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研究

2017-06-29 04:28汪为祥苏勇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舟山群岛文化遗产旅游

■汪为祥 苏勇军/文

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研究

■汪为祥 苏勇军/文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因此,节庆文化遗产属于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即一个地区的标志性事件,是依托目的地的独特资源,通过整合、加工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举办的旅游活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成为了节庆活动举办模式和举办内容的导向,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体验活动的评价是节庆活动开发管理的方向标。

在文化商品快餐消费时代,在游客的强烈需求和商业价值驱动下,舞台化的遗产制造使得文化遗产

的原真性逐渐丧失,如印尼瓦杨库立皮影戏剧院的皮影戏和傀儡戏木偶表演从几个小时减少到一个小时甚至是半个小时,目的是适应游客的行程。节庆文化遗产原本具有参与性和娱乐性强的特点,而其与一般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充分地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减少文化遗产的舞台化制造现象,可以很好地保护节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但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这种节庆文化遗产的舞台化制造不可避免,如入傣族的泼水节已经演变成每天两次。因此,节庆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值得深思,王会战、余丹在研究节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模式过程中,探索节庆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路径。如何保持节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外部文化的渗入对节庆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如何?王大琼以哈尼族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与外部文化的交流,给节庆文化多样性及原真性的保护带了巨大的挑战。

国内学者对节庆活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及提升战略等方面,鲜有学者就渔事节庆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如舟山群岛的渔事节庆活动产生于自然经济时代和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但一方面由于其缺乏显著的利益增值功能,难以持续生存和自我传承。另一方面,舟山群岛的“佛教文化”“海鲜美食文化”及众多现代节庆活动发展日臻成熟,极大地冲击了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发展,使之被边缘化。基于此,如何保护和传承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如何提升其对游客的吸引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域,地处长三角腹地,东临东海,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三大城市群。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群岛型地级市之一,全市共由1390个岛屿组成,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20%。2015年舟山市GDP为109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为766亿元,约占GDP的比重为70.0%,旅游收入为552.2亿元,约占全市GDP的50.4%,海洋经济产业占据着舟山市的经济核心地位。

舟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故乡”朱家尖和“渔火风光”嵊泗列岛等三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桃花传奇“桃花岛”和“蓬莱仙境”岱山岛等两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还有唯一位于海岛的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定海。舟山市以佛教观音文化胜地——普陀山和被誉为“中国海鲜之都”的沈家门为主要抓手,并举办一系列现代节庆活动,如南海观音文化节、中国·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朱家尖沙雕艺术节、朱家尖东海音乐节、中国·舟山群岛国际海钓节等。而一些本土的由海洋的潮汐规律和渔业的鱼汛规律所形成的传统民俗文化,经过继承和发展逐渐演变为传统节庆活动,如“赶海节”“浴海节”“开洋节”和“谢洋节”等,正在被挤出节庆文化边缘,濒临失传。

“赶海节”和“浴海节”是海水受地心引力作用,根据海洋的潮汐规律所形成的。“赶海节”又称“海螺节”。舟山谚语云:“三月三,黄螺爬满滩。”这是指三月初三是一年中海岛上最大的潮汛,潮水可退到海岸线最低处,深藏在海底的黄螺、巨螺等各种贝类在礁岩上蠕行,是一年中采海螺最好的日子。于是,大人小孩趁着退潮赶往海滩去采海螺,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人流潮,舟山人俗称“赶海”。“浴海节”是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舟山谚语云:“六月六,黄狗猫汰浴。”在古代的舟山,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岛上的老人小孩都要下海去洗澡,否则连猫狗都不如。为此,这一天,海边人潮如流,成为舟山人又一特殊的海洋节庆。

渔业是舟山三大核心产业之一,也是古代渔民生存之道,出海捕鱼称之为“开洋”,休海养鱼称之为“谢洋”,它与海洋性渔业紧密相连的同时,又与海洋性信仰民俗相互交叉,因此“开洋节”与“谢洋节”是当地居民极为重视的渔事节庆。“开洋节”一年有两次,分别在春、冬两汛,主要有两大仪式,一是“请神旗”,二是“祭海”。“请神旗”是指将船上的龙王旗放在龙王庙,然后在黄道吉日将神旗请回来。“祭海”的仪式比较常见,但“开洋”的场面宏伟,海湾里的渔船“一”字排开,船眼闪亮,船旗挂在桅杆上迎风飘扬,船头供奉三牲,点着大红蜡烛,插着巨大香把,领头渔民执行升“神旗”仪式。“谢洋节”是鱼汛交替的一个标志性节庆,一年一次,从立夏到夏至,约50天。“谢洋”时,祭祀海神和船神,举行盛大的迎神会,节目较多,在古代要连续上演三天三夜。舟山岱山县的举办的中国海洋文化节即是在继承“谢洋节”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扬。

