者能忍受强度为度,一次治疗时间为20 min。(2)麦肯基技术训练[3]:根据康复组患者病情,按麦肯基力学诊断,采用麦肯基疗法中的牵拉伸展原则。具体如下:患者采用主动伸展运动,取俯卧位,双手撑地使双臂伸直,将上半身撑起后,下半身在重力下仍贴地面,腰部后伸,一边撑起时一边吸气,在撑起最高点后缓慢呼出,腰部有下沉感,坚持3~5 min,后曲肘俯卧躺下腰部放松,为一次运动,10次为一组,以后每隔10 min进行伸展一组,每日3~4组。嘱其空闲时自行继续坚持练习。
1.3.2 针刺组针刺治疗方法参考《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4],针对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急性发作患者,视临床症状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具体如下:①疼痛位于脊柱正中位置时,属于督脉病变,选取后溪穴、腰痛穴、人中穴。采用强刺激泻法操作。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穴位消毒后,选用0.5寸(0.25 mm×15 mm)一次性毫针以30°~45°向上斜刺入人中穴,进针深度约10 mm,或嘱患者微握拳,用1.5寸(0.25 mm×40 mm)一次性毫针针尖对准合谷方向直刺入后溪穴25 mm左右,快速捻转(泻法)至患者手掌胀麻难忍时,嘱患者配合腰部运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深蹲),每5 min行针1次,行针时活动腰部,每次20 min。②疼痛以腰部两侧近脊柱3寸以内为主者,属于太阳经病变,选取委中穴,强刺激泻法。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穴位消毒后,以3寸(0.25 mm× 75 mm)一次性毫针直刺25~40 mm,得气后快速提插捻转,强刺激行针1 min,留针20 min,期间可行针2~4次。③疼痛以腰部两侧距脊柱3寸以外为主者,属于少阳经病变,选取外关穴,强刺激泻法。操作方法:患者取站立位,常规穴位消毒后,以2寸(0.25 mm×50 mm)一次性毫针直刺25~40 mm,得气后行快速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行针1 min后,留针20 min,期间可行针2~4次。④对上述腰痛疗效欠佳者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选穴,或另行选穴。备选穴位:手三里和腰痛穴,单侧腰痛取患侧,双侧腰痛取双侧。操作方法:选用1.5寸(0.25 mm×40 mm)一次性毫针直刺,进针得气后施以快速捻转,局部有较强的胀、麻、酸、困等感觉后,嘱患者运动腰部,每5 min行针1次,留针20 min。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4 d后进行疗效观察。
1.4 评价方法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5]下腰痛评分方法进行评估,其中自觉症状最高9分,临床检查最高6分,日常生活动作最高14分,视觉模拟评分(VAS)[6]总分10分,总分为39分。VAS评分采用VAS标尺,面对评估者的一面为标有10 cm刻度的标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难以忍受痛,面对患者的一面为与刻度相对应面容,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点,评估者记录下此点对应的刻度即为患者VAS得分。
1.5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具体标准:治愈,腰痛消失,已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腰痛明显缓解,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腰痛减轻,恢复部分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无效,未达到有效治疗标准者。近期疗效判定:从就诊日计7 d内完成;远期疗效判定:采用电话或网络平台,4周、12周时进行随访,按JOA量表内容进行记录。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略低于针刺组的9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比较康复组和针刺组治疗前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4周、12周随访,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治疗后JOA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针刺组治疗后JOA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康复组与针刺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治疗后VAS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比较(x-±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x-±s,分)
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腰痛经历,且越来越年轻化。调查显示下腰痛的危险因素居前三的分别是性别、劳动强度和学历高低[7]。腰部疼痛多为软组织损伤,可涉及到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椎间关节及椎纤维化等,即中医皮、肉、筋、脉四层。目前针对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法较多,主要有卧床休息、功能锻炼、药物止痛、手法按摩、物理治疗、针灸等。手法按摩和针灸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其形式多样,操作灵活,疗效显著。
传统针刺一般需要多次治疗以维持疗效,这就要求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院治疗[8]。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缓解疼痛成为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文献中多有报道治疗急性腰痛患者一针一穴而愈的记载[9],如腰痛穴、委中、后溪等,总有效率均在90%左右,而阿是穴作为疾病在体表的反应,治疗效果显著。故本研究根据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敏感穴或经验效穴进行针刺治疗,遵循以痛为腧的阿是穴取法,经一次治愈的患者不再少数。因此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痛应作为腰痛众多疗法中的首选。
急性腰痛常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多因各种内、外因素导致腰部损伤,气血瘀滞,经脉拘急而不能转侧仰俯[10]。低频理疗采用特定节律的脉冲刺激局部肌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使疼痛感得到缓解或麻痹,起到“疏经通络”的作用[11]。患者在疼痛缓解的情况下,早期有针对性的腰部活动,有证据显示相比卧床休息更有助于患者腰痛的康复,且越早活动恢复越快[12]。麦肯基疗法根据牵拉伸展原则进行腰部训练,科学的避免腰部因活动不当造成病情加重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低频理疗与麦肯基技术结合治疗急性腰痛,无论是短期疗效还是3个月疗效都与传统针刺治疗等效。因此低频理疗与麦肯基技术的结合因“简、效、廉、便”同样适合急性腰痛患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lCD-10第1-3卷[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徐晖,徐本华.麦肯基诊疗技术治疗下腰痛[J].现代康复,2001,25 (18):12-13.
[4]赵宏,刘志顺,谢利民,等.《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针灸,2015,35(10):1065-1068.
[5]孙兵,车晓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23.
[6]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
[7]徐新毅,邱素均,安胜利,等.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2):1794-1798.
[8]李荣清,魏乃荣,孙丽香,等.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125-128.
[9]袁桥妹,洪恩四,汪文强.单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分析[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1):10-12.
[10]谭伟伟,何升华.腰痛-历史沿革与文献探微[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3):87-88.
[11]张催兰.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6):6674-6676.
[12]许纲.急性腰痛患者的治疗问题[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96,16 (1):37-38.
R681.5+5
B
1003—6350(2017)11—1852—03
2016-11-09)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1.045
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继承人项目(编号:PDZYXK-6-2014034);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及名中医工作室项目(编号:PDZYXK-3-2014012)
苏齐。E-mail:ukycoo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