二、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旅游业是舟山群岛的主要经济命脉,市场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它对舟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2015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人次3876.22万,其中普陀山景区为663.96万,朱家尖景区为558.20万,桃花岛景区为229.45万,三大主岛的竞争力优势明显。舟山区域内旅游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各大景区抢夺客源的现象,同时也对其他岛屿的旅游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舟山市呈现了各地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同时也将一些县区的文化遗产推至失传的边缘。另外,舟山群岛为了削弱旅游淡季给城市旅游经济带来的阴霾,举办了多个现代海洋节庆文化活动,在众多知名度较高的现代节庆文化活动举办的同时,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就成了“受害者”之一。

舟山群岛的“赶海节”“浴海节”“开洋节”和“谢洋节”等渔事节庆文化延续多年,它拥有历史、文化及民俗等多重属性,还具有三种重要的保护意义。其一,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制于自身性质,主要是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继承或师徒关系传承的,传承范围有限,速度慢,当前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渔事活动,致使容易出现传承断档、甚至失传的窘境。因此,保护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二,有利于促进市内各区域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舟山群岛旅游资源丰富,以素有“海天佛国”的普陀山,“中国沙雕故乡”的朱家尖和被誉为“中国海鲜之都”的沈家门为招牌,致力于加速发展旅游产业,全面推进产业革新,从旅游行业的多个角度进行形象定位,以期形成多个旅游产业经济中心,并连成经济轴线,加速人口的积聚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它们的游客招徕能力很强,但带动作用有限,以至于加大舟山市各区域旅游经济的差距。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寄生于节庆文化活动之中,盛大的“开洋节”“谢洋节”等渔事节庆文化活动的观赏性强,可以给游客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既能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能促进各区域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其三,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赶海节”“浴海节”“开洋节”和“谢洋节”等渔事节庆活动的举办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最真实的体现,渔民们会热情地邀请游客们加入到他们的节庆活动中,将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游客,这极大地增强了游客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

三、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活动与渔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历史悠久,但举办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也基本限于本地。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渔事节庆活动逐渐被游客熟知,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传承人稀缺、静态保护措施不足、知名度低等问题。

(一)传承人稀缺

当前许多高校都设有海洋学院或涉海专业,学校教育培养出大批海洋工作从业者,但这部分从业者鲜有人愿意成为舟山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青睐于进入企事业单位,与此同时,许多外地学生选择回乡就业;另一方面,许多年轻人对渔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渔事工作存在很强的抵触心理,基本上选择离开渔村。在渔村长大的年轻人,从小目睹父母辈捕鱼劳动的艰辛,渔事节庆文化活动的利益增值功能有限,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较为窘迫,政府、社区等组织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障性不足,导致年轻人潜意识里排斥渔事活动。基于此,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传承人匮乏,面临严峻的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问题。

(二)静态保护措施不足

舟山市陆地面积较小,户籍人口也仅97.36万,市域范围内有文化馆5个、文化站35个、文化礼堂33家,但这些文化场所对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展览基本处于表层,甚至没有。游客或本地年轻人无法通过文化场所获取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传承与创新,基本上只能通过当地人口头传颂。诸如博物馆、报业媒体等文化承载和传播媒介对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足,保护措施匮乏,容易导致文化遗产失传等问题。

(三)节庆文化知名度不足

舟山群岛地处长三角腹地,位于上海、杭州及宁波大型集散活动中心三面环抱的中心地带,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发展潜力。渔事节庆活动发展历史悠久,但经营模式尚未成熟,鲜有游客熟悉这些节庆文化遗产,其直接原因是渔事节庆活动的知名度不够高,根本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足、城市可进入性差及节庆时间分布不合理等。

从宣传方面看,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活动宣传的途径有限,媒体宣传工具主要是本地的媒体《舟山日报》和《舟山晚报》,以及一些地方电视台,宣传重点仍在舟山本岛。而在比较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如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的宣传几乎为零。

从可进入方面看,舟山群岛西接宁波,三面环海,游客“入舟”的途径主要有轮船、大巴和自驾,缺乏像铁路这种适合中距离出游的交通工具。对于乘大巴或自驾游客的“入舟”路线可选择性较小,利用其他交通工具的游客都需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海岛的封闭性较好地保存了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但同时也增加了外来游客的“入舟”难度,交通障碍是束缚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活动发展的畸形瓶颈。

从时间方面看,渔事节庆活动时间是根据潮汛和鱼汛规律而定的,比如“赶海节”即每年的三月三,渔事节庆活动时间一般相对固定,基本上集中在春秋两季。而舟山群岛除传统节庆外的13个现代节庆也基本上集中在春秋两季,各节庆活动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客源市场竞争。另外,节庆活动时间长短的安排也存在问题。节庆活动持续时间过长,会给附近居民带来不便,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持续时间过短,渔事旅游产品不能很好地向游客展示,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措施

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是从渔事节庆活动中孕育产生,并一直以渔事活动为载体传承至今,来源于生产生活,依赖于生产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寻根活动,是对我们文化源头的追寻,是现在仍然活着的文化,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对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有针对性。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内容,最好地传承和保护方式就是将文化遗产融入到渔事节庆活动中,通过对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环境进行活态化保护。同时,科学合理的节庆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将节庆文化特色转化为产业价值,反过来可以也更好地保持节庆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重视传承人的培养

节庆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人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也是传承方式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链条上的齿轮,既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新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传承人,保护好他们,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利益增值功能有限,致使传承人受制于生活贫困,当代年轻人不愿从事繁重的渔业劳动,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部门缺乏对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障制度。

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来源于渔民生产生活,由于现代捕鱼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舟山群岛渔民渔业劳作一般不需要大量劳动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一般是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或师徒关系传承,传播速度慢,容易出现文化失传。而作为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最好见证者的社区居民,也可视为其传承者。社区居民的参与增加了文化遗产的底蕴,丰富了节庆活动的内容多样性,深化了节庆文化的内涵。同时,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也是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人最好的方式,还可以带动游客参与节庆活动,增加体验乐趣和游客满意度。

(二)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由传承人传承,进行活态保护。但在传承过程中,在区域文化产品差异性较小的环境压力下,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势必会进行一定的继承和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文化遗产“原真性”会逐渐丧失。为了更好地维持其“原真态”,以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出版业为代表的静态保护方式保护效果明显,前者是通过静态的文化遗产陈列,向游客介绍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及每个阶段继承和创新的部分,既增加了游客对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又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文化遗产的精髓。后者是通过专家学者对文化遗产继承和创新的过程“文字化”,利用书籍,向学生、游客等群体进行拓展传播。这两种方式既展示了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魅力,又很好地保护了文化遗产中的核心文化原真性。通过学生、游客等传播主体进行文化传播,既可以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还可以较高程度地保有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态”。

(三)提升宣传路径效率

从宣传方面看,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活动宣传的途径有限,媒体宣传工具主要是本地的媒体《舟山日报》和《舟山晚报》,及一些地方电视台,宣传力度不够。舟山自2005年6月16日于岱山县举办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起,到2016年已举办第十届中国海洋文化节,每届持续时间近一个月,充分地展示了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魅力,同时也为展示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为此,舟山要利用中国海洋文化节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率。

五、结论与不足

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活动起步较早,发展历史悠久,已演变成渔事节庆文化遗产。舟山群岛旅游节庆活动众多,城市旅游“名片”主要有“海天佛国”“中国海鲜之都”“沙雕故乡”,这些节庆活动的举办对于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比如客源竞争。渔事节庆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活态化保护既有利于维持文化多样性,又有利于促进舟山市内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因此,对于渔事节庆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但它却存在诸如传承人稀缺、保护措施不足、知名度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从重视传承人培养、重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静态保护两种途径进行保护,并主张借助中国海洋文化节、央视、人民日报等传播途径,提高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利用普陀山佛教文化、沈家门海鲜美食文化的游客招徕能力拓展客源市场,对舟山群岛渔事节庆文化遗产实行活态化保护。

由于主客观等原因,本文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文章在理论深度方面不足,如外文文献的研读,活态化保护措施的针对性有限;二是调研不够深入,对舟山群岛节庆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把握可能不够准确。

本文系2015年宁波大学SRIP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舟山滨海旅游竞争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宁波大学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舟山群岛文化遗产旅游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浙江舟山群岛居民高尿酸血症人群分布及发病率分析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
提高舟山群岛新区供水保障能力的思考
文化遗产保护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